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63(1/1)
就不会小的,或许在原来的时候,要占地几百亩,我们要是一两个探洞就找古墓的准确的,我们的运气也太好了。
坐在一个石坎抽烟休息的时候,我突然有一种恍惚的感觉,仿佛千百年前就来到过这里,望着远处的山,近处的草,有一种熟悉的感觉,仿佛我就是在这里的就是在这里寻找和珅墓葬的。
和珅墓十四
或许我天生就是个盗墓的,胆大心细,,谨小慎微。就适合干这个刺激的活计,有人会问村子周边那么大的区域,既然都推平了,你们就怎么找到墓葬群的啊,那个时候,和可以在杂草从里看到破碎的砖瓦,这种砖瓦不是北方盖房长用的那种砖石,倒是和我在房山的一处墓葬里面看到的,职业的敏感就让我断定出我脚下的位置就和家坟。并且我就更找到了最直接的证据,砍到后现在还没有完全腐烂的松柏树桩,从那个树桩就可以看到这里以前是一个陵区,北方的山也有松树,但是绝对没有这么粗细的树干了。这里原来就是陵区。
休息了一会就继续打探洞继续查找地下的墓葬,我打到第三个探洞的时候,我敢断定我现在脚下绝对是一个墓葬,因为带出的泥土有那种五花土,就是类似现在新修的柏油路下面铺的二灰。就是这个道理的。我们可以根据探钎子地下带出的泥土和发出的声音就可以粗略判断地下墓室的大小。既然是家族墓,我又根据这个地下的墓室的规格和位置简单的就判断出下一个墓室的位置。探钎子打下去还真是一个墓室。后来,我们简单的判断一些这个家族墓葬要是还在的话最起码要在一百亩以上了,每个墓葬的距离在三十到五十米左右,照这样的规模地下最少埋着八十到一百个墓葬,但是墓葬的规模的大小不一,有砖石结构的,也有用青石砌成的墓室,在边缘的位置我还发现了一个就是一个棺木直接埋在地下了,可以进家族墓的,但是没有享受墓室待遇的或许是家族里面位置最卑微的,或许有可能管家之类的人物。在这个墓葬区最中间的位置是一座最大的墓葬地下绝对是一座纯石头结构的墓室,砖石的可以带上来破碎的墓砖,而石头墓室就带不上来。这里地下不可能有地下岩层,并且我用探钎子已经测出了中间最大的墓室要有五十平米左右,或许还要大,因为很多边缘的位置,还不能探测清楚。既然是最大的墓室,里面就有可能是和珅的墓葬,和珅就算是被嘉庆赐死的,但是在家族里面也是地位最高的,丰绅殷德不会这么委屈他的老爹的,也一定是家族里面最显赫最大的墓葬。
天色慢慢的不早了。我们在一个据离墓葬区不远的山坳里面扎好了帐篷,潘子一个人在这里看守,由于距离村落太近,我们不敢点火,甚至不敢发出稍大的一点声音,害怕被周围的村民发现的,这里是我们的营地,走着到和珅家族墓也就几分钟,关键这里隐蔽和避风。也不易叫村民发现的。我们准备好了,晚上天黑就去行动,白天就在山坳里面窝着,天黑在行动。我们简单的吃了一点从北京带来的食物,不敢点火只能凉着吃了,还好买了一些酱牛肉,稍稍切了,就可以咬了。下次就不来这边盗墓了,还要住荒山,吃冷饭。真没有在陕西舒服呢,下次在陕西那边多活动,蓟县这边还真不舒服
和珅墓十五
夜色漆黑,虽不到伸手不见五指那么夸张,但是夜色十几外就看不清人影。身后的群山就是朦胧的一片,风吹这杂草哗啦哗啦的响。四周就没有一点动静了。我们来到了白天下午那个发现的最大的那个坟墓的上面,我们走到时候在上面留好了记号,虽然是漆黑一片,但是我们不用开手电也清楚的找到了留下的记号哪里,对就是那个最大的墓葬哪里。既然要挖,怎么也要从最大的开始的。
整个墓葬区就是一片田野,挖起土来丝毫也不苦难,再说我们手里拿的是沈胖子从国外的门路买到的德制的可折叠的工兵锹,这个家伙虽然短小,但是挖起土来十分轻便。关键还可以蹲在那里挖土,一点不会引起过往的人的注意。我们要是蹲着远远的望去,还真像田野里面的一块石头的,刚开始挖土的时候,我不能打开手电筒的,因为光柱在远处看的很清楚的,要等到挖到半米深以后才可以用手电筒照射盗洞里面的,这样即使从远处也发现不了的。
