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问水九剑 > 分节阅读 24

分节阅读 24(2/2)

目录

“柳将军少年英才,来书院之前本在晋州从军,西北大战的时候,柳将军率部与建奴大战于黑水原,打了一场教科书般的以少胜多的战役,还俘虏了蛮族公主,后来,两族决战,柳将军又率部奇袭蛮族中军主阵,为玄甲军的主力部队争取了时间与空间,最后人族大胜,柳将军居功甚伟,论功行赏的时候,柳将军便得到了一封十分珍惜的书院荐书我说的这些,对么”

“夫子言重了,学生惭愧”柳尘拱了拱手,躬身行礼,随着夫子的话一落音,他便吸引了丙级武部所有学生的目光,都是军武出身的少年,柳尘的故事早已是被人一遍又一遍的提起,听说在高年级的兵法课业之中,柳尘的黑水原之战都已经纳入了讲义。

“你不必惭愧,帝国就是因为有你们这些个少年英武的军人,才会得保我边境万年安宁,百姓才能免受那战火的侵扰”李夫子满脸肃穆,虚扶了一把柳尘,继而又道:“柳将军曾与蛮族军人交手,关于力量和速度,想必你很有发言权,不如就把你的感受,给诸位同学讲一讲”

“是”柳尘点了点头,心中稍稍组织了一下语言,便开口道:“当初在黑水原,我曾与蛮族七公主交手,她身材稍微娇小,与人族寻常女子无异,可是她的力量,要远胜于我,至于她的速度,在寻常女性武者里面,能算中上。后来在桑干河,我又与她的兄长蛮族太子金忘川交手,金忘川其人,无论速度,还是力量,起码十倍于我,我不是他一合之敌,虽有境界压制,可是当时他与我交手的时候,全凭自身力量,没有动用内气,后来我也被他俘虏了,在这之前,金忘川曾独自一人大战越州的姬欢将军,晋州的苦行将军,还有吴桐少爷手下的两员炼气境大将,四人拼尽全力,也不是那金忘川的对手,以当时的情况,金忘川并没有拿出真正的实力来”

“嘶”所有当时没有在场的人,都倒吸了一口凉气,仅凭力量,识武巅峰的柳尘就不是金忘川的一合之敌,那这蛮族太子的力量,得达到一个什么样的境界,也就是说,不用内气,同是识武巅峰,在座的每一个人,都不是那金忘川的一合之敌这是什么样的存在,简直就是怪兽啊若非蛮族修行万份艰难,这东陆的格局,怕是早就得变天了。

“哈哈”李夫子点了点头,示意柳尘坐下,这边独自走上了讲台,再次扬声道:“蛮族的身体天赋要远胜于我人族,同为东陆四族,我们有我们的优势,他们也有他们的长处,现在,我要讲的,便是他们的长处圣祖曰:三人行,必有我师今日,我们便以蛮族为师仔细剖析他们的力量运用之道”

第十二章:搬山诀

“蛮族武者力量的最好体现,便是一本名曰搬山诀的炼体功法”李夫子拿起讲台上的茶壶,轻轻的抿了一口道:“搬山诀,顾名思义,力大如牛,势可搬山”

“此炼体功法乃是经过了蛮族无数代武者的努力,才得以建立起来,书院所收录的搬山诀译文讲述了这样一个理论:凡人的身体,便可以作为武器,手,足,膝,肘,肩等等,这些部位,在特定的情况下,都可以重创敌人,而这些个部位的运用,在于两个点,四肢,腰腹”

“人族武者也会练到这些地方,只不过,传统的识武基础,都是讲究于身体的协调,和快速的腾挪,在不停的变换空间位置的时候,以奇巧制敌”李夫子的讲述,十分的简洁明了,让柳尘这样没有读过什么书的学子听着,也是非常的轻松,“就是在四肢和腰腹的运用上,搬山诀和咱们的武经出现了分歧”

“武经有言,速度带动力量,练到极致,出奇而制胜,要求武者时时把握对手的弱点,以轻盈迅捷的身法创造机会,一击必杀而极致的速度,需要身体各个部位的完美协调与配合搬山诀有言,力量,是速度的基础,力量越强大,速度也就越快,当你的四肢与腰腹的力量达到了极致,那么对战之中,便可以以不变应万变,只要出手,对手便浑身漏洞这更侧重于身体素质的锤炼。”

