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长生月 > 分节阅读 55

分节阅读 55(2/2)

目录

为这中桓山十二子接风洗尘的宴席在入夜还没多久的时候便摆开了。

一人一席,菜肴流水一般地端上流水一般地撤下,仿佛永无止境一般,鼓瑟笙箫,奏出婉转悠扬的曲子,身材窈窕的舞女在酒席之间穿梭着,如同花丛之中舞动的蝴蝶一般,女子身上的熏香,每个人杯盏之中浓郁的酒香,以及菜肴之上所散发出来的人间烟火的香味,混杂在一起,熏得身处这厅堂之中的人几乎全是不由自主地昏昏欲睡。

宴席进行了大半,几名女弟子早早告退了,于是剩下的人,言谈举止便开始放肆了起来。。

“没想到凡人世界中居然有这等好酒。”昆霆仰首干了一碗酒水之后,忍不住出声赞叹道,“不知道这酒可有没有什么来头,不如说来听听。”

“有什么来头我是不知,只知道这酒的酿造配方是从一位家中世代酿酒的老者那里买来的,而这酒的名字,叫做极乐。”李天师开口解释道。

酒其实不稀罕,中上而已,皇宫地窖中满满的都是这样的酒,但是在单乌提供出计划之后,顺便也给了李天师一些极乐散极乐散与酒水混和,在这些准仙人身上到底会发生些什么,实在是难以预料。

“极乐嘿,还真是名副其实。”昆霆又干了一碗,回味半晌之后,颇为满足地对李天师点了点头,一只手却有些不受控制地揽上了身旁舞女的腰,那舞女羞红着脸,顺从地靠了过去。

一切都仿佛自然而然,这整个过程之中,昆霆都没有察觉到自己举动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

其他人同样也没有,因为他们也正在做着与昆霆类似的事情。

“呵呵,就让你们见识一番这花花世界有多美妙。”李天师无声无息地退了出去,在关上门的那一刻,厅堂之中地温度瞬间又上升了不少,甚至还有丝丝缕缕地烟雾从厅堂四角地香炉之中飘散而出,空气中瞬间便充斥了一种并不浓郁,却异常勾人的香气。

正在客房之中打坐休息地黎凰突然抽了抽鼻子,睁开了眼睛,推门而出,往着上方那笙歌缭绕的所在看了过去。

“极乐散”

第78回乱之始上

摘星楼歌舞升平,可与之相对的皇宫之中,却又是另外一番景象了。

魏央站在御花园的亭子之下,只要微微抬头遥望,摘星楼就矗立在他的视线之中,避无可避。

他的身后跪着两个年轻臣子,正是他新近想要培养一下的贤德才子,本来只是君臣夜话联络一下感情,却没想到摘星楼之上舞乐之声就这样远远飘荡过来,毫无顾忌,一时间竟让三人都有些觉得气氛微妙。

那两个臣子互相对视了一眼之后,露出了视死如归的表情,同时在魏央的面前跪下,口称冒犯,却已是开始上谏了。

“且不说司天院摘星楼的建制有多少逾越之处,且不说陛下的祭天之行将会如何地劳民伤财,便说今日之事,只因一句冒犯,便将尽忠职守的陈守将及其下二百名无辜士兵一同斩首,无视天子律法,莫非陛下依然认为,这是不得不行之事”

“古有齐天子,受宠臣迷惑,修建逐鹿台,据说引动天神下凡,流连不去,而逐鹿台之上,瑶台琼室,玉杯象箸,肴膳之珍则熊蹯豹胎,酒池肉林,更以男女裸裎相逐其间,为长夜之饮,泱泱大齐,未至末世而亡,当为后人之鉴。”

“史若不可观,仍有他山之石,不知陛下可还记得十年之前的小梁国,本具一统天下之势,却因梁惠王痴迷于问道长生,终至偌大江山一夕覆灭,而梁惠王本人,也葬身火海之中。”

“诚然,陛下如今仍有分寸,供奉天师之时,尚还记得这天下黎民苍生,但是这位天师大人若当真心念苍生无心权势地位荣华富贵,又怎么会在这永安城中流连不去现如今征兆已显,只怕到时候天师大人步步进逼,陛下可就悔之晚矣。”

“陛下,且恕小臣冒犯,小臣以为,这所谓的妖星现世晦月灾年之天象,实则只是天师大人的一个借口,他先提出了这种天象,日后种种动乱之事,只要往这天象之上一推便可了事,他仍是神机妙算的天师大人,可对于陛下来说,这所谓的天机,却是一个填不满的无底洞。”

“我大魏国如今仓廪充实,政治清明,百姓更是安居乐业,有了这些根本,就算有些天灾,也不至于伤筋动骨,但是陛下却为了这虚无缥缈的天象便要行这祭天之事,小臣只怕,这才会是乱象的根源就算真有妖星,极有可能,便是那位天师大人。”

“陛下,小臣同样认为,若果这样继续下去,神灵位于君权至上,国之乱象,必将由此而生。”

两个臣子你一言我一语,最后索性一言不发直挺挺地跪在魏央的面前,梗着脖子完全是冒死上谏死亦光荣的模样。

魏央有些无奈,打也不是骂也不是,却只能摇头叹息了一声,而后起身,遥望着摘星楼,面色晦暗,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许久许久之后,眼见天际星辰欲坠,魏央方才轻轻地开口说了一句:“今夜你等的话语,我只当没有听过,从今往后,不要再提。”

“陛下”两个臣子一惊,开口便要再劝,可是魏央早已一拂袖子,大步离开,不多时,便有小太监迎了上来,扶起两位早已跪得僵硬了的臣子,恭恭敬敬地请出宫去。

次日,魏国国君发布了一条命令,将这两位臣子一南一北,发往异地镇守,而这两位臣子却也没有异议,因为伴随旨意而来的密报之上,魏央写了两句话:“国有忠臣,寡人之幸。”

“我等感知陛下知遇之恩,必然会为陛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两人在接旨之时,如此说道。

就在那两个臣子的马车在城门口分道扬镳的时候,一只鸟从永安城外的山林里扑啦啦地飞了出去。

单乌揣着手,眯着眼睛,直到那鸟消失在了天边,方才缓缓地收回视线。

那些装神弄鬼的方法,单乌在当日里学到之后,便挑了其中一些,传给了王卅一等人,那两个臣子将要前往的一南一北两个地方,正是起事的源头。

至于方才的那一封信,则是要求石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