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帝国崛起 > 分节阅读 276

分节阅读 276(2/2)

目录

第四百二十六章再提封爵

第四百二十六章再提封爵

武英殿,再次面对卢象升这个主战派的时候,主和的高起潜死了,陈新甲在外,还不知道清军已经被打败跑路。就剩下一个杨嗣昌,就算他长了一千张嘴巴,这个时候也无话可说。

卢象升看着沉默的杨嗣昌,想起陈燮的一句话:“胜利者是不受谴责的”

“各位卿,眼下的局势,下一步该如何”朱由检的心情从来就没这么好过,脸上的笑容根本就没停过。

“陛下,陈大人走之前曾言,当前之际,安内为上。张献忠、罗汝才,反复之辈,不可信之。当以重兵围困,迫使其解散人马。熊文灿只管招抚而放任其安逸休整之举,必然再起祸乱,不可不查也。”卢象升上前,手举笏板说话。

杨嗣昌的脸色瞬间变得异常难看,死死的盯着地板不说话。这番话看似在肯定他的安心为先的举动,实际上是在挖坑埋人。熊文灿是杨嗣昌举荐的,一旦招抚出了纰漏,张献忠、罗汝才等人复叛,眼下的这个局面,杨嗣昌将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很简单,皇帝可以不用他,照样有人可以用。卢象升可以用,陈燮也可以用,甚至杨廷麟都可以用。

崇祯当这个皇帝,别的本事没有,内阁的这些成员,把持的很到位。之前的内阁是杨嗣昌独大,现在这个内阁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复起之后的周延儒,最大的对手现在就是杨嗣昌。他可是一直盯着杨嗣昌的问题。但是有一点,周延儒没法开口说话,因为当初杨嗣昌主张议和,他没有说话,默许了。要算责任,他也是有一份的,甚至皇帝都有一份。

“卢卿之奏,朕准了。外廷应做出相应的布置,确保张、罗等不再反叛为要。”朱由检答应的很干脆,现在他最信任的人。大概就是陈燮了。现在不过是个开场白。还有话要说呢。

“臣代陈思华谢过陛下,臣请陛下开恩,准臣回乡守孝丁忧。臣乃不详之人,此番意在以死报国。多亏陈思华率部来援。放保全性命。如今清军即退。陛下可将军务大事,询于陈思华。臣在朝中,已无大用。祈返乡全孝义。”卢象升又来了,要回家守孝。

这一次,朱由检稍稍犹豫了一下便点头道:“卢卿,是朕对不住你。”当着百官说这句话,可见朱由检此刻的真心。卢象升这种性格的人,自然是感动的五体投地,跪地:“臣谢恩”

刘宇亮已经回家了,杨嗣昌因为路线错误也歇菜了,周延儒几乎什么都没,眼看就要就坐上了首辅的位置。这个时候,他必须有所动作,推动这个事情。

“陛下,陈思华于社稷有盖世之功,理当封侯。”周延儒站了出来,说了一句落在朱由检心坎上的话。朱由检其实很不舍得一个爵位给武将,原因有很多。主要是明朝的武将,在对外的战争中毫无建树,这让朱由检给的不甘心。但是陈燮不一样,真的不一样。

“周卿说的好啊,再不封侯,朕心里都过不去了。”话说到这个份上,自然再无人出来反对。也没法子反对,不过杨嗣昌还是抓住了一个漏洞,站出来道:“陛下,既然封侯于陈思华,其山东巡抚之位,该如何处置”

朱由检也傻了,对啊,陈燮现在是文臣啊。既然以文臣的身份封爵了,职务上也要做调整才是。问题是,朱由检没打算让陈燮离开山东啊

“陛下,陈思华于山东日浅,假以时日,不难再造一个登莱。不妨继续担任巡抚一职,留待将来再酬其功。”周延儒多聪明啊,立刻站出来说了话,给杨嗣昌堵了回去。山东,你想惦记山东别给大家找不自在。现在的山东,谁能伸手进去

“周卿说的好,如此,陈思华继续担任山东巡抚,并领山东、辽东、东江、登州、漕运四镇总督一职。加兵部侍郎衔,封爵”朱由检稍稍沉吟,犹豫了一下道:“加封。”

“陛下,臣以为现在封爵不妥,陈思华已经东进,一旦再克沈阳,陛下以何封之”杨嗣昌还有最后一个机会,所以必须把握住。文臣坐到他这个位置,不想上去是假话。但是位子就那么多,一旦陈燮封爵了,那么之前的军令状,就等于白写了。只要陈燮拿不下沈阳,就可以拿这个事情做文章。

朱由检诧异的看了一眼杨嗣昌,想起了军令状的事情,心里多少有点犹豫了。是啊,陈燮现在功劳确实很大,但是沈阳不下,军令状就是个话柄。

“杨卿思虑周祥,朕欠妥了。先这样把,拟旨。”朱由检也没去怪杨嗣昌说什么,他说的却是没错。站在陈燮的立场上,这个爵位,就算是到手了,不打下沈阳,也被人诟病一辈子。这爵位还要来有什么意思,陈燮是个傲气的人,这一点朱由检是这么认为的。

腊月二十五,山海关前。

祖大寿、吴襄,立于关前相迎,圣旨以快马加急追上了陈燮,如今的陈燮为五镇总督,山海关原则上是听候陈燮的调遣。蓟辽督师这个词,现在是过去式了。

见到陈燮,祖大寿和吴襄都很恭敬,上前要行礼,陈燮早早翻身下马,扶住两人道:“客气什么,都是自己人。我这个总督,说起来也有长伯的一份功劳在内。”

一番客气之后,祖大寿和吴襄算是松了一口气,陈燮的语气说明了一个问题,大家还是利益上的同伙。陈燮待只剩下三人之时又道:“打下沈阳是迟早的事情,现在的关键是将来谁来镇守,黄太吉一旦北狩,这关外的军务,还是需要人来操持的。”

这话说到这份上,这俩心里都明白了。陈燮将来会推荐他们留在关外,继续当土皇帝。不过嘛,眼下要紧的事情是配合陈燮作战。关宁军有十万,一半去了北直隶,祖宽和祖大乐,此刻还留在京师,下一步是继续打流寇。李重镇倒是没必要继续留下了,不过他是步卒,正在返回的途中。吴三桂的五千骑兵,倒是跟着一起回来了。

登州营骑兵和山东营的步兵,穿过山海关滚滚向东。关宁军也跟着动了起来,登州营负责清扫辽东,由关宁军接管防务,提供粮草辎重。陈燮是带了不少辎重,但是能就地解决一些,也是一个好事。这时候,要客气的话,估计祖大寿得跟陈燮着急。心里还会有想法。

除夕夜,陈燮抵达锦州,部队休整一日。过年了,常时仁那边都休战一日。并传来消息,围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