“夫子,依你这样说,圣祖的武经都不如蛮子的搬山诀咯”教室内瞬间变得吵闹起来,大家伙儿一时半刻都接受不了这样的理论,也难怪,这样颠覆传统的理论,也只能是书院的夫子敢说出来,换做别处,有谁敢这么点评圣祖的武经,那都得上火刑架了

“非也,非也”李夫子轻笑一声,抬手示意大家安静,“诸君忘了武经的开篇么当年圣祖传道,武神发问曰:何为武道正途,何为修行明路圣祖笑曰:武者,一人一器,人御人者,继而御器,曰: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擒是死的,拿是活的,擒拿有成,方进兵器,兵器乃手足之延伸,所谓人器合一,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内阴,外阳,内外贯为一气,一形不顺,难练它形遂武神大喜,满载而归”

“圣祖与武神的这段对话,便是对于武者起步基础的最好明示上面所述的身体各部位的协调关系,和那蛮族的搬山诀,乃是异曲同工之妙圣祖首先讲的便是身体素质,搬山诀也是主要强调身体素质”李夫子说到兴起,不自觉的卷起了衣袖,所有人都忘记了窗外的风雨,大家一起沉浸在这广阔无边的武学世界之中。

“武经又有言,昔年九圣人论道,争辩武学基础招式,剑尊与刀祖合力战武神于北邙山,一日一夜之后,刀祖与剑尊相继力竭,而武神却后继有力,精神依旧,刀剑二祖下场之后,佛尊与高祖皇帝又合力再战武神,千招之后,武神堪堪败北,高祖心中疑惑,故有问:吾弟不知疲倦乎武神笑曰:吾身形过于壮硕,故速度不及刀剑二人,与两位师妹更是相距甚远,所以,平日修行,吾自修身炼体,使厚积薄发,气息悠远,对战之时,凭超人之体魄,随机应变,死守不攻,拖至两位师弟力竭,届时,二人无力再战,漏洞百出,吾一击即可”

“善”听得李夫子的叙述,所有少年们情不自禁的击掌称赞,武神的对敌思路与修行方法,确实是十分的巧妙,面对同阶的剑尊刀祖二人合击,武神依旧得以取胜,哪怕不用内气,这样的战果也是开天辟地的,要知道,刀剑二尊可是九圣人啊那是什么样的存在,对于天下武学,他们几乎都已经融会贯通,冠绝天下了。

“大家发现没有,武神大人的思路,和蛮族的搬山诀理论上是一样的,只是因为身体条件的不同,搬山诀更倾向于把力量发挥到蛮人的极致而我们这些个圣祖后裔,在追求速度极致的情况下,往往就忽略了身体力量的锤炼,这样,有违武经的初衷”

“对此,这搬山诀,咱们也可以借鉴,强健的体魄,和超人的力量,总归对于自己的武道之路,有益无害”李夫子再道:“现在,你们学不学”

“学”众人异口同声,兴奋不已,等到平静下来,李夫子拿起戒尺,轻轻的敲打着讲桌道:“许多年前,书院的先贤们便对搬山诀做了一些改进,现在,改进完毕的搬山诀,更适合人族的体质,简单,而又明了”

“下学之后,诸君前往远山集,人手采购一对玄武岩的石锁,十五岁以上的采购一百五十斤一个的,十五岁以下的采购八十斤一个的,石锁带回宿舍以后,每日早晚,热身演武之后,马步下蹲,左右手各抓举石锁五十至一百次,直至力竭,周而复始,逐渐增加”

“等到双手各三百斤力量之时,进入下个阶段,到时候为师再统一教授你们圣祖曾言:天赋有限,潜力无限为师与诸君共勉”李夫子站直了身子,微笑着拍了拍自己的小腹又道:“记住,石锁去买李记雕刻的,那是我侄子的店铺,他在甲级艺部进学,是你们的学长,大家伙儿多多照顾生意”

中午下学的钟声陡然响起,在众人一阵哄笑的吵闹之中,面带笑容的李夫子拱了拱手,离开了教室,收获良多的少年们相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