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16(2/2)
崔小君不想撒谎,也不想说婆婆的不是,一时间无言以对。
“是太后还是王美人”老君逼问不止,见孙女不答,语重心长地说:“你是崔家的女儿,就算皇帝喜欢你,你也喜欢皇帝,可他在外面打仗,京城之内全是谄谀之徒,排队讨好王美人,现在就把她当成了太后,你能依靠谁还不是崔家”
“是陛下的母亲对我说”
“不就是多生皇子稳定大楚那一套嘛,都是骗人的。我告诉你吧,母凭子贵,谁生下儿子,谁受皇帝宠爱,到时候对别人多深的恩受也都渐渐淡了,到最后别说是皇后的位置,你连命都保不住。”
“陛下不会”
“有什么不会的他是男人吧那就一个样,看看你母亲,性子懦弱,没有主见,持不了家,更担不起大事,为啥能成为崔夫人还不是因为连生了两个儿子你原先有一位大母,很受你父亲的宠爱,可她生的是女儿,拼命还想再生个儿子,结果你父亲天天赖在你母亲房里,她没机会,抑郁而终,给你母亲让出了位置。”
崔夫人的脸色比女儿还红,站在角落里一声不吱,比粗使丫环还要安静。
“我还是相信陛下。”崔小君低声道,“而且而且我也没办法拒绝,选妃是早晚的事。”
“等你生下太子,皇帝就是选一千、一万个妃子也没关系,可现在不行,王美人就是要让皇帝分心,打败了你,就是打败了崔家。嘿,王美人与太后早已是一丘之貉,她迟迟不肯接受太后的称号,就是为了掩天下人的耳目,将一切坏事都推到上官太后头上。可太后失势,旨意没人听,所以王美人要利用你的懿旨选妃。”
老君将王美人想得如此阴险狡诈,崔小君更不敢说出自己曾被婆婆拒之门外的事了,“怎么办我已经传旨了。”
“没关系,选妃与一般的朝廷事务不同,皇后懿旨也不像圣旨那样立竿见影,通常要来回沟通几次,宗正府与礼部才能着手选妃。从今天起,你就住在崔府,对回文来个不理不睬,能拖就拖。皇帝总不至于一辈子在外面打仗,等他回来你能把皇帝留在身边吧要不要找人给你一些点拨唉,侯门之女就这点不好,有时候放不开”
“老君,别再乱说了。”崔小君已是面红耳赤。
“行,我不说,你们都是大家闺秀,就我出身寒门不懂礼仪,看你们母女走投无路的时候找谁帮忙。”
“杨奉。”崔小君脱口而出。
“杨奉那个太监他凭什么帮你”
“我只是感觉他会帮我。”
老君死死盯着孙女,过了一会说:“你不用管了,我会派人去与杨奉接洽,你就留在府里,千万不可回宫,也不要接受宗正府和礼部的回文,明白吗”
“明白。”崔小君觉得很不踏实。
老君躺下继续装病,小君坐在床边颜色憔悴,进出送汤送药的妇人看在眼里,都说老君、小君祖孙情深。
待到夜色已深,小君回从前的卧室休息,屋里一切未变,而她已不再是崔家小姐。
正要更衣睡觉,宫女进来通报:“平恩侯夫人求见。”
崔小君想了一下才记起这是自家的大姐,“请进来。”
平恩侯夫人一脸戚容,姐妹二人极少见面,她却表现得情深意切,唠唠叨叨地叙旧,最后顺理成章地提出要与妹妹同榻夜谈。
崔小君同意了,察觉到这位姐姐有备而来。
宫女们退到外间,姐妹躺在一起,平恩侯夫人小声问:“老君是在装病吧”
崔小君没吱声。
“皇后可以相信我,不知陛下提起过没有,我们一家在陛下重返至尊之前就已提供支持。”
崔小君听说过,只是不愿在这张网中越陷越深,她加倍怀念倦侯府中的那群小鸡小鸭,不知它们是否又孵出新的幼雏
第三百零五章女人的战斗
崔小君陷入窘境,一方是曾将自己拒之门外的婆婆,一方是要维护崔家利益的老君,两方针锋相对,却都要拿她当作较量武器,争扯不休,而她不想完全投向任何一方,尤其不希望看到有一方受到伤害。
