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74(2/2)
旁边一个弟子问道。
“应该是我万魔门的一个弟子引起了,好像那弟子叫徐城,颇受到那罗睺祖师看重。”
“现在我们该当如何”
弟子继续问道。
“拿影珠来,记录下来这里的一切,然后将那几个老魔的尸体拿回去,至于这尸体。”
这人说着伸出手来,向着那尸体碰去,尸体已然要慢慢消失,此刻一碰,瞬间化成灰灰,清风一吹,满地的痕迹也是同样消失了。
弟子,看了眼摇了摇头,便是转身回去了。
“龙虎雷云,如果这人活着,那么他成就的就是龙虎金丹,最为顶级的元丹,倒是可惜了。”
这弟子喃喃道。
万魔殿内。
钟离月面色一喜,感受着那小蛇消失,随后眸子压抑住喜悦,又是沉入到了修炼之中,而那远去千里的李十里则面色一喜,突然跪在地上道:“恭迎主人新生。”
徐城留下精血那处,此刻不断涌动出血色来,随后灯火开始不断摇晃起来,那半个身子的老妇人,突然浮现,看着那火焰摇晃道:“看我说什么来的这地方最干净,因为换的最频繁,这次又是谁呢”
老妇人说着,看了眼后,随后道:“徐城啊”
然后那便是拿着惨白色的手指,指了指一个纸鹤,随后那熄灭的灯火和被那纸鹤驮者,就向着宗门万魔殿殿的位置而去。
第五十章假死来避宗门祸
纸鹤轻柔,但驮者那烛台,却是速度很快。
罗睺此刻正在那魔殿正中心的一个属于灵泉之眼的地方修行着,此刻童子敲门。
罗睺皱起眉头,身后一个浑身月白的望月犀牛的影子,慢慢收了回去,无数道玄奥的诡异文字和线条之类的东西,也是一顿。
罗睺皱起眉头道:“进来。”
童子走了进来,将那纸鹤和烛台,向着罗睺双手递过去。
罗睺眉头皱成了一个川子道:“死了”
童子点点头,恭敬的道:“发现后,宗门派出去的弟子所说的。”
罗睺道:“带他们来见我。”
童子点了点头,随后离去。
罗睺在那童子离去后,全身尸气则是再也控制不住,双眼呈现出来一种碧绿颜色,手指甲,刹那间变的极长。
“呼。”
罗睺吐了口气,尸气收回,又从新化成了一个慈眉善目的老者,不过随后面色一冷道:“希望你是真的死了,否则我要你知道死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情。”
“铛铛。”
罗睺看着依次进来的几个恭恭敬敬的弟子道:“有何异常有何端倪有没有留影珠子”
一连三问,众人也都明白这祖师是真的有些着急了,所以都不敢怠慢。
一个弟子走上前去道:“弟子愚钝,未尝发现什么端倪和异常,但有留影珠子,还望祖师过目。”
“做的不错,都出去吧。”
罗睺摆了摆手,面色很是不好。
童子看了几眼也不敢多留,只是缄默无声走了出去。
罗睺看着那珠子上面的景色,眉头却是越皱越深,像是三道沟壑一般。
随后罗睺刹那间将那珠子,摔在地上,珠子砰砰两声,化成碎片,罗睺却是再也控制不住自己道:“死了死了,死了哪里能够一剑杀了四个脑袋。没死,没死怎么能够精血全部失去。”
罗睺此刻当真是疑惑不解,他看着远处悬空之上最高的山上,想要去询问那个已然超透造化的祖师,但片刻脚步停住,他还是没有这样的勇气。
罗睺此刻向着远处看去道:“传令下去,通缉万魔门叛徒,徐城,若有消息,三万中品灵石,若能帮我抓回来,五万中品灵石。”
童子在门口听着墙角,此刻里面跪下,脸色有些踹踹的道:“遵祖师令。”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徐城化身一条墨色长蛇,向着远方而去,一颗元丹在紫府,当真是他心化自在,飘然入九天,徐城到了一处,身形一变,百丈蛇身消失。
浑身妖气一动。
又是化成了一个原本的模样,不过此刻徐城的模样,却是和前世有些相似了。
他用的是灵蛇蜕皮术。
讲究的是从一个废弃的身躯之中,从新孕育出来一个完整无暇、近乎相似佛门无垢之身那样的和灵魂完全一体的身躯。
这也是上古一些时刻,妖族一些大妖不得已魂入人体,才想出来的绝好的点子,不过这样蕴含的极大危险,徐城他自己的天劫若不是那龙虎天劫。
恐怕其中的造化之力,还是不足以让徐城破壳而出,化成这样的近乎半妖之身的。
徐城脸色变得更加俊秀,但眼眸却是有着一种的蛇的冷漠,但混合着那三年读书的儒雅、温润的气质,却是有着难以言语的气质,令人着迷。
徐城就在这里盘膝而坐。
感悟着自己身体的变化,蛇身、人身,虽然可以变化而成,但终究是依人身为本,徐城的妖身也不过是血脉在那天劫的造化之力下激发到了极致后的反应罢了。
而魔念诀,已然到了突破的边缘。
魔念他化,他已然在这魔念诀的修为上,要达到了那当年魔门老祖的那般境界,但修为上恐怕还是远远不足的,不过一点魔念他化,徐城几乎可以用着一种最为歹毒,甚至比起那天都当年所用的手段,还有狠毒的手段,来进阶空相。
徐城闭目思考着,思考着前路,也是将以前的所有积累都化成杀生的手段,在魔道之中生存,所有人早就不择手段了。
那几个老魔是所谓魔头,但不过是修的是旁门的路子罢了,固然一时间速度飞快,但终究和魔门正宗的理念不同。
而徐城走的却是魔门正宗的正宗,不过其中的妖族变化,却是让这这样的正宗,凭空生出了几分的妖道的邪意。
徐城从渡劫开始的时候,已然是第三年的末端,这在这里有事端坐修行了十天,时间流逝到了第三年的末端。
徐城张开眼睛,拿出那应帝君给他那东西,将神识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