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重生神雕之武家兄弟 > 分节阅读 110

分节阅读 110(2/2)

目录

武修文看着李莫愁陷入沉思。知道她已经认同了自己的说法,表情平和了一些道:“我知道这很难。需要漫长的过程,和坚强的毅力。但是我相信李仙姑可以做到的你可以为了一个负心汉做出天怒人怨的事情,更可以为了一个真正值得你托付终身的男人做到最好聪慧果敢如你绝对可以做到”

武修文的话让朱子柳和李莫愁沉思良久,在朱子柳期盼的眼神中,李莫愁慎重的点头承诺道:“我以后会尽量改变自己,为了朱大哥、为了我们这段感情、也为了自己”朱子柳在一旁听到李莫愁的保证心情复杂而欣喜的笑着紧紧抓住了李莫愁的手。

武修文听到李莫愁的话终于如释重负的长出了一口气,到不是说他真的觉得自己的这一番话就真的能够立刻让李莫愁做出改变,真的能让朱、李二人的感情之路可以一帆风顺,但是经过自己的提醒,让李莫愁意识到事情的本质,让她有了这样改过自新的态度。正如武修文方才所说,他相信李莫愁会努力经营这段来之不易的感情的。

朱子柳和李莫愁的事情到了这里基本上就算告一段落,以后的发展如何只能看他们自己的经营和努力了。武修文作为一个晚辈,作为一个局外人,甚至可以说作为李莫愁的敌对方,能够做到这一步已经仁至义尽了

如果不是看在朱子柳的面子上,还了其他男人和李莫愁互生情愫,武修文顶多静观其变,甚至还会继续与李莫愁为敌,哪里会这样尽心竭力的为他们考虑、劝解,甚至以后还要为他们的结合鼎力支持。

解决了眼前的事情武修文和朱子柳就开始聊些别的话题,武修文细问之下才知道朱子柳奉一灯大师的命令出来接应的乃是逍遥派掌门人、灵鹫宫宫主虚竹和西夏公主的后代。虚竹天性善良,又无争斗之心,所以隐居天山之后除了和大理段誉之外很少与外人交往。

他当年为被下了“生死符”的三十六岛主、七十二洞主解除了“生死符”,这些人感恩戴德愿意追随于他。但是时间一长虚竹不善于管理手下,只是一味施恩与人,却无威严可言,手中又掌握着许多神功秘籍、诸多财富,渐渐就让这些手下生出了其他心思。

不过幸好几代后人都是武艺高强之辈,手下那些人虽有些心思,却没有能力翻出什么大浪来。只是最近却出了事情,虚竹传人不只是自己练功不慎,还是被人所害,走火入魔功力尽失,命不久矣。

他知道手下下这些人的狼子野心,遂给一直以来都有着联系的一灯大师飞鸽传书说明情况,并命令年纪尚小的独生女儿逃出天山缥缈峰灵鹫宫赶去大理寻求一灯大师的庇护。我的小说将在官方微信平台上有更多新鲜内容哦,同时还有100抽奖大礼送给大家现在就开启微信,点击右上方“”号“添加朋友”,搜索公众号“qdread”并关注,速度抓紧啦

第182章好事连连

s:想听到更多你们的声音,想收到更多你们的建议,现在就搜索微信公众号“qdread”并加关注,给更多支持之后的情况就如朱子柳之前所讲述,“渔樵耕读”四大弟子分头接应,朱子柳经过缜密的分析来到峨眉山这条路线上接应无果,之后才有了和李莫愁相遇的一系列故事,而矮小男子熊老二那一群人等正是闻讯追踪而来的三十六岛主、七十二洞主。

武修文听罢之后眉头紧皱,他不由自主的想起了在青海湖畔和峨眉山遇到的面纱白裙女子。当他把事情与朱子柳详细描述之后,两人一合计此女应该就是虚竹的后代,只是现在却不知道身在何处。不过既然一灯大师召回朱子柳,此女应该是已经脱离了危险。