由于这里的耕地,土壤叫渲软。比较好挖,不到十分钟就挖到地下一米左右了,挖出的土就洒在盗洞的四周了。我们是丝毫不会顾忌的,今天干完这票,明早天不亮就离开这里,或者连夜离开的,反正下次也不来了,我都有些后悔带帐篷睡袋的这些东西,还好不是很多的无用的东西。我们四个个人交替的挖土。这个最大的石头的墓室,我们测试过了大概有两米多深,如果没有意外的话,不到一个小时就可以挖到墓室的。
不断的有破碎的石块从地下的土里挖出,还有残碎的几块瓷片的,这个就是古墓的墓门的位置了,在地下可以根据这边的山势判断墓室石门的位置的。这边的古墓都是坐北朝南修建的。我们可以粗略的判断墓室石门的位置,这样就可以直接进入墓室里面,打开棺椁了。挖到两米半的时候,出现了一根巨大的墓室石门的顶部,墓室石门就在那里,这样的话,我们就可以撬开石门直接进入。但是继续挖下去的时候,出现了一个问题。我发现了一根足有现在铁轨般的铁梁子用来做横梁般支撑这个墓室的顶子,还有这个墓室的石门大概有四十厘米左右的厚度,是用一块整块的青石雕刻而成,上面还有精美的纹饰,但是挖出的面积较小,也看不出是什么物件,现在仔细回忆在加上事后查阅资料图片,墓室石门因该雕刻的是腾云的麒麟。整个墓室的石门根本就不要想用撬棍撬开,那个铁制横梁横在墓室石门和墓顶的位置,有一半镶嵌的石头里面的,简单的便于理解的描述的的是就是像订书钉子一样的钉在哪里的。除非用炸药炸,要不根本就不要想撬开的。有人会问二百多年前会用铁轨般的铁制横梁子,现在想想自己真是愚蠢的啊,中华民族三千多年前就有了青铜器,二百多年有一根大一点的铁梁子也不奇怪了。我们想要直接从墓门进入根本就不要想。在向下挖了半米,还是没有想到办法开打的。这里据村落太近,我们根本没有准备动用炸药的想法,那时候我们也没有炸药,后来在山西后,我们买到了一箱雷管,即使不用炸药,我想光凭雷管也差不多可以炸开了,这些都是我的想法。现在我们面临一个最大的难题,找到了墓室了,但是却无法打开的
和珅墓十六
既然从墓室石门无法直接进入,就要另想办法了。我们当即放弃了这个盗洞从盗洞口向南五米左右的地方继续打洞,如果没有计算错误的话,这样就可以打到墓室的墓顶只要不是大块的花岗岩凿刻而成的。我们就有办法的打开的的。
放弃了原先打到墓室石门的盗洞继续换个位置继续挖了起来,刚才活动一番,身体也打开了现在速度很快,这次选址的位置因该是墓室的墓门里面,我们盗洞稍稍开的有一点大,因为要是有大件的物书也好用绳子拉出了,这次没有陕西我们用的藤条编织的筐子,来去的路上不方便。我们简单的自己制做了一个,就是用厚一点的尼龙布在四角打上金属的环,为了拉一些大物件的时候不会扯断的。我们试了试,足可以拉上去一百斤左右的物体,只要不是那种青铜大鼎我们就可以拉上去的。尼龙布的四角一系住,就和一个布兜一样的。上面可以轻松提拉,关键还不占空间的,适合携带,很多东西都是我们在不断盗墓的过程中改良实践的,一点点完善的。
这个盗洞我们大概开了一平米左右的大小,在一般的盗洞中可以算是最大的了,坑里可以轻易的站着两个人不同方向的挖,也参加了挖土的速度,不到半个小时我们就需要用帆布兜往上面提土了,现在更本仍不出去了,速度也就慢了一点的。我预估还有最多半米就可以挖到墓室的墓顶了,到时候直接打破墓顶就进入墓室。靠在坑里抽了一颗烟休息了片刻,现在我们在坑里也不怕有人发现烟头的光亮,小心的捻了各自的烟头,装进裤兜里面,继续挖土,不到十分钟就挖到了墓顶,整个墓顶就是用大概六十里面的左右的灰色的城砖铺制而成,有点像长城上面脚下踩着的城砖但是块头要大一些,慢慢的清理泥土,清理出墓砖的边缘,这时候就要用撬棍塞入墓砖的缝隙间了,轻轻的晃动,这样就可以撬下第一块横铺在上面的扁平的方砖。
