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84(2/2)
这趟浑水,是勋是再也不想淌了,他只想赶紧逃离这漩涡的中心,赶紧逃回兖州去。他喵的我管你徐州最后属谁呢,反正老子能做的都已经做了,以后的发展就全得瞧老天爷的心情了我说老天爷啊。你还真是会耍人哪,我敢打赌。原本历史上的徐州局势,就绝没有这么复杂
或许。也不说定其实就挺复杂的,只是若非身处局中,就难以窥其全豹而已
可是那又如何现在搞得这么乱,想在如此乱局中杀出一条道路来,那是陈登、荀谌,甚至荀彧才有能力干的事情啊,老子又算啥了老子的志向不过是当个文学侍从之士,或者当个二千石的地方官,而且要是没有穿越者对历史发展的预见。就我的能力,恐怕连这两个小小的目标都很难达成哪。我又有啥资格跟那些知名谋士在一块儿斗心眼儿了
赶紧闪人,才是正道
于是他急匆匆地出了郯县城,返回是家庄院,一进门就跑去跟是仪辞行。是仪吃了一惊:“贤侄何必如此心急”是勋说我公事也办完了,婚也结了,当然要赶紧返回兖州去。是仪凑近一些,压低声音问他:“陶使君的伤情如何州内有何不稳的迹象吗”
是勋知道瞒不过是仪,可是也不方便把前后因果合盘托出。只好含糊地回答:“陶使君无恙,但已垂垂老矣,欲辞其职,表陶孟章为徐州刺史。新旧交替。其间难免波折,故此勋须尽速赶回兖州去,与我主商议对策。”
是仪拦不住他。只好说就算再急也不急于这一时三刻,你且先下去跟媳妇儿相见。收拾东西,明后天再走也不迟啊。是勋告辞出来。一进自己所居的旁院,就又见到那些婢女腰佩刀剑,在各处或侍立,或巡视。他心说曹豹这是给我送了些什么人来啊我还以为送的妾侍呢,结果送来了一队娘子军
他喵的这趟跑徐州来,让人头疼的事情还真是多
曹淼听到禀报,赶紧出屋来迎。是勋瞧着自家媳妇儿,心情这才逐渐地平复了下来。啊呀,老子以后也是有家室的人了,在这个世上,不再是孤零零一个了终究是家父子其实跟自己没多大关系。虽说媳妇儿不算很漂亮,瞧着也还顺眼。是勋啊是勋,你以后就别再想东想西的了,抱着一妻一妾在兖州老老实实当公务员,过太平日子多好。当初干嘛要投了曹操不就是想着踏实度日吗要不然身为穿越者,还不得妄想着自家扬旗,改变历史,去厮杀出一块地盘来吗你真是给穿越者丢脸啊,不过算了,终究你不是什么会搞发明的理科高才,也不是啥刑警、特种兵,你只是一枚没用的文科生罢了。
当下吩咐曹淼,赶紧收拾东西,咱们明天就启程回兖州去。曹淼听了就是一愣,说客人们送的礼都还没能清点完毕,干嘛这么着急啊是勋说把什么金玉、绢帛、铜钱都打包,其余杂物留给我大伯父就得,咱们赶紧收拾,赶紧走,这徐州,为夫我是一刻都不想多呆下去了
当日黄昏,突然奴仆来报,说陈登求见。是勋这时候谁都不想见,除了逃跑也啥都不想做,但终究人是社会性的动物,他不可能真的把眼睛一蒙,把耳朵一捂,就当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尤其是陈登,他也正琢磨着临走前是不是应该见上一面,再关照几句话哪所以得报是急忙出屋相迎。
陈登进来,宾主坐定,开口就说:“今日宏辅拜见陶使君,所言所见,请备悉为某道来。”是勋心说你不问我都肯定要说的,当下毫无隐瞒地就把前因后果全都叙述给陈登听嗯,也有隐瞒,对于甘氏在场之事,他就顺理成章地给忽略了过去。
陈登一边捋着胡子,一边安然静听,完了对是勋说:“其实刺客的弩矢偏中车轼,陶使君只是擦破了一点皮而已。他适才召聚群臣,言去意已定,表陶孟章为继之事,断难再改至于徐州将来何去何从”
他突然凑近是勋,一字一顿地说道:“愚兄有一不情之请,还请宏辅前往邺城一行,如何”未完待续。。
第二十三章、元龙之谋
是勋最大的弱点就是无远志,只想着傍个老大去吃安生饭。想想也是,人的志向都是逐渐培养起来的,没有谁一生下来就立志成就丰功伟业,而是勋从两千年后被穿越到这么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年代来,好好活下去就是他唯一的念想。况且,从穷坳里饭都吃不饱的小崽子,机缘巧合加李代桃僵,如今混进士人群中,还得仕州郡,际遇有如天渊之别,他不是一个贪心的人,不禁觉得人生如此,于愿以足,夫复何求呢
他此前的种种冒险,都有很大程度是因形势所迫,其实个人的被动应招为多,主动出招很少。所以此番陷入徐州的漩涡,搞得他手足无措,本能地就想逃避。但是他并不傻,从郯县城内返回是家庄院,再从白昼到黄昏,他在和媳妇儿一起整理行装的同时,也反复地回想短短半天内的遭遇,把很多问题想得更加透彻了。
因而当陈登突然开口劝他前往邺城去,是勋并没有露出惊讶之色,只是淡淡地反问道:“荀友若去找过你了吧”
陈登点头:“此前荀友若以为只要说服了陶使君,则徐州自然可附袁氏他想得太过简单了。今日午后,他来寻找愚兄,备言以徐州附袁之利,又说想请宏辅往冀州一行”
是勋垂着头,用手指随意地在席子上划着圆圈,缓缓地说:“徐州这一团乱麻,我找不出解决之道,因此欲返回兖州。再去求教高人难道元龙你以为,只要我去一趟冀州。则乱麻可解吗”
陈登答道:“乱世之中,徐州难以独全。必有所附,然后得存,这本是宏辅你的见解。其实,徐州之事本来便是乱麻一团,昔时你独能从中理清线索,今日之局若欲求解,也非你不可啊。”
是勋微微撇嘴:“昔日我与你论及天下英雄,元龙大才,自然不会偏信我的一面之辞。勋曾得见刘玄德。却不言以徐州附刘,故此你要荐我往兖州去。待我得见曹孟德,定下徐州附曹,元龙你便为此设策奔忙。但我终究还并没有见过袁冀州”
陈登捋须而笑:“我相信宏辅你的眼光,倘若你去过冀州以后,仍然以为袁绍非命世之才,愚兄定然再无所疑。”
是勋完全明白陈登的意思。话说这时代有些志向的士人,也分两类,一种志在天下。或者更准确点儿来说,孜孜以求的都是个人才能的施展、抱负的达成,就好比荀谌之辅袁绍、荀彧之辅曹操,其实他们都是豫州人。袁绍在冀州,曹操在兖州,暂时跟他们的家乡一点儿关系都没有。第二种就是陈登这样的。有着浓厚的“地方保护主义”色彩,他不在乎谁来掌管徐州扬州人陶谦也好、幽州人刘备也好。或者是并州人吕布、豫州人曹操只要能保乡梓平安,就肯为他效命。
所以是勋一心想把徐州献给曹操。但是陈登却未必肯一棵树上吊死,他会考虑更多种可能性,会更多地为徐州而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