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奇幻 > 造神系统 > 分节阅读 111

分节阅读 111(2/2)

目录

“郡守是说,书藏在墓里”冯劫大是兴奋。

姚贾点头道:“孔府房屋不多,确实很难藏书。”

“孔子冢如小山,倒真是出人意料之所。”李斯也有些心动了。

“那还说甚老夫明日开墓”冯劫高声大气。

“然则,掘孔子墓妥当么”胡毋敬颇见犹豫。

“有何不当以老夫子墓藏书便当么”冯劫脸色顿时阴沉。

“战国以来,业已有人呼孔子为学圣了。尤其齐鲁之士,更是尊孔”

姚贾正色道:“国事以法为重,老奉常无须多虑也。”

“朕意,明日先开孔子故居之墙,再开墓。”嬴政皇帝终于拍案了。

孔里之北泗水滔滔东去。河滨坐落着孔子墓地。

孔子死后渐渐获得了诸多敬意,但直至战国末世,仍然只是一个因复辟理念而几为天下主流遗忘地正常的大学者,并无任何神圣光环。就实而论,孔子墓地得以保留并得到良好维护,并非后世儒家所宣称的诸般天命神圣所致。其真实根源,在于儒家以人伦为本主张礼治,所有的礼仪中又最为看重葬礼。不惜耗时耗财耗人生命以完成葬礼。史记a孔子世家记载:“孔子葬鲁城北泗上,弟子皆服三年。三年心丧毕,相诀而去,则哭,各复尽哀,或复留。唯子赣庐于冢上,凡六年,然后去。”毋庸置疑。这是非常动人地。一个学派的人士自愿地耗时耗财耗命,全然可视作一种自由信念,与他人无涉。然则,若从当时实际想去,这种葬礼与大争之世其余学派珍惜时光生命以奋发效力于社会相比。距离很远很远。若孔子达观如庄子,节葬如墨子,看重生命功效如法家兵家与其余诸多实用学派,孔子地墓地完全可能如同许许多多的诸子大师那样无可寻觅了。

这座孔子墓地最显赫地标志。是一片各色树木汇聚的独特小树林。据说,这片树林是孔子死后各国的儒家弟子各持其国之树木前来栽种的,是故树色驳杂。林间一条大道直通墓地,道口两侧是两座古朴地石阙。因了这两座石阙,时人亦称孔墓为阙里。史记a集解之皇览对孔墓的描述是:“孔子冢去城一里。冢茔百亩,冢南北广十步,东西十三步,高一丈二尺。冢前以瓴甓为祠坛。方六尺,与地平。本无祠堂。冢茔中树以百数,皆异种,鲁人世世无能名其树者。”墓茔旁边,是孔子当年地旧居。按时人说法,叫做孔宅旧垣。种种情形可见,孔子的墓地是简朴而清幽地。至于占地百亩,在地广人稀的时代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

清晨。大队肩扛铁耒的士兵在冯劫指令下开始了墓地开掘秦始皇掘孔子墓。历史学家马非百先生之资料集秦始皇帝传辑录了诸多文献记载:论衡a实知篇,太平御览八六、六九引异苑、春秋演孔图。古今图书集成a职方典a兖州府a纪事一等

与此同时,另一大队士兵在姚贾胡毋敬指令下开始拆孔子旧垣地石壁墙。大约一个多时辰后,几道拆毁地石墙中发现了百余卷典籍。姚贾胡毋敬大体清点后,立即飞报了皇帝行营。嬴政皇帝立即驱车到了旧垣,亲自察看了起出来地藏书,思忖片刻下令道:“廷尉可会同御史将藏书登录,以为凭据。之后将石墙依旧砌起,书卷照旧藏入。”胡毋敬大是不解。嬴政皇帝却转身对薛郡郡守下令道:“自今日之后,派干员秘密守住孔里,但有可疑人等前来起书,立即缉拿。”郡守领命。胡毋敬这才恍然了。

午后时分,墓口开出了一条宽阔地坡道,士兵们已经在坡道两侧举起了火把。嬴政皇帝大步来到墓口,却被冯劫拦住了:“陛下请带剑进墓”嬴政皇帝一阵大笑:“朕乃活天子,见一死圣人,用得着带剑么进”冯劫说声老臣先行,从兵士手中接过一支火把,第一个大踏步进了墓道。嬴政与李斯姚贾胡毋敬等也随后走下了坡道。

墓道尽头是一方宽敞的黄土大厅。郡守与几名将军各持一支火把,大厅一览无余。只见中央一方棺椁平卧于三尺石台之上,棺椁之前是一尊孔子坐案观书地泥俑,泥俑左后侧是一张长大的木榻,榻上有粗布帷帐,帐中有棉被草席;泥俑右后侧是一方长案,案上一鼎一爵,案侧一只原色木酒桶;泥俑正前方是一辆轺车,车盖高五七尺,车后一座弓箭架,弓与箭俱全;土厅右角是一张琴台。靠土墙处有一竹制大书架码满了简册,各有写字地白布条贴于简册之上。

“陛下,这方土厅没有藏书之地。”冯劫显然很是失望。

姚贾走到书架前道:“周易、诗、春秋、尚书,至少这里有四部书。”

“墓室六艺俱全。陛下,地下孔夫子依然故我。”李斯打量着四周。

“如此土墓室,不像有藏书。”胡毋敬有些困惑。

“要否启开棺椁查看”冯劫不死心。

嬴政皇帝没有理睬冯劫,也一直没有说话,只在火把下巡视着大厅。神色颇见肃穆。走到书架前,嬴政皇帝指点着那些书卷道:“孔夫子增补周易韦编三绝,编修春秋耗尽心神,集采民诗多少劳碌,夫子该当拥有如此几部典籍。留给他了。”走到食案前,嬴政皇帝颇觉好奇,打开了木酒桶凑上闻闻笑道:“好香果然数百年兰陵美酒也”说罢,用食案上的细长酒勺舀出一勺一饮而尽。品咂着笑道:“真好酒也来每人一勺,其余仍留给夫子。”皇帝如此,大臣们顿见轻松,君臣笑声中李斯等大臣每人一饮,纷纷赞叹不绝。

嬴政皇帝继续转悠着。走到榻前。嬴政皇帝撩帐坐于榻上,感慨叹道:“夫子节俭,果然不虚也”走到南墙下,嬴政皇帝取下弓一拉竟大为惊奇:“孔夫子能开得如此硬弓”说罢。嬴政皇帝欣然取下一支箭搭于弓弦,拉满弓一射,一支羽箭嗖地没入了东墙黄土中。大臣将军们一片喝彩赞叹。嬴政皇帝笑道:“看来,夫子还真有些许功夫。若去从军,定是大将之才。”走到泥俑前,嬴政皇帝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