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37(2/2)
陈燮还是一脸的微笑道:“大道理我就不说了,邸报上大家都看的到。我也知道大家反对的理由。但是我要强调一点,陈某人想做的事情,就一定要去做,就算是与天下人为敌,我也在所不惜。民怨可以有,但是必须要按照我说的去做。今天当着各位的面,我再说一句不好听的话,不要逼我动粗。”
众皆愕然,卢象升拍案奋起,指着陈燮怒喝:“陈思华,你难道要杀光天下的正人么”
陈燮面带微笑,淡淡的回答:“鱼肉草民,把自己的幸福生活建立在草民吃糠咽菜的痛苦之上的所谓正人,我倒是不介意杀的干干净净。卢建斗,这个答案你满意么对了,你也是做过外官的,我就想知道,在你的治下,士绅巧取豪夺百姓土地的时候,你管不管我还想知道,先帝时大旱那几年,无数百姓易子相食,你治下的士绅救了几个最后在说一句,我这辈子最后悔的事情,就是没有在剿贼的时候,多杀几个鱼肉乡民的无良士绅。”一句话,如同西伯利亚吹来的寒风,瞬间整个办事房内的温度似乎就下降到了零下。
一直在装哑巴的周延儒,瞬间把眼睛睁开了,死死的盯着陈燮看了一会才道:“思华,慎言。”陈燮拱手道:“周相,抱歉。”周延儒闭目仰面,长久不语,室内众人眼珠子都红了,都在等着他说话。这个时候,大家都不敢主动撩拨陈燮了,只有等周延儒来说话。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也不知道过了多,陈燮始终面带微笑,不紧不慢的喝茶。室内的气氛几乎凝固的时候,周延儒总算是把眼睛睁开了,看着陈燮道:“何必呢”
陈燮依旧微笑的拱手:“我答应过先帝,要让大明江山一直传承下去,有的事情就算天下人都反对,我也要去做。说句不好听的话,实际上大明一度就要毁在你们这些人手里,所以我很客观的说,你们治理不好大明。”
“陈燮,你凭什么这么说话”姜逢元怒起,脸上又气又急的责问。陈燮看都不看他,低头吹了吹茶叶,淡淡的回了一句:“因为你们有私心人都会有私心,我也一样会有。但是我跟你们不同的是,我首先想到的是大明的江山永固,其次才是个人的利益。而你们中的大多数,不会在乎大明江山是否姓朱,换个人来做皇帝,你们中的绝大多数人照样能过的很好。哪怕是给异族当奴才,也不会有人在乎这个。”
这还是陈燮第一次在公开场合,说出如此诛心之语。众人都觉得不可思议的时候,陈燮又继续道:“我知道你们不服气,但事实就是这样。正因为如此,大明江山在被流贼和建奴肆虐的时候,你们中的大多数人,没有战斗的勇气。你们知道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情。”
每一句话都是一把锐利的尖刀,一次一次的捅在大家的心头。陈燮说的这些,是不能说出来的事实。大家都知道他说的对,但是没有敢说,因为会得罪天下人。
陈燮说了,根本就不在意跟天下人为敌,实际上这个天下人是要加双引号的。
现场再次沉默,周延儒叹息一声道:“思华,不能以和为贵么”陈燮笑着拱手道:“周相,要不是以和为贵,我就不会单单在江南推行这个事情。”未完待续。。r527
第六百七十一章正面刚不动,那就迂回
第六百七十一章正面刚不动,那就迂回
内阁一帮人心里此刻除了悲哀,再无其他情绪。陈燮在把爪牙露出来的时候,没有人敢于像当年大礼之争那样,以死抗争。没有勇气了么非也,而是没有底气大义上他们就输了一筹,以为陈燮办的是教育。这种事情,你怎么去拦啊大家都知道,陈燮办教育,教的肯定不是四书五经,这不是事情还没开始么就算不是四书五经为教材,真的操作起来,在江南那个地界上,谁能说什么谁敢说什么陈老爷是会杀人的
周延儒觉得自己真的老了,完全没有站出来跟陈燮死拼的勇气。洪承畴则是听到陈燮说的“死敌”二字,立刻就怂了。这种事情说大不大,管教育的礼部尚书本来应该理直气壮的,但是脑子里闪现的是当初自己被吓尿的一幕,再也没有勇气开这个口。
杨廷麟倒是可以玩命的,卢象升也不缺勇气,问题是他们俩被陈燮说的没话应对,无颜再说什么。而且这是礼部该管的事情,他们说多了就是越权了。史可法张嘴要话说,想想又闭上了嘴,脑子里浮现的是当初饿殍千里的河南。人家说的对啊,过去的一套不行了,得改
“思华,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姜逢元不肯就范,语重心长的说了一句。这话是孔老二说的,圣人的教诲,你得听吧
陈燮听了呵呵一笑道:“姜大人,这是圣人在两千年前说的话,姑且不说是不是适合这个时代,单单就理解来说,你说的意思未必就是对的。”
这话算是激怒了姜逢元,你说别的无所谓。说我学问不精,这个不能忍。当即便冷笑拱手道:“还请指教”这一幕搞的大家都有点不敢置信,陈思华,你老老实实的摆弄自己的长处就是了,跟姜夫子比什么学问啊。经史子集,哪一样都玩死你好吧。问题是。大家在短暂的发愣之后,立刻都觉得不对了,陈燮这货别是武臣出身,书也是不少读的。难不成还真的有别的理解么这事情真的不好说啊。
但见陈燮不慌不忙的走到黑板前,拿起粉笔在上面写了起来,众人看将过来,发现陈燮写的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加了两个逗号,意思正好反了过来。话说,这是后来某些鸟人,为了美化孔老二曲解的招数。实际上孔老二搞的就是愚民政治,“不可,使知之。”就是一个笑话还有人拿有教无类来说事,孔老二杀少正卯的时候怎么不提这个。
总而言之,就是双重标准。历史这玩意就这德行,私货太多。
拍拍手。陈燮笑着看看姜逢元,淡淡道:“这么理解,我看更合适,圣人还说过有教无类,难不成姜大人还有别的解释不成”说完陈燮自己都乐了。
姜逢元脸色青白不定,其他人也都是哭笑不得。大家都知道陈燮在胡搅蛮缠,漫漫历史长河,那么多先贤,一本论语都被读烂了,也没见过人这么解释这句。为什么很简单。立场问题,一直以来文人的立场就是这个。不存在什么理解错误,孔子就是这个意思,他要的就是这种政治,不然哪来的克己复礼陈燮就是在曲解孔子的意思,问题是大家没法反驳。
明朝是个很有意思的年代,朱元璋搞八股取士,这招可谓公平。因为就那么几本书,考试内容都在里头。一次两次的科举就算了,这两百多年下来,这几本书都给考烂了。考官们也是绞尽脑汁,各种奇葩的考题都出过。断章取义真不算啥,人都玩断字取义了。还有就是朱元璋这货很不地道,孟子很多言论在他看来就是大逆不道,为了老朱家的江山万万代,朱元璋就下令搞孟子的删节本。还有就是理学的没落和心学的崛起,王阳明算是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