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92(2/2)
“我只是在验证你说的那些理论,想要弄明白阴阳之气到底是什么,有什么特点。我发现你对阴阳之气的狭义定义都太笼统了,如果阴阳之气始终是一个集合,那对我们的研究是非常不利的。”
“还可以细分属性嘛。”
“属性这个在我看过的典籍里似乎没有,莫非又是你自己发现的”
“可以这么说吧,属性也可以理解为不同形式波动的阴阳之气,如果从我们的主观感受分类,可以用阴阳七情来大致的分一下属性,如果从自然界的客观存在来分可以按照阴阳五行来分。”
“等等,按照你这个分法首先数量就不一样吧”
“袁老,这只是一个思路,这些属性并非全部,估计还能继续细分下去,或许每一个术法对应的都是一种不尽相同的阴阳气息,别的不说,易有六十四,代表着世界的六十四个形态,难道不能认为基本的气息属性也有六十四个么”
“不对,不对,你少忽悠我,你肯定不是胡乱分的,按照阴阳七情可以分成九种”
“不,是十六种才对,阴属性的八种,阳属性的八种。”
“不是七情么”
“颠、怒、哀、忧、惧、恨、欲七类阴属性,加上一个纯阴,静、定、喜、慧、清、福、健七类阳属性,加一个纯阳,这是我能够分辨出来直接影响人类情绪的十六种阴阳气息的属性。”
袁院士嘴里嘀咕着将这些默记下来,随后有兴趣十足的追问道:“那么阴阳五行就是七种了”
“阴阳五行是九种才对,太阳、太阴、少阳、少阴。加上金木水火土。”
袁院士眼睛一亮:“你这两种分法如果我没看错的话都存在纯阴也就是太阴和纯阳属性是吧”
方石赞叹的看了袁院士一眼:“袁老慧眼无差。您说得没错。研究阴阳气息的最佳切入点正是纯阴和纯阳属性,我这次寻找的三个备选点共同的特点就是地脉的属性单一,所以形成的阵局气息也更纯净。”
“你说得对,这的确是最好的研究对象,不过按照你的说法,纯阴和纯阳属性本应该是最基本的阴阳气息,可听你刚才的意思,似乎这种纯粹的地脉并不好寻找”
“事实上。完全纯净的纯阳纯阴并不存在,所有的气息都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从而改变属性,我刚才没有说的是纯阴纯阳气息的波动是最简单的。”
袁院士恍然点头:“其实除了理论上的难点之外,还有个很现实的问题,那就是如何检测阴阳气息的存在,你们术士自然能够用元神的反射来认知阴阳气息,但是用仪器不能认知阴阳气息的话,所有的研究都会很困难。”
“这个我暂时也没办法,现在我只能建议你们先研究由阴阳气息引发的物能量共鸣,先将这种共鸣研究透了。再利用能量共鸣来找出阴阳气息的踪迹。”
袁院士想了想道:“事实上我们在鹏城的研究也不是完全没有进展,至少我们发现了参与共鸣的能量包括磁力、引力、电磁波、声、光等等。我们已经设计了一些实验仪器,只是我们还缺少一个能给阴阳气息定量定性的人。”
方石一怔,随即笑了起来:“您绕来绕去的就是为了这个”
袁院士笑着点头:“方师傅,你觉得还有比你更合适的人选么”
方石想了想道:“这也不是不可以,不过您也知道我这边事情不少,所以我只能说尽量的抽时间来帮您。”
袁院士点了点头,有些感慨的说道:“这就行了,我到了青城山之后也了解了一下,能够做到刚才你所说的那一切的术士,在华夏绝无仅有,也就是说,我们现在进行的一切都是围绕着你进行的,这点我还是能看明白的。”
方石莫名的笑了笑,他其实也不希望这场剧变完全系于自己一身,可这就是事实,在出现第二个炼炁还神的术士之前,没人能替方石分担。甚至就算出现了一批炼炁还神的术士,想要进入第二阶段也还是遥不可及的事情,而且,进入炼炁还神阶段之后就能够直接观察到阴阳气息也只是方石的推测罢了。
“在鹏城的研究成果就只有这些”
袁院士知道方石不愿意多谈这些,也就顺着方石的话转开了话题:“只有这些,其实现代科学也并非人们想像的那么强大,我们依赖于现成的理论,完全是在旧有的理论上进行拓展,如果脱离了旧有的理论体系,就会显得十分困难。另外就是我们非常的依赖工具,如果没有合适的工具仪器,我们能做的事情很少。所以前期的研究主要会集中在这两个方面,一个是建立一种理论体系或者猜想,另一个则是设计出合适的工具。跟你们术士不同,你们只要有自己就行了。”
“您说得很有趣,我记得有种说法说术士是内求型的,而现代科学是外求型的,所以修炼才是王道,科学是死胡同。”
袁院士大笑:“哈哈既然如此,我们现在不就得改弦更张,不,改邪归正改行去研究修炼了么其实这话也未必没有道理,只是想得太远了,一个地球供养不起我们时,我们会向地球之外寻求生路,如果一个太阳系供养不起我们,我们就会走出太阳系,从这方面来说,灭亡的威胁就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外求型未必就错了。如果反过来,大家满足于内求型的进化,最后可能永远都不会走出地球。”
方石一怔,随即摇了摇头道:“除了生存之外,人类还有一个最大的动力您忘记了。”
“什么”
“求知”未完待续。。
第六百九十七章仪器
袁院士的研究院要盖好好早得很,方石的阵局自然也不会现在就摆上,至于让青溪去弄设计图,甚至还让夏雨欣将节点位置勘定,其实是为了在开工前取得数据,以便在周围的建筑完成之后进行对照。
如今这处叫做青冈坝的地方已经完全变了个样,虽然方石要求他们尽量不要动周围的山体和植被,但是既然要施工,那么就不可能不动,施工场地要占地,堆放材料也要占地,工程部队居住也要占地,所以不破坏山体植被什么的,只能是奢望,最后只是破坏的严重还是轻微的区别罢了。
因为施工的关系,工程部队倒是先将道路给修出来了,这道路正好连接着留仙洞的盘山路,方石现在要过去很简单,骑自行车只需要十来分钟,如果开车则是眨眼就到,不过方石只去看了一次就没兴趣了,事实上袁院士这个未来的主人都不愿意去管施工的破事,他现在正在研究刚刚送来的仪器。
袁院士从云和道人那里租来了一个留仙洞的院子,将仪器暂时放在这里,今天他特意找了方石过来,想让方石看看这些仪器,给提提意见。
跟随这些仪器一起的,还有袁院士自己的研究团队,方石这才知道,袁院士原来在京城大学还有自己的实验室,看到一众老老少少都管袁院士叫老师,方石也是有些羡慕的,这就叫桃李满天下啊。
袁院士的徒子徒孙太多,方石也不可能一一认识,只关注了一老一少两个。一个叫洪涛。年纪有四十出头。正是出成绩的年纪,不过这人一直没有离开过老师,是袁院士最能干的助手,现在也在京城大学任教。
另一个年轻人叫苏为民,三十出头,刚刚博士后出来,也选择了追随老师,这两个都是相当有能力的人。不单在学术上有本事,组织和领导团队的能力也很强,这一点上,袁院士毫不讳言的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洪涛很稳重,是一个实干家,为人诚挚稳重,虽然他对玄门术士根本就不了解,但是他绝不会轻易否认和排斥这些相当玄幻的学说,而是在很认真的进行了解调查。苏为民则朝气蓬勃,他很喜欢表达自己的情绪。为人很开朗,特别能接受新事物。知道这次老师的课题竟然是要用现代科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