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重生之政道风流 > 分节阅读 48

分节阅读 48(1/2)

目录

负责人发牢骚:计委的一个司长就能管他们这些部长。

设立生产办从官方的解释来看,是为了提升企业效益,减少企业亏损,加强生产协同,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据说兼任生产办主任的副总理曾向组织部门提出,把生产办的第一第二副主任晋升为正部级以加强其权威性,但是却被组织部门无限期搁置,最后据说干脆准备直接调一个正部级的干部出任第一副主任,以加强其权威性,也可见其决心。

陆政东慢慢想着,下这么大决心加强生产办的权威性,那肯定也是有目的的,生产办真要发挥作用,那就必须要在整体经济计划的制定,资源的调配上有更大的权力,这就和计委的职能相冲突,势必要削弱计委的权力。

陆政东也逐渐品味出其中更多的东西来,计委不用解释也知道主要是计划经济的制定者,计委的权力过大严重制约着经济往市场转型,陆政东不由想着生产办的演变,没多久就变成了经贸办、经贸委,最后取代计委成为国务院第一大部门,其实加强生产办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实现“大经委,小计委”从而实现计划经济往市场经济过渡

这样一个不怎么起眼的生产办,估计很多人都不会想到会取代计委,恐怕都没怎么重视,但是看似轻描淡写的一招,实际上却是厉害的杀着,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等有的人反应过来之后,木已成舟了

真是精彩之极陆政东虽然是事后诸葛亮,但也不能不叹服这其间有些东西运乎之妙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让陆政东也很受启发,陆政东不由也翻着市生产办以前的一些资料,市生产办能做的也就是协调企业用煤、车皮之类的尽是些费力不讨好的事情,真正在企业发展上却没做什么,前任的有些想法倒也不是一无是处,但却是无所作为,看来不是不想不为,而是涉及到部门权力之争,甚至涉及到市里领导的权力结构,心有余而力不足。

陆政东心里琢磨着,既然现在坐在了这个位置上,那就要尽可能的做点事情来,为官一任,不做点造福一方的事来,还真有点对不起自己的良心。但这前提是先要摸清市里的权力结构,要好好的保全自己,不然肯定是出师未捷身先死,再琢磨琢磨市里的情况,看看生产办里的情况,既要防着杨振功,也得想想用哪一处作为工作的突破口

第3章较量拉开序幕

陆政东琢磨着如何打开局面,很快就把目光集中在生产办眼下最重要的工作上想办法从外地调煤。

这让陆政东有些疑惑,长滩市并不是缺煤的城市,市里的长滩煤厂和梅峰煤厂的规模都不小,下面各区县也有一些小型煤矿,虽然总的来说并不富裕,但也大体能满足市里的生产需求。

有了这样的疑惑,陆政东也就进行了一番了解,才发现市里的煤炭供应为何要从外地大量调进,一是市属的两家煤矿有上调任务,剩下的产量才属于市里,这其中又主要担负市火电厂和市尿素厂等重点企业和项目的供应,由于这几年来,这些企业年年追加计划用煤,两家国营煤矿能供应其他企业的产量就寥寥无几了。

没办法,市里只好向从周边组织煤炭回来,可别的地方也有任务,在煤炭供应整体紧张的情况下,从外地调煤经常也难以保证。所以市里一些企业,特别是没有列入计划供应的乡镇企业和集体企业,为此不是不经常停产停工。

能源是企业的命脉之一,若是不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集体企业和乡镇企业想要有长足发展这几乎是天方夜谭,他就是想在这方面做出成绩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要解决问题,就不能在办公室里工作一回天天清茶报纸过日子,陆政东很快就深入厂矿进行调研,真是不了解不知道,一了解吓一跳。

市里的煤炭供应存在很大问题。

最大的问题就是煤炭价格双轨制,计划内供应价格的较低,计划外的则随行就市,实行市场价,两者之间的价差不小,一些拥有用煤计划指标的企业就拼命想办法增加计划指标,然后利用这样的价差把计划内的煤炭卖往外地,从中谋取差价。

一边是市里花大力气求爹爹告奶奶从外地组织高价的计划外煤炭回来,一边却是低价往外地卖;一边是这些计划内的企业欠着煤矿不给钱,煤矿有时连发工人工资都困难,一边却是计划外的企业提着现款也难买不到价格合适的煤炭。

陆政东默默喝着茶,价格双轨制这样扭曲的价格,必然会产生很多问题,到了非要取消不可的地步,只是眼下这样的氛围,想要马上取消价格双轨制不可能,不过陆政东觉得自己在改善市里的煤炭供应上还是能有所作为的,那就是整顿市里混乱的煤炭供应秩序。

整顿肯定会涉及一些人的利益,陆政东相信若是没有政府的人员参与其中,企业也不会有这么大的胆子。但是只冲着企业去,应该也不会牵涉到市里边的什么大人物。牵涉到市里的领导那块头实在太大,还是他不能承受的

陆政东有了决定也没有立即就动,这是他到新单位的第一个动作,要首战必胜,所以又好好的权衡了一番,才召集生产办的人开会。

“我们不能只是被动的从外地调煤,也应该积极主动的从市里挖掘潜力,对如何挖掘市里的潜力大家有什么看法大家尽管畅所欲言,众人拾柴火焰高嘛”

陆政东开宗明义的讲明了会议的目的。

“想办法挖掘市里煤矿的潜力,增加煤矿的产量。”

生产办的老同志杨忻州当仁不让的第一个发言,不过这话说了也等于没说,看样子杨忻州也只是想表明一个态度而已,并没有完全说出真实想法。但陆政东依然满意的笑着予以肯定。

“还要在计划用煤上做做文章,现在市里自己产的煤主要用于供应几个大企业,面太广了。”

在酒桌上给陆政东留下了印象的明峰说道。

明峰所讲的倒是陆政东愿意听的,陆政东笑着点点头。

其他人见他一副从谏如流的样子,也都纷纷发言,发言希望能在他这个面前留下一个好印象。

“恩,大家的发言很好,我看这样,我们一方面要想办法帮助煤矿提高产量,一方面也要优化煤炭供应的计划指标,真正做到合理分配计划,我有个想法,准备成立一个调研组,到市尿素厂去核实一下他们的用煤情况”

陆政东终于也终于把自己的真实想法讲了出来,想要整顿,总要有一个充分的理由。

市尿素厂采用的是水煤气制氨工艺,是市里的用煤大户,但是也是问题最大的一家,尿素厂没在市区,而是在晋安县的一个镇上,天高皇帝远,又有自己的码头,把计划内煤炭直接通过其码头往下游的其他省市卖。

陆政东之所以选择尿素厂就是要抓个块头不大不小的,既能引起领导的重视,又好杀一儆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