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67(2/2)
“坚持下去,我能成为高手吗”
孟娥想了一会,“只练内功是不可能成为高手的,还得学各种拳脚刀枪的功夫,最重要的是,得经常与他人比试、搏斗,陛下没这个时间,也没有必要,内功能让陛下精神充沛,这就够了。”
“确实。”日理万机不能只靠热情,韩孺子每每在关键时刻比其他人更能坚持,靠的不只是意志与信念,还有内功的帮助,“我这么练下去就行了,不需要新的法门”
“不用,如果陛下想让效果更明显一些,可以让张煮鹤继续为陛下抚琴,或有一定的助益。”
“这个人不太可信。”
“陛下只要他的琴声就够了。”
“可是连琴声也能骗人,不是吗”
“那只是一点江湖奇技,陛下能够抵抗得住,琴声总不至于比望气者的口才更厉害。”
“好吧,你去安排不是现在,明晚再说。”
“好。”刚刚坐起来的孟娥又躺下了。
再度沉默,在韩孺子和孟娥之间,这是常有的事情。
韩孺子仍然睡不着,“既然你也在看书学习帝王之术,我给你出道题目吧。”
“嗯。”
“比如义士岛上发生了一些事情,不解决,会让你失去一位很好的帮手,立刻解决,有可能令义士岛分裂,你怎么办你觉得皇帝应该怎么办”
韩孺子并不只是向孟娥求助,说完之后,他也陷入沉思,考虑对策。
半晌之后,孟娥开口了,“陛下要听我的答案吗”
“嗯当然,你说吧。”韩孺子如梦初醒,几乎忘了房间里还有一个人。
“一个存在分裂隐患的义士岛,不值得我留恋,我宁愿解决问题,救出那个帮手。”
韩孺子轻笑一声,这正是他与孟娥的区别,孟娥能离开义士岛,他却离不开朝廷,“这的确是一个办法。”
“陛下的办法呢”孟娥听出来皇帝另有想法。
“这世上有大事化小,也有小事化大。”
“此话怎讲”
“太祖定鼎之后,察觉到有些功臣对他不是很满意,于是利用几次激起民愤的案件,追查到底,株连大批官员,包括一些威胁最大的功臣,这是小事化大,帝王最爱用的招数。”
“武帝诛杀天下豪杰,也是小事化大”
“没错。也有大事化小,普通人用得多些,皇帝其实也经常用,比如只杀首恶,放过其余,烈帝时,他的一位宠妃的哥哥卷入了买官卖官的案子,烈帝为了保住他,将最直接的几名官员下狱,到此为止,不再追查,也没有株连。”
“听上去这像是包庇。”
“呵呵,这的确是包庇,但我说的是手段,一件案子,是团伙还是个人、是蓄谋已久还是临时起意,在调查之前很难说得清,全要凭皇帝的感觉。皇帝说此案绝非寻常,底下的官员掘地三尺也要挖出一批同伙,皇帝说不可牵连无辜,官员明白这是要放人一马,除了已经抓起来的人,就不要再查下去了。”
“如此说来,问题都在皇帝身上,百姓常常埋怨地方官吏,其实是找错了人。”
韩孺子笑道:“没这么简单,皇帝一言九鼎,他的话谁都得听,而且要仔细揣摩,可这种手段用得太多之后,大臣就能摸清其中的门道,然后形成自己的手段,甚至能够瞒过皇帝自行其事,而天下人还以为这是皇帝的旨意。刀剑无眼,能伤人者,必能自伤,帝王之术也是如此。”
“陛下知道大臣有哪些手段吗”
“唉,他们摸清了我的门道,我对他们却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韩孺子本来指望能从赵若素这里得到帮助,结果却出现了意外。
“陛下很聪明,早晚能弄清大臣的一切门道。”
“嗯,我要对他们先来一招大事化小,看看效果。”
皇帝不说,孟娥不会细问,只回道:“陛下真的很喜欢当皇帝。”
“你呢不也一直在努力学习帝王之术,希望有朝一日恢复陈齐”
“我在努力但我从来没像陛下这样从心里喜欢这种事。”
“喜欢”韩孺子扪心自问,说不清是不是真的喜欢,但他绝不会放弃帝位。
书房再度安静下来,孟娥那边出现轻微的呼吸声,她似乎睡着了,韩孺子极小声地唤道:“孟娥”
门边没有应声。
“你愿不愿意”韩孺子打住,默默地运行了一会功法,沉沉睡去。
次日上午,韩孺子在勤政殿里正常听政,中书舍人是个小官,而且赵若素已经辞官,他的失踪不足以惊动宰相。
韩孺子假设申明志等人都不知情。
中午回到倦侯府,金纯忠已经带来第一批消息。
对于京城的地方官府来说,赵若素的失踪却是大事,司法参军连丹臣亲自调查此事,认为这不是绑架,赵若素不是大官,家中更非巨富,于是按仇杀的方向四处询问,暂时还没有明确线索。
只有一点,据说赵若素几天前的傍晚独自出门,对家人说是去会见友人,就此消失不见。
韩孺子面授机宜,他不能就这么干等下去,更不能置之不理。
这天下午,中书省照例送来新的奏章,还是代替赵若素的那名老吏,步步谨慎,比赵若素有过之而无不及,将一摞奏章放在书桌上,轻轻整理了一下,务必摆得正、放得稳,即使永远没人注意,也要无懈可击。
皇帝也跟从前一样,埋头阅览,老吏深深地躬身,然后悄没声地退向门口。
他是背朝门口后退,这需要一点小小的技巧,但他早已习惯这种走法,即使是在陌生的屋子里,也不会迈错一步,或是撞到什么东西,倦侯府的书房他已经来过几次,更不会出错。
可他悄无声息,还有人比他更悄无声息,老吏后退时明明瞥了一眼,确定身后没人,等他快到门口时,却与一人撞了个结结实实。
老吏猝不及防,身不由己地向前奔出数步,双手扶住书桌才勉强站住,与抬头的皇帝四目相对。
老吏大吃一惊,急忙跪下,耳朵里嗡嗡响成一片,刚要请罪,突然想起相撞时似乎有破碎的响声,忍不住侧身扭头,向门口看了一眼。
地上全是花瓶碎片,一名太监脸色苍白地坐在那里,“天哪,太祖留下来的水晶瓶陛下饶命,陛下饶命,我不是有意的”
老吏眼前一黑,坐在地上,张着嘴却说不出话来。
“你叫什么名字”皇帝平静地问。
“我我微臣中书舍人南直劲,陛下”
“嗯,他不是有意的,你是有意的吧”皇帝依然平静。
第三百七十七章金锅
在官场上素以严谨知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