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60(2/2)
所以呢,向婉心的威胁,于她来说,是一点感觉都没有。
“呵呵,向三小姐,你只不过是陪着向大小姐的,这云英未嫁的姑娘,说这般的话,被有心人听到了,还不白白的坏了向家的名声,”向家是挂着狗头卖羊肉,对名声格外的看重,因为向家别的不多,就女儿多。
这女儿多了,心也大了,想着用女儿当踏脚板,专搭有本事,有地位的人家。
“你,”向婉心被杭青青嘲弄了几句,心里恨的要命,恨不得冲过去狠狠的推她一把,好让她肚子里的孩子见鬼去想是这么想的,但她还有理智,还不敢这么做。
进府的时候,姑姑特意交代过的,千万不要去招惹杭青青,要是杭青青出事了,惹怒了大表哥,向家就吃不了兜着走,所以她也只能嘴上发泄一下,并不敢真的跟杭青青动手。
“向三小姐,不好意思,本夫人累了,你就自便吧”北辰傲进去了,她留在这里就是犯贱,所以赶紧的让丫环扶着自己离开。
这两奇葩,也不知道会争到什么地步。
向岚心年纪大了,再不出嫁,就失去了其利用的意义。对向家人来说,就算是一丝丝的利用价值也要被拾起,所以,向岚心留在北辰家的时间是不多了,但是那个向婉心想到那个心里盘算小九九的小姑娘,杭青青头痛了。
她敢保证,向岚心是那种老夫人鞭笞一下,她就上一下的人。而向婉心,应该是为达目的誓不罢休的人。
两者对比起来,她更倾向向岚心。
古泉村,应家新屋。
“哎哟,珠儿啊,让二婆抱抱,”谢氏从白氏的怀里抱过了孩子,稀罕的道:“这孩子白啊,一看以后是个富贵命”
一听到谢氏的话,燕莲额头的黑线掉下一层,无语到极点。
白就是富贵命,这是什么逻辑呢要是她每天捂在家里,过个一年,要多白就有多白,那她以后也有富贵吗
这真的要这样的话,有闺女的人家可得高兴死,从小把姑娘捂白,以后的日子就好咯。
“呵呵,”白氏只是抿嘴浅笑,没有回答。
“别耽搁了,快帮着端菜,”绉氏见他们都杵着,就连忙开口喊道。
大年三十,白氏不肯来,说那是人家的团圆夜,她一个外人,不适合,怎么劝都没有用。这一次的元宵节,谢氏怎么都不肯让白氏一个人过,劝说了许久才说动她,抱着孩子过来。
“你们知道吗”饭吃到一半,白氏突然开口道:“燕莲奶奶给她小姑找了户人家,原本说的好好的,结果人家上门相看的时候,应燕荷在人家面前嘟囔,说她小姑是嫁富贵人家的,把相看的人气走了,亲事也黄了。”
燕莲一家住的远,村里的事,除非是五儿过来唠嗑,否则他们也不会主动去打听人家的私事,所以白氏不说的话,他们是真的不知道。
“人家怎么就听了燕荷的话呢”谢氏抱着宝珠,想起当初燕莲出事的时候,原本可以打掉孩子,把燕莲嫁的远远的,至少她不用孤苦一辈子。可是,应燕荷恼恨自己把杜氏手里的银子都挖出来给了朱氏,所以去村里嚷嚷,愣是让村里人都知道了燕莲的事,差点害的燕莲浸猪笼。
这孩子,就是个不知道轻重,愣是把人往死里逼的。
“如今事情怎么样了”绉氏端着最后一盘菜上来,关切的问道。
这里的女人或多或少都遭罪过,都委屈无助过,但心都是善良的。应巧玲在应家算是个无声的,她会暗中帮一下谢氏或者方氏,但在朱氏面前,她从不敢这么做,就怕惹怒了自己的娘,让她的日子都不好过。
但就算是暗中帮忙,她在众人的心里是个好心的,所以听到她遭遇这些,个个都挺关心的。
“我也不清楚,”白氏摇摇头,咬牙说:“我是听村里也个妇人说的,我也没多问,就怕被人嚼舌根,让我跟珠儿的日子也不好过,”从和离后,应文博跟杜氏还有应家人从未来看过珠儿,就跟珠儿不是应家的孩子似的,所以,她的心也冷了,对应家的事也不管不问。
再说了,她一个和离的,能有什么资格去问呢。
“唉,原本巧玲早就到了说亲的年纪了,可她娘总说要找个怎么怎么样的人家,这一耽搁,就把她的终身给耽误了,”谢氏想起那个绵软的小姑,心里还是有些难受的。
就算她想帮,朱氏肯定是不允许的,所以她只能忍着了。
“好了,大家别说这些了,先吃饭,吃完了,让燕琴去打听打听,她一个孩子,问的出的,”应翔安也关心自己未出嫁的小妹,要是没有出嫁就毁了名声,这辈子就真的难了。
燕莲还有个孩子傍身,她呢,爹娘不能养她一辈子,等爹娘过了,大哥跟大嫂绝对是容不下她的。
众人这么打算着,却没有五儿来的快。
她带来了最新的消息亲事黄了,应巧玲含羞要上吊,被候氏发现,朱氏大怒,狠狠的打了应燕荷一顿,就连杜氏都不敢阻止,把应燕荷打的趴在床上得趟几个月呢。
对于应家发生的一切,燕莲没有多大的感觉,因为当初燕莲被应燕荷坏了名声后,除了谢氏跟自己的弟弟妹妹外,整个应家的人都希望她死,所以一听到应巧玲被应燕荷坏了名声,朱氏就打了她,心里就冷嘲着:孙女跟女儿,毕竟是不一样的。
“我大婶一心希望把应燕荷嫁给富贵人家,所以看到她伤的那么重,就冲着朱氏哭嚎着,说她心狠,不顾孙女的死活,这一家闹的,看热闹的都快围的水泄不通了,”五儿坐下之后,看到宝珠,心里稀罕的不得了,伸手逗弄着。
“这日子,还真的是没玩没了了,”应翔安吃了一颗汤团,不满的嘟囔着。
“燕莲娘,秋儿跟小杰的年纪也不小了,过完了元宵节,他们的亲事,你们可得抓紧了,也防着一些,人家是见不得咱们好的,”于奶奶听了这件事后,对谢氏叮嘱着。
“婶子,我晓得的,”谢氏蹙眉,心里也担心。
有了应巧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