第一块墓砖被拉了上去,在手电的光亮的照射下,下面出现了一排稍小一点,但是却是竖着拍立的墓砖,这个还是同样办法,只是动作轻缓一点,稍大一点动作害怕我们自己随着塌悬的墓砖落到墓室里面,就这样清理了整整五层横竖不一的墓砖,一个漆黑的只有六十厘米左右的盗洞出现了,里面传来了那种我们熟悉的味道,霉烂的气息。借着手电的光亮,我扔下去了四个折弯后的银光棒,这个可以照亮地面周围两米左右的距离,扔下去还是看不清的。我和大刘带上了防毒面具,准备下去,我们可没有时间等待黎明的空气换一个遍,也没有携带小型的排风机,就这样直接用绳子系在腰间,直接从挖开的盗洞下到墓室里面了,整个墓室大概有四十平米左右,完全就是一个独立的客厅大小。虽然扔下去了四只银光棒,但是在漆黑的墓室里面只有萤火一般的光亮。呼吸着隔着防毒面具过滤后的空气。我们下到了墓室。这个墓室我倒是有点像我们后来在张家口看到的歼七飞机的机库,一样是半圆弧的顶子,三面是墙壁,就是多了一扇石门,机库是没有门的,这个墓室就是一个埋在地下的机库。我第一眼就看到了正中间停放的巨大棺椁。最为奇特的是这个墓室的三面墙壁上边都有壁画,中间的面墙上还有字迹,在手电的光亮中我可以清楚的看到四个字“蓬莱仙境”就是这四个字,黑色的四个字。不知道为什么有这样的四字。下面就是一副壁画了,荷花、菊花、牡丹、梅花和题诗,花卉之上绘幔帐。画面左端是梧桐、仙鹤,中间还有松树和梅花鹿的图案,最为神奇的整个壁画就像是一幅山水画般在哪里,如果不说谁也不会相信我们身在墓室里面。我拿出相机把这幅壁画拍了下来。就在闪光灯亮起的瞬间,我看到了墙角摆着一排箱子我们发财了。我心里控制不住的激动
和珅墓十七
是的,我清楚的看到了在闪光灯的爆闪下,墓室里面墙角处有一排大小不一的箱子,打着手电照射下,最大的箱子有一米见方,最小的也有四十厘米的高度,我示意大刘先不去查看墙上的壁画,现在是想打开木箱看看里面是什么东西,我们来到木箱的边上,这些都是用木头订成的箱子,有点还蒙着一层皮子,还可以看到排列有序的铜质圆形的钉子帽,可能年代不是久远,虽已经蒙上了灰尘,但还可以看到原来的样子,有红色的,还有褐色的,最多的就是那种木头天然色彩的箱子,现在想想这些都因该用海南黄花梨或者小叶檀木制作而成的箱子,要不在地下那种环境下早已经腐烂不堪了,很多还可以挪动,一点没偶有糟朽的迹象。
感谢和珅,感谢丰绅殷德,这些箱子居然没有锁,很轻易的打开了。那个最大的足有一米见方的箱子里面,很遗憾的不是珠宝,只是一些锦被和一些裘皮大衣,箱子虽然完好,但是里面的衣服丝绸都已经破烂不堪了,是啊,放了二百多年了,但是还可以看到边角原来鲜艳的颜色,和珅真他妈的有钱,居然还有金丝缝制的对襟。仔细翻看了这个箱子,这些东西或许可以拿出买一些钱,但是我们还是没有理睬它,继续挨个打开其余的箱子。第二个和第一个里面基本一样,多是一些衣服一般的物件。
“和珅不会信佛吧”我打开一个只有四十厘米左右的小箱子里面金光闪耀,全是鎏金的佛像,足足有七八个之多,还有几个叫不出名的物件,我先把它搬到一边,走的时候带走。
箱子一个个被打开,带给我们的不断的惊喜。似乎箱子越小里面的东西价值越高,白玉的杯子,鸡蛋的宝石,还有朝珠,在一个箱子里面我居然发现了一颗完整的红珊瑚。我没有见过那个玩意,也是在一些小说里面见过过。第一看到的时候,还是愣住了,那种美丽超出了你的想象,在漆黑是墓室里面,在手电的照射下,发出奇异的耀眼光芒。这十几个箱子,有七八个根本就不用整理,就可以直接搬走里面随便拿出一件都可以在潘家园买个好价格。
我刚刚知道和珅为什么这么富有了,就算没有打开棺椁,就这些陪葬书也够我们吃一辈子了。我也看到了一些俄书画作书,但是因为年代久远,我想起了在电视中听到的一句话“光板没毛,虫磕鼠咬”来了,很多书画都粘连在一起了也没法打开的,这些东西我们当然没有带走,后来才知道,这些远比那些珠宝的价格要高,可以找人裱画的,朽裱后的书画,同样值钱。
不到十分钟我们就清理出了七八个箱子,这些就直接拉上去就行,里面的东西可以直接倒到我们准备好的袋子里面,我都想在哪里扔了我们一些不需要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