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穿越1862 > 分节阅读 336

分节阅读 336(1/2)

目录

是拿着长短枪远远打人所能比的。

马队席卷着风沙向着俄军队伍猛冲那千骑飞驰的样子。真的让人明白了一个真理速度就是力量

任化邦脸上还挂着凝重的神情,内心却是激荡起伏。他自从打北方跑去了西川以后。就一直再没用武之地。西南三省是个什么情况根本不适合骑兵驰骋。而且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多的战马老去,任化邦从骑将都要变成步将了。

也正是因为多年壮志难伸,任化邦他骨子里还有一股野性,才那么容易的被刘暹所说服。不然的话,如那鲍超、杨岳斌、彭玉麟等人,任凭刘暹说破嘴皮子,他们也不会抬头应一声的。

千军万马的冲击啊这是多少年来任化邦做梦都想着的痛快淋漓啊那呐喊,那马蹄践踏声,足够使任何一个血性的男人勃发出无穷的斗志

一匹匹战马带着一袭草绿色在黑灰色的人群左突右冲,势不可挡刀光闪处,总有俄军惨叫着被夺去生命或是肢体。赤色的战旗就紧紧跟随在那草绿色人影之后,随风招展。

任化邦心里真敢三伏天喝了碗冰酿一样,透心的爽。他就喜欢这种场面。策马撞入人群中,肆无忌惮的劈砍、劈杀。这就是骑兵最大的畅快

阿列克谢神情愕然,在秦军骑兵的冲击下,他手下的民兵已经完全崩溃了。往往一抹草绿色的身影就能轻松的将三四个黑灰色的人影湮灭他手中的步枪有千百斤重,重的他都举不起枪了。

一个疾奔来的绿色身影在他眼睛里突然放大,当阿列克谢的眼光再也无法囊括这整个身影的时候,一道白光下,一切都变成了血红。

阿列克谢倒下后,看到这个世界的最后一眼,恰好是俄罗斯的三色旗被一刀斩落

第五百五十九章愿上帝保佑,我们还有团聚的日子

“军队日以继夜的后退,所有的物资军需全部都丢在了路上,丢给了中国人,连吃的都困难。这场战争真是不幸,但又有什么办法呢

我是平安无事,身体健康,也没有受伤,真是上帝在保佑。但我的士兵就凄惨了。

中国人为了这一仗做了充足的准备,他们有充足的物资军火保障,有足够的骑兵来进行追击,我们却什么都没有。

战壕战让我们失去了机动。虽然它确实令中国人损失了一些士兵,但是我们失败了。之前的战果只会让涅尔瑟斯克尼布楚的俄国人遭受更多更大的灾难。

望主能宽恕我们。在生死的关头,我们退缩了。

这一仗打的再糟糕不过了。我已经很久没有打过这样糟糕的败仗,两千人的队伍只三天时间就彻底失败了。这让我感觉我们对战壕战的使用还比不上土耳其人,虽然涅尔瑟斯克确实没有足够多的铁丝网。总之,残酷的战争让人毛骨悚然。

昨天傍晚,当看到自己还活着,且已经暂时脱离了中国人的追击时,我特别高兴。可是晚上安好营地后,太多的熟悉的面孔消失了。

亲爱的伊万诺夫、盖达尔、雅科夫,以及警察局的马利诺夫斯基,还有年轻的捷尔仁斯基少尉

我没有特意的去问人群中谁死了,谁还是活着,我的心里在不住的流血。

幸运的是我们距离赤塔只有一百俄里了。柳德米拉少校在那里肯定已经聚集了足够多的战士,并且赤塔有一个连的正规军。

感谢上帝。

一个连的正规军虽然很少,但把士兵分散到民兵当中。能让民兵活的更久一些。

战争,与中国人的战争。是属于最精锐的职业士兵的舞台,民兵不该出现这样残酷的地方的。

他们富有爱国精神。勇敢,不怕死亡。但他们没有娴熟的军事技能和常识。

亲爱的,为我们欢呼吧。我们将拥有一位不错的指挥官,柳德米拉少校是我在土耳其战场的上级,他很能战斗。虽然我即使活到最后也要被罢黜职务,但这没有关系。

伊莲娜,亲爱的,这一仗结束后我就会回到奥伦堡。我们一家人在不久后就能团聚在一起了,祈祷这一天的早日到来吧。我一点都不愿意再跟中国人打仗了。

爱你的米洛舍维奇。”

仓皇退缩中的尼布楚俄军,指挥官米洛舍维奇大尉在暂且安定的营地里,向自己远在万里之外的奥伦堡的妻子写一封信。

他不知道这封信会在什么时候才能传送到奥伦堡,但这总是个寄托。

沾好信封口,米洛舍维奇派人快马向着赤塔赶去。他现在不需要柳德米拉的救援,而是希望柳德米拉能够真的做好了准备。而至于这封信,则只是一个小小的附带。

赤塔。

这里本北方游牧民族的聚集地,17世纪被哥萨克占领,尼布楚条约的签订让这里的整块地区都归宿了俄国。这里的原住民是布里雅特蒙古。一个与其它蒙古族一样。祖祖辈辈都在使用传统的蒙古文字的,以游牧、狩猎为生的民族。

这里是沙俄农业和经济最落后的地区之一,信奉藏传喇嘛教,这一地区有十多座大小不一的喇嘛寺。总共生活着近万布里雅特蒙古人。

从赤塔再向西的外贝加尔,就是布里雅特蒙古人的最大聚集地。其人口比重占据了整个外贝加尔省人口数量的三分之一。

作为最初的军事据点,到军政统治中心。再到现在的商贸、商业中心。二百年里赤塔更换了好几个定位。这些定位都没有让赤塔的城防有半点的增长巩固。但战争猛然来临的时候,赤塔的弗拉米基市长和柳德米拉少校。所能做的只是尽可能地汇集本地最大数量的男人。发放线膛枪在内的全部库存军火,发放子弹、火药。

“我指挥的是一支士气低落的乌合之众。中队在涅尔瑟斯克的表现吓坏了他们。我没有信心,我想我们不能取得胜利”

在米洛舍维奇在给妻子写信的同时,赤塔的军事长官柳德米拉也在给远方的妻子写着家信。

他现在的境遇很不好。土耳其战场上的两年激战,给他的身体里留下了太多的隐患。西伯利亚恶劣的气候更激化了这些痛苦。并且柳德米拉肥胖高大的身躯也给他带来了巨大的负担,当然这些都比不上即将到来的战争给他带来的麻烦。

赤塔占据一半居民数量的蒙古人和土著人,根本不听从他的号召。这些天带着马匹和刀枪来到赤塔城的蒙古人都不足三百人。

所以柳德米拉对于战争完全是悲观失望的情绪:

“现在给你寄去全部的积蓄,今后不知道会遇到什么样的灾难,直到一切结束为止。愿上帝保佑,我们还有团聚的日子。

我的身体不好,再也不能像年轻时候那样不放弃任何一丝机会,我很怕自己面对机会的时候会心力不足,让遭遇的一切艰险和身上的创伤都变得不值得”

当地方上的蒙古人不再听从号令,当中队带着大炮逼到眼前,赤塔的命运已经被决定了。炮火和鲜血洗礼了整个城市,反抗声伴随着惨叫声逐渐逝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