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孺子帝 > 分节阅读 46

分节阅读 46(2/2)

目录

皇太妃一直盯着地面,这时抬起头,看着自己的姐姐,“臣妾知罪,臣妾与太后同罪。”

大臣们全都保持沉默,更觉尴尬。

太后道:“你说我有罪先帝选定的顾命大臣都在这里,你有什么话,都说出来吧。”

皇太妃的目光在大臣们脸上一一扫过,“顾命大臣只顾自己的命,哪还管皇帝的命好吧,你让我说,我就说,是你毒杀了桓帝。”

在这种时候还不开口,就太不合适了,大臣们七嘴八舌地呵斥皇太妃,太后抬起右手,示意群臣禁声,“让她说。”

皇太妃比任何人都了解太后,冷笑道:“你这是以攻代守,以为让我当着群臣的面说话,就能扫除谣言。但我还是要说出真相,即使暂时没人相信,日后也会有人想起。”

皇太妃再次看向群臣,目光没有停留,最后盯着皇帝,继续道:“太后毒杀了桓帝,不,应该说是我和太后一块毒杀了桓帝,我们共同犯下弑君之罪。”她露出一丝不以为然的微笑,“她放药,我端汤,我们一块看着桓帝喝下去,看着他的呼吸越来越弱”

韩孺子被盯得心里发毛,好像又被三柄利刃抵在了胸前。

太后不吱声,大臣们更不敢吱声,这种时候说什么都是错,那些没资格进入内宫的大臣才是最幸运的人。

皇太妃的笑容慢慢消失,目光仍然盯着皇帝,“陛下想知道我们为什么要做这种事当然是为了我们共同的儿子,也是你的兄长,那个唯一有资格当皇帝,也最适合当皇帝的人。”

这个人当然是思帝,皇太妃对他的感情似乎比王美人对儿子的喜爱更甚。

宰相殷无害咳了一声,他必须说点什么了,否则的话会显得失职,“思帝乃是桓帝嫡长子,继位只在早晚之间,太后又何必做出那样的事”

“因为桓帝改主意了,他刚登基的时候一心想要铲除外戚崔氏,可是经过一段时间的执政之后”皇太妃的目光终于从皇帝脸上离开,冷冷地看向殷无害,“桓帝发现大臣才是最顽固的敌人,你们自成体系,互相荐举、彼此庇护,表面上忠君,暗地里却将皇帝架空。”

群臣尴尬不已,殷无害反而最为镇定,摇头道:“皇太妃此言差矣,桓帝乃是一代明君,纵然与大臣们有些争议,也总能达成一致”

皇太妃大笑,再次盯着皇帝,“明君记住了,陛下,你若是还能继续当皇帝,以后也会被称为明君,这就是大臣用来架空你的手段,什么是明君只有符合大臣要求的皇帝才是明君。”

殷无害摇头不语,用一连串的叹息表明自己的态度。

韩孺子道:“你说桓帝改变主意是什么意思他不想当明君了”

“他要当明君,但不是大臣心目中的明君,所以桓帝决定铤而走险,先利用外戚压制大臣,再调头收拾外戚,为此,他做出决定,要废除皇后与太子,封崔贵妃为后,立东海王为太子。”

旁边的暖阁里响起一声诧异的尖叫,那是东海王,他没有跑出来,也没人理睬这声叫。

殷无害道:“皇太妃越说越匪夷所思了,这么大的事情朝中必有耳闻,可桓帝在位时,从未表现出对崔家另眼相看的意思,甚至接二连三地压制”

“先抑后扬的道理你不懂吗桓帝必须先压制崔家,等他改立皇后与太子的时候,崔家才会感激涕零,甘心为桓帝所用。”

殷无害苦笑着摇头,与其他大臣互视,脸上的神情分明在说:一派胡言,无需辩驳。

兵马大都督韩星一直捧着太祖宝剑,上前一步说:“如此说来,连崔家也不知道桓帝的想法了”

崔家当然不知道,否则的话早就利用传言为自家造势。

皇太妃垂下目光,再抬起时看向了太后,“真相因为真,所以无人相信。你还是那么聪明,我终归斗不过你,可是有人能。你可以一次次废帝、立帝,可你心中的恐惧无法解除,因为皇帝稍微长大一点,总会生出野心,令你寝食难安。”

宫变失败了,皇太妃脸上却露出胜利的喜悦,“思帝对桓帝之死有所猜疑,他要调查真相,找你理论,你们吵了一架,思帝一气之下用匕首划伤了你的手腕,于是你对自己的儿子也动了杀心。你第二次弑君,这一次只有你,因为你知道我绝不会参与,还会想尽办法阻止你。”

喜悦变成了暗淡,皇太妃站在原地晃了两晃,“你杀死了思帝,杀死了自己的儿子,难道你不明白,从此之后再也没有可信之人当皇帝了处死我吧,我宁愿去地下陪伴思帝,也不想活着看你作威作福。”

面对皇太妃的“危言耸听”,太后一直没有阻止,脸上的神情也一直不变,这时慢慢抬起右手,露出一截手腕,那上面的伤疤清晰可见,“左吉,告诉大家,这伤是怎么来的”

韩孺子进屋之后还没看到过这名太监,只见他从侍卫身后膝行过来,双手被捆在背后,泪水、汗水混在一起,先向太后使劲儿磕头,然后努力用最大的声音说:“思帝驾崩,太后悲不自胜,用匕首自伤手腕,我亲眼所见亲眼所见”

群臣点头,虽然不赞同太后的做法,但是慈母之心可以理解。

韩孺子之前却从左吉口中听到过另一种说法,他知道自己该相信哪一种。

皇太妃一败涂地,向皇帝笑了一下,说:“当心,陛下。”

太后一挥手,两名侍卫走来,押送皇太妃走出房间。

没人敢问太后要如何处置皇太妃。

宰相殷无害轻舒一口气,“天佑大楚,扫荡逆贼,太后可以放心了。皇太妃妖言惑众,实则漏洞百出,不会有人相信的。”

“皇太妃自己相信。自从思帝驾崩,她就一直抑郁不乐,我以为过段时间会好些,可是她非要找出一个原因,好让自己心安。”太后长叹一声,群臣跪下,向太后表示同情。

“先帝早逝,新帝年幼,身为太后,自然要以大楚江山为先。宰相要我放心,可城外南军一直没有消息传来,恐怕我还放心不下。”

第六十五章风水轮流转

韩孺子饿了整整一天一夜,却一点胃口也没有,吃了一点东西就放下筷子,迫切地希望能与母亲说几句话,可是身边的人只有东海王和两名太监。

审过皇太妃之后,皇帝被送进暖阁休息,太后与大臣们继续议事,宫变已被挫败,谋逆者却尚未全部落网:望气者淳于枭一直没有出现,俊阳侯花缤不知逃至何处,桂月华跳出值宿楼之后下落不明

这一切都与韩孺子无关了,他又回到原点,成为名义上的皇帝。

“是我将太祖宝剑送出去的。”他喃喃道,不明白隐瞒真相的是刘昆升,还是宰相殷无害。

“父皇要立我当太子,父皇要立我当太子”离着不远,东海王念叨这句话已经不知多少遍,突然抬起头,想要冲向皇帝,却被两名太监拦住,他还没有受到惩处,唯一的原因是崔家的势力未被摧毁。

“你听见皇太妃的话了”东海王大声说,顾不得保持谨慎,“我才应该是皇帝”

韩孺子突然觉得东海王有点可怜,“皇太妃的话并不可信,就算父皇立你当太子,也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