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68(2/2)
杨奉很累,神情却依然紧绷,坐在椅子上寻思片刻,“我想咱们犯了一个错误。”
“杨公请说。”
“光盯着刺客是没用的,咱们得找到那几名望气者。”
“那些假冒的望气者他们是太后的人,不是躲在太后的羽翼之下,就是已经被杀灭口,到哪去找”
杨奉摇摇头,“倦侯对我说过,英王遇刺,袁子凡表现得非常吃惊,倦侯觉得那也是假装的吗”
“嗯我觉得袁子凡是真的吃惊。”
“所以袁子凡或许对刺杀真的不知情,看到英王遇刺,他非常害怕,不会向太后求助,更可能逃之夭夭。”
“杨公说的有道理,能找到他吗”
杨奉疲惫地叹息一声,“先让上官盛找一遍吧,他忽略的地方,就是我要关注之处。如果上官盛先找到人,咱们就得另想其它办法。”
“咱们最初制定的办法”
杨奉点头,正要开口,外面突然响起敲窗的声音,不是敲门,而是敲窗,声音不大,刚刚能让屋子里的人听到。
韩孺子与杨奉互视一眼,都没有开口询问,杨奉起身,开门查看,看到外面的人他显然一愣,退后两步,扶着门,请来者进屋。
孟娥的哥哥孟徹走进来,站在韩孺子面前,张开双臂,表示自己没带兵器,然后说:“我来替太后传话。”
第二百三十八章出城
孟徹来得十分突然,站在那里左瞧右看,似乎在找什么人。
“太后别来无恙”韩孺子没有起身,不知为什么,他对孟徹的到访并不觉得特别意外。
孟徹看了一眼门口的杨奉,迈出两步,说道:“太后希望倦侯立刻离开京城。”
韩孺子没吱声,他在等待解释。
孟徹却与妹妹一样,是个不爱说话的人,从怀里取出一封信,轻轻放在书案之上。
韩孺子等了一会才伸手拿信,打开之后心中一震,他认得母亲的笔迹,信的内容很简单,劝儿子离开京城,放弃帝位之争,宁为边疆守将,平安度过一生,不要在京城丢掉性命。
随信一块送来的还有一枚竹制书签。
韩孺子放下信,良久未语。
孟徹问道:“我该怎么回复太后”
“我需要更多理由。”
“你若是足够聪明的话,自己能想出理由,若是不够聪明,再多的理由你也不会接受。”
韩孺子忍不住笑了一声,看向杨奉,“孟教师的这句话颇有杨公韵味。”
杨奉嗯了一声,开口道:“太后打算什么时候动手”
“明日午时。”孟徹回道。
杨奉没有问太后想做什么,沉吟片刻,“我们不会就这样离开京城。”
孟徹摇头,“不是你们,只是倦侯,你得留下,做你该做的事情。”
杨奉思考的时间更长一些,“给我们一点时间。”
“半个时辰之后我会再来。”孟徹说走就走。
杨奉关上门,韩孺子仍然望着门口的方向,惊讶地说:“太后为什么要让我离开京城她若有后招,完全可以将我一块除掉,若是没有,我何必离开她以为我一定会输吗”
太后此举充满了诸多不合理,韩孺子越想越糊涂。
杨奉似乎很了解太后的用意,“对倦侯来说,这的确是一次选择。”
“选择什么”
“是离开京城保得平安,还是留在京城冒死争夺帝位。”
韩孺子想了一会,倒不是他真在思考,只是给杨奉一点尊重,“这不是选择,只是太后的计谋。如果有什么选择,也在杨公手里。一直以来,咱们只是配合,你做你的,我做我的,各取所需。可现在不行了,太后即将动手,东海王也在跃跃欲试,冠军侯更不会坐以待毙,这种时候我对身边人的要求也得高一点:要么随我赤膊上阵,要么站在一边,再不要说什么辅佐我、帮助我一类的话。”
杨奉并没有全心全意地辅佐倦侯,他在暗中忙着什么事情,韩孺子早有感觉,但是没有捅破,现在,他觉得没必要客气了。
杨奉坐回自己的位置上,“我一直在找淳于枭的下落。”
“嗯。”
“我与太后没有过联系,但是宫里一些人愿意向我传递信息,所以我知道的事情更多一些。皇帝当初的确生病了,非常突然,太后也的确失常了一段时间,她以为自己受到诅咒,身边的所有皇帝都出过意外。”
“那是吴修悄悄回京的时候”
杨奉点点头,皇舅没那么好骗,他返回京城是因为皇帝生病的消息确切无疑,“后来有人指出,皇帝并不是简单的生病,很可能是中毒。”
“中毒”韩孺子真的吃惊了。
“我得到的消息是这么说的,总之太后的病情开始好转,一直找人为皇帝解毒,为此甚至引入许多江湖术士,大概就在那段时间里,她制定了报复计划。”
“报复谁下毒者那肯定是宫里的人。”
“想必如此,可是主使者必然在宫外。”
韩孺子沉默了一会,渐渐想明白许多事情,“所以太后将崔太妃召进皇宫,这是她第一个怀疑的目标,接下来是冠军侯,第二个受到怀疑的人,可太后觉得不够,于是编造出所谓的争位选帝,把我和东海王都给引回来。按太后的想法,下毒的主使者必定也会参与争夺帝位。”
“嗯,这很可能是她的一部分想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