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41(2/2)
钱谦益立刻明白了,陈燮的意思很明确,愿意拿出辽东和南洋的两税,作为钱某人进入陛下法眼的进身之阶。“将来面君,怎么解释呢”钱谦益的脑子在这一刻意外的灵活,立刻想到了问题的关键。
“这个简单,就说你来见在下,陈说厉害,并晓以大义,反复拉锯之后,说服了陈某。”陈燮笑眯眯的给他这个理由后,钱谦益站起身来,长揖及地,口称:“自此以思华马首是瞻。”这时候说这个,就应景了。实实在在的利益结盟,没那么多不确定的东西。陈燮拿出利益来,自然是你要求回报的。钱谦益很明确的表示,该怎么回报。
说完这个,钱谦益拿出一份稿子,递给陈燮道:“这是在下准备给明报投的稿子,请思华过目,有不合时宜之处,回去再改。”陈燮打开一看,居然是奔着义务教育去的,立刻仔细的看了起来,这货的文字很棒,吹捧陈燮的套路和手法也比较老套,但是很能忽悠人。没说在点子上,只是以教化万民为切入点,大谈重要性。这个跟陈燮的思路南辕北辙了,但是陈燮没打算去改,因为这东西就需要一张皮而已。有教化万民这张皮,还是江南名望很高的钱谦益来说这话,那就足够了。这货,真的能代表江南士绅集团发言来着。加上利益关系,一点问题都没有,够用了。
“很好,如果能再加一条,即能教化百姓,又能为其增加谋衣食之能力,如此可收安民之效,可谓两全其美。”陈燮就补充了一点,钱谦益抚掌笑道:“好,思华洞见万里,益不及也。”这话就比较无耻了,裸的拍马屁。未完待续。。
第六百七十七章权利需要制衡
第六百七十七章权利需要制衡
钱谦益很不客气的把自己摆在了盟友的位子上,称呼语气可谓变化莫测。陈燮可不是张溥,钱谦益也不是周延儒,两人之间的关系,不会因为称呼而发生变化,面子上而已。
心情愉快的钱谦益走了,朱由检时期他毫无出头的机会,现在给他等到了。朱慈烺继位之后,朝野有不少呼声,要求他重新出山。可惜,朱慈烺根本就在装着看不到,说到底还是看不上他,或者说没有人能说服朱慈烺。
京师里恩科开始了,二千适龄举子汇聚,开启了一种全新的考试模式。前后一个月的时间,二百新科进士同进士诞生了,与往年不同的是,今科的庶吉士考试,居然完全不考八股,单单考算学和格物学。这是朱慈烺坚持的事情,内阁反对强烈,朱慈烺意外的强硬,御前会议上拍案曰:宁可今年不要庶吉士,也不要一群到了地方任上抓瞎的翰林。
小皇帝初露峥嵘,内阁被迫让步。最终选出庶吉士十六人,原因是题目太难,只有这么十六人达到了六十分。官员要不要懂格物和算学的事情,在京师引起了轩然大波。士林议论纷纷的焦点就是陈燮,说这家伙带坏了皇帝,丢弃了老祖宗的好东西。
骂皇帝,骂陈贼,奏折雪片一般的飞进宫内的景象没有出现,新的舆论手段出现了。报纸上发稿子开喷,才是这些年流行的招数,效果比上奏折好多了。有人骂皇帝年幼无知。陈燮蒙蔽圣听,就有人站出来喷回去。反方的观点比较单一,就是点名道姓的说陈燮祸乱朝纲,皇帝是个听信贼人的昏君。这是一贯的手法,搬出所谓的大义,然后各种文字堆砌。正方的反击就详实多了,用事实说话。从朱元璋那会算起,大谈官员通才的重要性。举了无数的例子。证明大明在二百年来,因为官员的学识单一,给国家造成的各种危害。
不管怎么吵,朱慈烺不为所动。再次下旨以邸报的形式发出,要求吏部安排新科进士和庶吉士到地方实习半年,根据实习成绩来决定今后的安排。这个实习成绩怎么来呢实习所在地的官员评语。这一下又炸了窝了,再起引起新一轮的争吵。
这一次的焦点话题,引起了内阁和在京官员的全体反对,不是反对实习,而是反对朱慈烺在没有事先征求内阁意见的前提下,就发布了这一诏令。内阁、六部、六科,意外的团结。奏折如雪片一般进宫,要求朱慈烺收回诏令,需经御前会议达成一致。才能认可。
朱慈烺继续强硬,御前会议上扬言自己没有做错,之后拂袖而去。次日,甚至连御前会议都不参加了,这一下京师的官员都毛了,更多的奏章砸了过来。朱慈烺的任性直接影响到对新科进士的任用问题。甚至连吏部的京查都受到了影响而停滞。百官就跟打了鸡血似得,非要在这个问题上讨一个说法。
远在华亭的陈燮接到这个消息之后。可谓吃惊不小。这个事情本质上是君权和臣权的一次碰撞,朱由检在位期间,这种碰撞非常的少,就君权而言,朱由检做到了接近朱元璋的地步。但是随后的历史进程,证明了朱由检在连连碰壁之后,接受了陈燮的意见,开始进行改良,缓和了君臣关系,同时也让君权之间回到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
现在朱慈烺这么做,看上去有点胡闹,实际上这是你任何一个皇帝都会露出的獠牙。问题的核心是权利,就算是朱慈烺这个小皇帝,对权利的掌控欲也不可小觑。那么,有没有人教他这么做呢毫无疑问,是有的。就是通过一些手段来彰显君权的特殊性。
年轻的朱慈烺,已经开始跃跃欲试,试图掌握这个国家的一切权利。朱慈烺不像明朝的多数皇帝,一辈子都生活在深宫后院之中,他有机会出来看看这个世界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正是因为如此,他才会生出所谓实习的念头。这个字眼,还是从陈燮这里学到的。
陈燮正在想着怎么面对这个问题,不至于让朱慈烺感觉到势单力孤,又能阻止他的胡闹时,门子来报,周太监自京师快马而来,正在门口等候。陈燮听到禀报,叹息一声,让人领老周进来。今非昔比,对太监这个群体,陈燮依旧没有歧视,但不会像对待曹化淳和王承恩那么客气,司礼监既然取消了,那就绝对不能让这个畸形的产物死灰复燃。
老周这一路辛苦的够呛,却不敢有丝毫的耽搁。京师里已经开锅了,百官和士林都站在了朱慈烺的对立面。小皇帝要说不慌,那是不可能的。就算是给朱慈烺出馊主意的老周,也吓的魂不附体,不然怎么可能一路不停的往南跑,每天只休息五个小时。累的都快散架了,还是坚持进来给陈燮行大礼,跪地道:“奴婢见过国公爷,陛下有信让奴婢带来,还请国公爷尽快回复。”
陈燮接过信,仔细的看了起来,老周跪在地上,不断的用眼角的余光审视陈燮的反应。这个事情怎么说呢司礼监取消后,太监是最大的受害者。就算是太监,对权利也是有强烈最求的,这些太监只能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