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帝国崛起 > 分节阅读 410

分节阅读 410(2/2)

目录

朱由检这下真的急了,怒道:“陈思华,基层的权利在士绅和小吏的手里,你说县令容易被架空。现在权利在县令的手里,你又说权利过大,你到底要说什么”

陈燮笑了笑,没有立刻说话,朱由检发现自己有点失态了,镇定了一下道:“好,你说。”

陈燮这才笑道:“其实事情不矛盾,臣以为,陛下把那些举人给忘记了。举人可以出仕,担任八品官。既然担心县令的权利过大,为何不增设县令的副手职位呢一个县只有一个县丞,臣以为可以至少设左右两个县丞,级别一样,分管一摊。形成县令抓总和管人事,县丞和其他官员管事的结构。这样一来,责任到人了。出了问题,谁也推脱不掉。具体到事情怎么做上头,那是县丞该管的,怎么做,县丞说了算。县令都不能过分的插手,只能建议。”

朱由检听着有点晕,下意识道:“等等,你说管人”陈燮点点头道:“没错,县令负责管人事,还有把握大方向。这个管人事,不是简单的考核官员的成绩,让他们出任什么职务。臣总结了一个词,叫做意识形态。什么叫意识形态,在大明,意识形态就是以忠君报国为主体,在这个基础上加强宣传和引导。这么说吧,三纲五常,就是意识形态的一种。再比如,陛下要鼓励工商,大兴格物,具体到县令那,他就要负责把陛下的心思传达给全县的每一个人。这个事情呢,必须要有专人负责,舆论这个东西太重要了,不能落在别人的手里。人,都是短视的,更多的人能看见的只是眼前的利益,要求他们有心怀天下的远见是不现实的。那么怎么办呢宣传,引导,占领舆论阵地。”

朱由检觉得自己的脑子不够用了,怎么扯出这么个东西来了。不过有一点他听明白了,就是要让县令把皇帝的意思,传达给全县的人都知道。这一条很对朱由检的心思,但是增设县丞这个事情,朱由检觉得还要跟内个商议再说。

陈燮赶紧转移话题,这事情其实很复杂,真的要去认真的说,三天三夜说不完,还是不要自己伤脑筋费口水吧,让朱由检和内阁大臣们去受罪。陈燮要办自己立刻就想办的事情。

“陛下,臣这里有个奏本,您看看再说。”陈燮摸出一份材料递过来,朱由检接过来,这一看就进去出不来了。陈燮这奏折说的啥呢他要去一趟辽东,然后奔着朝鲜去,再去一趟日本。干啥呢把这三个国家凑一块,搞一个自由经济贸易区,然后再搞一个共同防御。

这个好处在哪里呢这玩意一旦弄出来了,三国的商人可以互相乱跑,只要有各国政府签发的所谓“护照”,证明身份是合法的,就能在三个国家范围内随意的进行贸易活动。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打仗了,一旦有外敌入侵,三国共同出兵揍他。这样一来,整个大明来自后方的海上威胁就不存在了。

三国友好,但是这个友好是有前提的,得把家里的好东起来,把别人的好东西往回扒拉。凭什么啊两个字,贸易。互通有无,说的很好听,实际上日本和朝鲜能卖给大明的东西不多,都是原材料,要不就是人口。

办这个事情呢,陈燮需要一个授权,这事情属于礼部下属的鸿胪寺的业务范围,陈燮不好乱来的。因为陈燮说的很清楚,从朝鲜和日本来的原材料,制成产品之后再卖给他们,得到的利润要远远超过他们卖资源的利润。朱由检这个财迷心动了,至于其他的,都不太注意了。尤其是想到今后倭寇将成为历史名词了,朱由检就忍不住的动心。更不要说,陈燮在里头还说的很明白,没有了后顾之忧,陈燮就可以放心大胆的南下,去抢钱抢粮食抢地盘。陈燮用了个比较文明的词“生存空间”。朱由检被陈燮灌输过这个概念,大明的失地农民破产是唯一的结果,这些破产农民,搞的不好就是星火燎原,再现当年的流贼。

“这事情朕准了”朱由检很支持陈燮去别的国家去抢的行动,陈燮得到了朱由检的圣旨,代表大明与朝鲜和日本签署合约。陈燮就是要个名义,有这个东西就行了。

朱由检这边刚答应,授权之后陈燮就闪了,朱由检这边还在商议科举制度和官员制度,结果发现这货已经先跑了,招呼都没打一个就闪人,真是过分的很,还打算跟他商量事情。

陈燮这一走,朱由检就只好赤膊上阵跟内个大佬们叫板了。本来有个打手陈燮,现在指望不上了,只能自己来。跟大家说明利弊,然后一条一条的讨论,浪费了无数的口水,费时费力费精神,商议了一个多月,最后连六部、六科都卷进来了。尤其是礼部,因为涉及到官员的任命问题,这边也要较劲。

那就吵呗,朱由检已经习惯了,反正铁了心要做这个事情,不管怎么反对,就是一个利益权衡的过程嘛。而且朱由检现在也学坏了,让人在京师里也办了一份报纸,叫做京师时报,这报纸是宗室出面,打着民办报纸的旗号办起来的。但是朝廷里争吵的事情,报纸上第二天都能看见,谁泄露的朱由检呗未完待续。。

第六百二十九章未来的保证

第六百二十九章未来的保证

结果自然是规模越来越大,京师还有其他的报纸,也都搀和进来了。各路文人和官员,都往报纸投稿,发表自己的见解,各陈利弊,说什么的都有。反正就是很热闹,而且这个热闹还不是以前那种要死要活的,大家有点力气,都在之前的争吵中消耗的差不多了。

整整吵了三个月,这个事情才算是尘埃落定,最终一份朱由检发布的旨意,邸报全国,新的科举制度出台了。年龄红线,朱由检绝不让步,新的职位,新的机构,这个是吏部抢去利益。怎么说呢,吏部在这里面,争取到了一个权力,就是这个新增加的官员呢,必须得到吏部的认可,然后你才算正式的官员。这个是很麻烦的事情,但是吏部表示我们不怕麻烦。

省、府一级,也争取到了自己的利益,就是这个考核举人上任的权利。以前举人做官,有机会就能做,现在不行了,你得要经过巡抚、三司、各府主官的考核。不然你想做八品官,做梦吧你。吏部也不怂,谁来都得拿到吏部的上任文书。当然了,品的官员,不用到京师去报道,只要在家等吏部的通知就行了。这里面呢,就涉及到一个问题了,各地的主官,跟吏部的关系如何的问题。而且吏部还不能白站这位置,你得派人去各省蹲着。这个外派的职务,很快就成了抢手货了。

陈燮的行程比起以前,少了许多的颠簸之苦。到了山海关,这里就有火车了。虽然火车站看上去还有点简陋,火车看上也很丑陋,比起骑马的颠簸,真是天差地别了。大明的工匠真是太厉害了,陈燮带来的车厢,各种挂钩技术,直接山寨,毫无压力。

挂上一节车厢,火车吭哧吭哧的往沈阳去,这叫一个慢啊。但是你还别说慢,这已经很快了。什么扳道错车,什么指示灯之类的,全是上人工。铁路沿途,都有专人检查铁轨,负责扳道,还有各种事情都自己琢磨出一套规矩来,而且行之有效。所以说,人的智慧是无穷的,多数时候,没有办不成的事情,只有你想不想办的问题。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