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陈家洛的幸福生活 > 分节阅读 32

分节阅读 32(2/2)

目录

还好心砚记得临来之前陈家洛的叮嘱,从袖子里摸出锭银子递过去,陪着笑脸说道,“晚生一向仰慕和大人,您就看在我千里迢迢而来的份上多担待些,来的时候带了些家乡的土特产,给和大人尝尝新鲜,您看看合不合大人的口味”

门子接过银两颠了颠,满意的点点头,“嗯,是个懂事的人;我这就帮你看看,嗬归有光的书法算什么土特产嗯归有光”,门子若有所思的看了眼心砚,“你的意思我明白了,拜帖和礼单我交给里面,你去外面等着吧”

“如此就多谢您了”,心砚陪着笑脸退了出去,外面的长凳上坐满了来拜访的大小官员,像他这样的白身可不多,找了个座位坐下,旁边一个四品补子的文官,一个三品补子的武将,俩人看了下心砚的打扮就把头扭到一边。

心砚也乐得清静,一边默默温书一边等着和珅归来,一个多时辰后,巷子口突然热闹起来,几个小厮飞奔进来,“和大人回府了”,“和大人回府了”

在场的所有官员马上站起来,恭恭敬敬的站在路边等候,不一会儿一顶华丽的轿子从巷口抬了进来,官员们纷纷行礼问好,“和大人您吉祥”,“和大人福寿安康”,“和大人给您请安了”心砚也跟着凑在人堆里一边心中暗骂一边对着轿子行礼。

和珅打开轿帘瞄了一眼径直进入府内,连搭理都没搭理他们,又过了一阵门子手拿拜帖出来,“哪位是李道台我家大人有请”

“下官就是,下官就是”,一名胸口挂着正四品云雁补子的中年官员屁颠屁颠的小跑过去,被门子领着进了府内,周围响起一片艳羡的赞叹声。

不到一盏茶的功夫,道台苦着脸出来了,看来事情没办成;接下来又是一名参将,照样是片刻后耷拉着脸出来;如是再三,在外等候的人交头接耳的议论着,也不知道和大人今天是怎么了心情好像不是很好心砚也紧张起来,万一办不成少爷吩咐的事情该怎么办

又过了一个多时辰,门子再次出来,拿着拜帖发问,“那位是甘肃来的举子严新我家大人有请”

“晚生就是”,心砚连忙过去,跟着门子进到府内,塞过去一锭银子,“多谢您老了”

到了和珅的会客厅,只见上方坐着个二十来岁、面色白净的青年官员,见到心砚大礼参拜后微微抬手,“起来吧,你就是甘肃来的举子严新找本官有何要事”

“多谢大人”,心砚起身后把自己的目的说了一遍,“还望大人多多提拔”

“我记得那个县的知县任期刚过一半”,和珅能被乾隆如此看重自然有他的不凡,心砚刚说完他就回想起那个知县的简历,“现在会试还有一个多月,谈论此事为时尚早,等考完试再说吧”

说完不等心砚答话,和珅就端起了茶碗,背后所站的仆人拉长声音,“送客”

见事情到了这一地步,心砚也不好再纠缠,行完礼跟着和府的下人到了门外;上了轿子回到客栈中,见陈家洛正在和明瑞喝茶,就哭丧着脸走过去,“少爷,今天的事我没办好”

“哦怎么了”,陈家洛问道。

心砚把去和府的经过说了一遍,陈家洛安抚道,“此事不怪你,你先喝口茶休息下,我来想想办法”,心砚退去后陈家洛看着明瑞,“我说大侄子,你不是说照你说的去做肯定没问题么怎么现在成了这个样子”

明瑞沉吟片刻,“照今天的情形看来,和大人或许在宫里遇到什么事情了”s:三江成绩惨淡啊,再求一波三江票,感谢日下部麻吕、果冻的书、燥热的风和fyxx的打赏。最近好累啊,早上六七点起来搬砖,中午骑着自行车到处看客栈,晚上回来码字。

