分节阅读 28(2/2)
包下一个看起来还凑合的客栈,安排好师团中的士卒去洗浴用餐,李悠带着堂邑父、陈庆之和这两名商人来到了自己的房间。
“这是大汉所产的茶叶喝了对身体很有好处”等帮他们沏茶的士卒退下后,李悠举起茶杯先喝一口,接着舌灿莲花的开始说起茶叶的种种妙处来,一点都不着急打听的大月氏的情况。
刚开始时这两名商人还能镇定的和他乱扯一通,送上几句言不由衷的赞美,但见李悠说了半天都不讲话题拉到大月氏上,他们俩人终于坐不住了;那名来自大月氏的商人轻咳一声,“尊贵的使者,不知道您要去大月氏做什么呢您想问什么问题”
“使者阁下,我半年前才从疏勒国来,我的消息要比他的更加及时”那名疏勒国的商人连忙打断道,“他来楼兰已经一年多了,有很多消息他都不知道。”
是的,在这个时代,能知道半年前数千里之外的消息已经算得上及时了见他们俩人已经落入自己的设计,李悠微笑着说道,“二位不用着急,我会将这批丝绸分成几部分,一个问题代表一部分丝绸的销售权您二位谁的问题让我满意,这部分丝绸就是他的了至于价格么,我会给你们最优惠的价格”
“第一个问题,大月氏现在在什么位置”见他们二人并未反对,李悠问出了现在自己最关系的问题,这个问题的答案将决定他未来的旅途究竟是三千里还是五千里。
“大月氏在伊列水河岸,乌孙国之南疏勒国之”俩人几乎同时答道,那名大月氏的商人更是从怀里掏出一张他所珍藏的地图,将大月氏的位置、疆域细细的说给李悠,从而赢得了第一批丝绸的购买权,那名疏勒国的商人则气鼓鼓的扭过头去,焦急地等待着第二个问题。
这倒是个好消息啊看来自己这次要比张骞节省两千多里的路程了听到大月氏如今尚未被乌孙国赶到阿姆河畔,李悠稍微松了一口气,接着他又问出了第二个问题,“大月氏如果国内政局如何和周边有无交战是胜是败”
“这鄙人离开大月氏之时,国内还算平安,虽然和乌孙国有些小冲突,但不会伤及国内根本”迟疑了一会儿,大月氏商人答道,他离开大月氏已经一年多了,也不知道这个消息是不是过时了
“尊贵的使者,他说的不对”疏勒国商人面露喜色,他知道第二批的丝绸是自己的了,乌孙和大月氏两国之间的局势在这一年多里已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如今乌孙国已经做好了和大月氏全面开战的准备,大月氏恐怕危险了”
李悠和那名大月氏商人同时沉下脸去,这可是个不折不扣的坏消息啊
第65章乌孙王猎骄靡
那名大月氏商人陡然变色,乌孙国人口超过六十万,兵力超过十八万,这要远远超过大月氏的四十万人口和十万兵力,而且乌孙国如今拥有一名强大而英明的昆弥烈骄靡,远非如今大月氏那名庸碌的国王可比,更何况乌孙国如今和匈奴关系密切;本身实力就不如别人,在加上身后还有匈奴这样一个庞然大物的支持,大月氏商人几乎看不到自己国家在这场战争中获胜的希望。
“哦,可否详细说说”李悠对乌孙和大月氏即将到来的战争产生了兴趣他隐隐约约的觉得这对大汉来说似乎是个机会。
“乌孙与大月氏本有旧怨,乌孙昆弥猎骄靡之父难兜靡本与大月氏俱在祁连、焞煌间,后迁徙到西域”疏勒国商人缓缓说道,想来这两个国家的迁徙和匈奴的扩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换句话说就是他们很可能是被匈奴从河西走廊赶到这里来的。