老君猜得没错,选妃不是必须要做的朝廷大事,尤其是皇帝不在,宗正府和礼部要来回试探几次,确认这真是皇后的本意之后,才敢着手进行。
第二天,两部司的回文追到了崔府,秋信宫女官几次想要送给皇后过目,都被老君给骂了出去,她现在不只是装病,还要装疯卖傻,没有外人时她说:“我这张老脸全卖给你们崔家了,小君,你要是斗不过王美人,最对不起的人就是我。”
老君派人去与杨奉联系,得到的回应令人失望,杨奉倒是十分客气,但是绝不承认皇后与王美人之间存在矛盾,反而通过联系人劝说老君安心养病,尽快放皇后回宫,不要干涉宫里的事情,云云。
老君本来对杨奉没有期望,这时却气得大骂:“好一个不识抬举的太监,他这是投靠王美人了,好,咱们等着,等小君生下太子,看看谁才是皇宫的女主人。”
老君抓住孙女的手,泪眼婆娑,“就算我等不到,你也要记住杨奉的所作所为,千万不能再胡乱相信外人啦,万一我真入土了,谁保护你谁帮助你”
崔小君之前还想替杨奉解释一下,听到最后几句,只能跟着抹眼泪。
老君的本事不只是装病,崔家的势力也不依靠杨奉一人,虽然几经挫折,崔家没有倒,反而在风风雨雨中证明了自家的稳定:崔宏升任为大将军,次女小君是与皇帝共过患难的皇后,二儿子崔腾是皇帝留在身边的亲信,相比于那些明哲保身的大臣,崔家付出许多,得到的也更多。
宗正府和礼部受到多重压力,很快就明白过来,选妃果然不是皇后的真实意图,这种事情当然不能揭穿,只能一本正经地做些无关紧要的前期准备,整理名册,在故纸堆中寻找先例,就是不肯进行具体事宜,连送到崔府的回文也要了回去,说是要做些小改动,就此没了下文。
崔府老君打赢了第一战。
王美人那边没有明显的反应,她虽然是皇帝的生母,早晚必成太后,却从来没有以自己的名义发布过任何命令,慈顺宫里仍是上官太后做主。
崔小君出宫的第四天,太医院里来了一位魏太医,而且是太后亲自指定的人选,年纪不小了,走路时一步三晃,看上去比老君更脆弱,耳聋眼弱,得由人引到病床前,再将他的手指搭在老君的脉上。
“嗯,嗯”魏太医诊脉的架势倒是不错,手不抖、心不慌,看上去胸有成竹,装病的老君反而有点慌了,哼哼得比平时更惨烈一些。
“我要死啦这个老头子是谁小君,是你的祖父吗他从阴间来接我啦。”
可惜耳聋的魏太医听不清她说什么,足足诊脉一刻钟,旁观者甚至以为他睡着了,他终于挪开手指,向徒弟口授一张药方,尽是贵重药材,一般人家难得一见,对崔府来说却不是问题。
“老夫人此病以静养为上。”魏太医留下这么一句,告辞离去。
别人都以为太医认可了老夫人的重病,老君自己却没这么乐观,“太医肯定会告诉太后我在装病,皇帝回来之前,必须想别的办法将小君留在外面。”
“非得如此吗不过就是选几个妃子而已。”崔小君开始厌倦这种生活了,“陛下我自有办法让陛下专宠我一人。”
老君盯着孙女,“你有什么办法”
“我这种事情很难说出来,但我相信陛下。”
老君哼了一声,随后怜爱地说:“你以为曾经共患难就能留住男人的心吗别傻啦,对男人来说,妻子的忠诚是一项必备的德性,做到了是应该的,没做到反而有罪,对于皇帝来说,尤其如此。我早就打听过了,归义侯金家的小妖精跟皇帝不清不楚,全家人因此才能平安前往草原,据说皇帝愿意跟匈奴和谈也是因为她。”
“是二哥和东海王说的吧他们两个的话不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