第七十二章纪晓岚

“嗯那从哪能打听出来他遇到什么麻烦了”,陈家洛问道,这未尝不是一个机遇,如果能帮助和珅解决问题,那么心砚就有了和他拉关系的机会,以后到了地方上,和大人的招牌还是很管用的。“都不用专门去打听,这京城就藏不住秘密”,明瑞不屑的说,“明儿个中午您跟我出去各个茶馆转一圈,什么都轻轻楚楚了”“也好,就照你说的办”,陈家洛打发走明瑞和石双英后拿起心砚的文章看了起来,一边看一边拿笔在文章上涂改,给心砚解说着文章的亮点和缺陷,“你在甘肃呆了这么久,对于西北的事情多少清楚一些,这就比那些足不出户的腐儒多了一分胜算,在文字上再斟酌些这次会试的把握就更大了,明日就留在客栈写文章,我和明瑞出去看看。”“爷,您里面请”,到了茶楼门外,小二殷勤的招呼着陈家洛和明瑞,把他们迎到里面后扯着嗓子喊道,“老客两位,楼上招呼着”上了二楼,楼上的小二躬身问道,“您二位是坐外面还是雅间要什么茶本店有新到的碧螺春,您二位要不来点”他二人是为打听消息来的,自然不会去雅间,明瑞摆摆手熟门熟路的吩咐道,“就在外面好了,收拾个干净的桌子,就尝尝你家的碧螺春,在上些瓜子点心”“好勒,二位爷这边请”,小二将他们领到靠窗的位置,取下肩膀上搭着的毛巾仔仔细细的把桌子抹了一遍,“您二位请坐,茶水点心马上就来”“这座茶楼离着大内不远,常有大内的公公和朝中的小官过来喝茶,别看他们职位不高消息可是灵通,要打听消息来这再合适不过了”,瞅见旁边没人明瑞低声解释道,“现在稍微早了些,再过半个时辰这边人就该满了”果然就和明瑞说的那样,半个时辰后茶楼里的人慢慢多了起来,从服饰上看有大内的太监,也有绣着鹭鸶鹌鹑的芝麻小官,一个个故作神秘的笑声议论着最近朝中发生的事情,虽说都压低了嗓子,可是陈家洛内力早就修炼到炉火纯青的地步,竖起耳朵把这些消息听了个清清楚楚;不过郁闷的是听了好一阵都没听到关于和珅的消息。“纪学士,您来了快楼上请”,正在这时楼下又传来小二的招呼声,随着嗵嗵的脚步声木制的楼梯咯吱咯吱作响,显然上来的这位体重不轻;一个胖子走上楼来,看上去三十来岁的年纪,身穿皮衣大冬天的手上还拿着把扇子,眯着眼睛瞅了半天才找到个空桌子坐下,大约是眼睛有些近视。刚坐下邻桌的太监就打趣道,“这不是纪翰林吗您这大冬天的那把扇子是怎么回事儿啊我这刚想了个对子您要不给对对看”被称为纪翰林的胖子手摇折扇,显得自信满满,“老总管请出题”老太监手捏兰花指,用略带南方口音的官话说道,“您听好了,我这上联是小翰林,穿冬装,执夏扇,一部春秋可读否”那胖子文思敏锐,听老太监南方口音,马上就有了下联,“您听好了,我这下联是老总管,生南方,来北地,那个东西还在吗”话音刚落陈家洛没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茶楼里除了几个太监纷纷捧腹大笑,那老太监顿时面红耳赤,哼了一声落荒而逃;陈家洛问明瑞,“这人倒是有趣不知是什么人啊”“此人姓纪名昀字晓岚,直隶沧县人,父亲是大学士纪容舒,幼年就有神童之称,乾隆十二年中了乡试解元,十九年又中了进士,现在是翰林学士”,明瑞对于官场情况了解极为通透,对方的资料张口就来。“他就是纪晓岚”,陈家洛瞪大眼睛看着对面的这个胖子,再结合张国立给他留下的深刻印象,顿时有种三观崩溃的感觉。“是,此人向来诙谐,不少人都在他这张嘴皮子下吃过亏,刚才那个太监不过是自找无趣罢了”,明瑞没觉察陈家洛的异样,依旧说着纪晓岚的事迹。“哦。”,陈家洛若有所思的看着纪晓岚,好像抓住点什么又一时想不起来,于是一边听着茶馆里的八卦一边留意着纪晓岚这边,没想到马上就有了意外地收获。没多久纪晓岚的同伴也来了,俩人说起昨天宫中的事情,纪晓岚揭露了和珅烦恼的原因,原来是乾隆在收到兆惠大败的消息后异常生气,马上就要派人前去西北平叛,筹备了一段时间后户部来报今年先是河南动乱,又是西北大败,再加上乾隆南巡,眼看着到了年跟前又有一笔大的支出,暂时无力为出征的军队供应粮草,总而一句话就是没钱了,西北平叛的事儿您得再等等;乾隆当然不高兴,因为和珅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