“后大月氏攻打乌孙并大破之,昆弥难兜靡被杀,尚在襁褓之中的猎骄靡被遗弃荒野。”说到这里疏勒国商人露出敬畏的神色,“凡人若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不是饿死就是被狼吃掉,可是猎骄靡却有诸神护佑,乌鸦为他寻来肉吃,母狼跑来为他哺乳匈奴大单于见了深以为奇,认为猎骄靡是神的孩子,因此将他抚养成人长大后更是帮助他重新建立乌孙国,而如今猎骄靡已经继承了他父亲昆弥的宝座,准备向大月氏复仇。”查资料看到乌孙击败大月氏迫使他们西迁到阿姆河流域的时间有两个,一个是公元前161年左右,一个是公元前139年左右,这里为了增加冲突采用了这二个;昆弥就想单于、可汗一样是乌孙国对自己国王的称呼,也有写作昆莫的
听到这里堂邑父和陈庆之都面露惊讶之色,似乎在为猎骄靡的事迹陷入敬畏,陈庆之似乎还低声说了句,“难道此人真的是天命所归”
李悠却不怎么在意,后世史书里的神迹多了大汉开国时还有刘邦斩白蛇的传说呢,在他看来这些带有神秘色彩的传说大都是为了忽悠百姓而夸大事实、或者干脆就是编造的而且就算真的是天命所归又能如何,咱也有这个属性啊和氏璧也不是白拿的
“乌孙国与匈奴同俗,逐水草而居,部中多马,部众皆擅骑射,战力远在大月氏之上;小人临行前乌孙国正在召集勇士,或许现在他们已经开战了吧”疏勒国商人总算是说完了自己知道的情况。
“如此大月氏情况不妙啊”李悠点点头,怪不得他们会被人从伊犁河畔赶到千里之外的阿姆河流域,对于游牧部落来说,一名英明的部落首领会让他们迅速爆发出强大的战斗力;而猎骄靡之于乌孙,就好像冒顿单于之于匈奴、成吉思汗之于蒙古,和这样的人做对手,大月氏胜利的希望的确不大。
又细细的问了一些此去西行路上各国的情况,李悠这才将所带的丝绸分给他们,换取了前往大月氏所需的补给坐骑,然后送走他俩和陈庆之等人商量起到达大月氏后的打算来。
“使君,如今大月氏自身都难保,恐怕更不会有精力和大汉一起夹击匈奴了”堂邑父担忧的说道,他离开匈奴已经十多年了,如今的形势已经脱离了他的预想。
“嗯。”李悠不甘心的敲打着桌子,叹了一口气道,“若想让大月氏夹击匈奴,就得先解决了乌孙国才行可如今他们的兵力才是乌孙的一半,战力又大大的不如,想来恐怕不易办到啊”
“以庆之来看,如今乌孙虽为匈奴之附庸,但那猎骄靡断非肯久居人下之辈,吾等若是无法与大月氏结盟,不妨去见见这位乌孙昆弥”陈庆之换了个思路,他所在的时代是南北朝战乱时期,原先的部署谋反自立的事情屡见不鲜,在他看来猎骄靡在击败大月氏之后不会停止自己扩张的野心,而匈奴也不会容忍他一直做大,双方将来必有一战。
后世所发生的事情也印证了陈庆之的看法,日后猎骄靡派数十名使节随张骞到达大汉境内,使节见识到大汉国势强盛,促使乌孙国考虑与汉结盟,引起匈奴不满;汉武帝以宗室刘建之女细君公主下嫁猎骄靡,猎骄靡自此开始脱离匈奴的控制,在匈奴和大汉之间左右摇摆。
如果按照陈庆之所说的将结盟的目标调整到乌孙猎骄靡身上并非不可行,汉武帝不会在意和大汉结盟的国家到底叫大月氏还是乌孙国,他更关系的是对方有多少兵马,能够对匈奴产生多大的威胁如果成功了,想必他也会为匈奴多了一个拥有十八万兵力的强大对手而感到大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