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35(2/2)
司马懿的脸上顿时浮现出了浓浓的悲哀,嘿嘿苦笑着说道。
这时候董昭皱了皱眉,然后躬身问道:“丞相,那么迁都的事”
却听得司马懿嘿嘿冷笑道:“现在连渔阳都被汉军占领了,我们还有什么办法迁到幽州难道是迁到燕京蓟县吗那里的情况还不如邺城呢所以,接下来的事情。我们也不用再谈论什么迁都了,而是全力死守,嘿嘿,那些忠于曹魏王室的不是自诩忠臣烈士吗那就成全他们好了,接下来你去安排让他们为我守卫邺城。”
“诺。”董昭俯首应了一下。随即便向司马懿和高柔行礼告退。
在董昭走了之后,司马懿又对高柔说道:“事到如今,局势已经很明朗,我们几乎没有任何胜算,现在只能是尽人事而知天命了,那些所谓的曹魏忠臣其实大多都只是清流之士,没有什么真正的才华,指望他们守住邺城,简直就是不可能的事,所以,在他们之后,你还要安排我们自己人进行坚守,与此同时,尽速命令郭淮、孙礼和我三弟他们将军队撤回邺城,嘿嘿,既然刘琦想要在此决战,那本相成全了他便是,不过想要拿下邺城,不付出点代价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高柔闻言不由得心中狂震,对司马懿跪倒说道:“丞相,既然我们毫无胜算,为何不直接挟持皇帝投降这样一来的话丞相也算是有功之臣,到时候起码会封个县侯,甚至都有可能会是公爵,除此之外,丞相放弃无谓的抵抗,还可保住满城军民的性命,如此则即便天下一统,邺城百姓也会称颂丞相恩德啊。”
却不料司马懿的面色突然阴沉起来,冷哼道:“真没想到啊,你竟然在此时生出异心,不过这也难怪,刘琦实力强横,我军则必败无疑,明明知道投降之后能有一条生路,你又何必非要坚持去死高大将军,本相说的可对”
高柔见司马懿面沉似水,连忙叩头说道:“下官并非此意,还请丞相明察,下官忠于丞相之心,可昭日月。如今大敌当前,还请丞相不要对下官心存疑虑,以免让敌军有机可乘。”
可是司马懿却大声喝道:“够了,都已经这时候了,你休要再巧言令色,本相自然知你心意。”
说完之后,司马懿便命左右道:“高柔身为大将军,竟然勾结汉军,意图谋反,实在是可恶,来人,将其擒下,打入死牢,待得廷尉审理之后将其处斩。”
便由左右亲兵上前,缴下高柔的佩剑,将其擒住,押进了死牢。
高柔见状,不由大声说道:“吾乃堂堂大将军,主掌天下兵权,你有何权力拘押于我”
却听得司马懿冷冷说道:“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汝竟敢向本相劝降,令本相向汉朝投降,还不算是反贼吗本相今日杀你,依然迟了。”
之后便下令道:“押下去,褫夺其大将军之位,由侍中陈矫继任。”
在此之后,高柔便被押到了狱中,受尽了各种折磨,不出半月竟而自杀身亡。
而在这时,从四处合围的刘琦各路大军也都来到了邺城城外,如同铁桶一般将邺城给围了起来。
司马懿下令城内的将士誓死抵抗。坚决不肯投降。尤其是让曹魏的宗室、功臣冲在守城的第一线,甚至为了能够约束住他们,特意命人将他们的家眷尽皆控制起来,一旦发现他们有贰心,便将他们的家眷悉数杀掉以作惩戒。
但是这却丝毫没有阻止城内将士们的叛降举动,在战斗持续了仅仅三天之后。便有城门校尉夏侯惠、中垒校尉夏侯威、中领军夏侯和三兄弟接受了他们兄长夏侯霸的招降,准备打开城门,放汉军入城,却不料事泄,被司马懿得知消息之后,将三兄弟及麾下将士、家眷尽皆斩杀,夏侯三兄弟更是被夷三族。
司马懿的铁血政策确实是造成了恐怖肃杀的气氛,但是这却并没有将那些反对派所吓倒,反而有越来越多的将士加入了反叛的行列之中。
在平定了夏侯氏三兄弟的叛乱之后。又有许褚之子许仪、曹仁之子曹泰、郭嘉之子郭奕等人谋叛,这支队伍本来有机会逃出城外的,却不料他们却妄图先进城杀司马懿,再拥立曹叡,结果却被司马懿的麾下将士所杀。
而在这个过程中,司马懿所苦盼的援军却迟迟未能到来,其实这结局也在他的意料之中,因为事情很简单。刘琦既然选择重兵围困邺城,自然会布下伏兵以对付敌军的援兵。结果一场伏击战下来,孙礼战死,司马孚的大军却被刘全忠的匈奴兵和陆逊所率领的海军联合夹击,大败之后自刎而死,临死之前犹说这一生对不起曹操和曹丕。
而在此之后,陆逊和刘全忠大军占据了燕国。刘全忠又奉命率领匈奴大军,和庞德一起夹攻太原的郭淮,郭淮虽然英勇奋战,可是在强大的火药武器攻击和十数万大军的围困下却依然没有还手之力,结果被汉军重重围困。最后在庞德的劝说下无奈归降。
获悉了这一结果的曹魏军士更是心中绝望,他们为了能够保命,进一步展开了叛降活动,而且这一次叛降活动的级别进一步提升,竟然达到了三公这样的层次。
首先是司徒董昭,此人竟然盗取了传国玉玺,然后悄悄溜下城门,向刘琦投降,因为进献玉玺有功,竟被加封为紫金光禄大夫。司马懿在听说这个消息之后,气得吐血三升,差点晕了过去,他本来见这董昭人品不好,心中防范,可是因为这几年此人立下大功,又对自己忠诚,这才以心腹待之,却没想到此人竟然在最关键的时刻捅上自己一刀。
而之后令他更加绝望的事情发生了,新被他任命的大将军陈矫竟然悄悄下令打开内外城门,放汉军入城,待得汉军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