武修文和朱子柳决定先启程赶回大理去,武修文本就打算回家看看,而朱子柳则是需要尽快把他和李莫愁的事情禀报给一灯大师,先取得一灯大师的同意才是他心中最看重的。

一路无话再没有发生什么意外,几天之后四人快马加鞭赶回大理,武修文带着时运回家,武三娘和武三通自然高兴不已,虽然遗憾武敦儒没有一起回来,不过他们自然已经通过特殊渠道知道了武敦儒此时已经摆脱险境,正在继续历练当中。

而朱子柳马不停蹄的带着李莫愁去找一灯大师,正如武修文猜测的那样,一灯大师很是开通,语重心长的教导两人一番。就同意了二人的事情,而且承诺只要李莫愁是真心悔过,日后有什么困难一灯大师也会全力相助,这让朱子柳和李莫愁感动不已。

李莫愁在朱子柳带她见过三位师兄的时候,见到武三通和武三娘还是有些尴尬的。毕竟当初双方还曾激战一番,如今因为朱子柳再次见面,幸好武三通倒也是个豁达的性子,只要师弟朱子柳喜欢,他倒是无所谓,而武三娘本就是个贤惠善解人意的妇人。当然不会给大家出难题,热情的拉着李莫愁的手,妹妹长妹妹短的就聊了起来,不一会儿众人就冰释前嫌,相处很是融洽起来。

期间武修文也曾随父亲武三通拜见了一灯大师。有幸受到一灯大师的一番鼓励和教诲,让他受益匪浅。而半个多月之后武修文和时运就告别武三通和武三娘夫妇,再次启程准备一路游历最终返回桃花岛。而在离开大理的前一天,武修文收到了一个天大的好消息,之前武敦儒提议拜托众人留心的玉米已经有了消息。

原来是一个经常往来于中原、大理、东南亚甚至更加遥远地域的商人,因为常年往来,与大理诸人都很是熟悉,这一次从外返回路过大理。第一时间专程到朱子柳的府上告知,之前朱子柳应武敦儒的要求托他打听的农作物玉米已经有了眉目,他已经托另一位相熟悉的异国商人帮忙大量购买。预计再有几个月就可以运送到大理。

这个消息让武修文兴奋不已,他可是听武敦儒详细介绍过玉米的高产和适应性强,在前世,玉米可是一跃成为三大粮食作物之一。有了这个能够高产,广适的农作物就能够大幅度提高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极大的增强国力。只有国力增强,才能更好的抵抗蒙古人的入侵。

武敦儒曾经说过。很多历史学家认为中国历史甚至人类历史上遭遇草原游牧民族入侵,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农业社会的生产力发展难以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国力衰退之下,从而给了骁勇善战的游牧民族逐鹿中原的机会。

而他们想要挽救中华大地免遭战火,生灵涂炭,从强大的蒙古帝国手下幸免,只是凭借他们这些江湖人士甚至部队的力量是很难达到的。需要中原大地整体实力的提升,农业生产的丰收带动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提升,从而国力强盛,武装力量才能在此基础上更加强大,社会的方方面面的全面发展,才能够有足够的力量来抵抗外族的侵略。

“哥哥当时的说法大概就是这样子吧这些东西我是不太懂的,不过他说的没错,玉米的引进绝对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绝对能够帮助到社会发展的。哥哥知道这个消息一定会很高兴的”武修文心中暗想。

武修文随即和朱子柳详细讨论了一些收藏、储存以及其他的细节,可别辛辛苦苦找来的玉米被人图新鲜吃掉了那就郁闷了,至于更加细致的安排则需要武敦儒到时候和朱子柳探讨决定了。

武修文和时运心情大好的离开大理,按照计划的路线准备过两广,再通过福建,一路沿海回到桃花岛。

俗话说好事成双,出岛历练这么长时间,一直以来惊险连连,一路拼杀也算是险象环生,现在终于否极泰来。

在广东,武修文按照之前传递消息时黄药师告诉他的地址和特殊方法找到了一个子承父业常年来往于海上丝绸之路的中年男子家中。他的父母曾经在海上遇难,被路过的黄药师搭救,这家人是知恩图报的性子,在黄药师应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