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47(2/2)
张友仁倒也的确考虑到三国臣民的无奈,面对他们这些天庭上仙的赌约,合举国之力进行压注,不论成败,这些上仙都将离去,剩下的烂摊子最后还是他们这些土著最后来收场。
而且,还有异族虎视耽耽的在旁侧卧,让张友仁不敢大意。因此,他向两位对手提议约定地点,指定参战人员,来一场校场式拼杀,以决最后的气运走向。
不论如何,百姓何辜
以军士加入他们的赌约之中,已是令张友仁作出的最艰难的抉择,要再让他不顾臣民百姓,来一场血洗式的战斗,不论是他大明国之百姓受到伤害,还是大梁或大宋百姓受到损失,都是他不愿意看到的。
因此,他不得不放下身份,亲笔陈述利弊。他相信,以观音的慈悲,又专修苍生之道,以及曹国舅熟读经史的儒雅断不会为难两位信使,采纳他建议的可能至少超过九成。
就在张友仁派出两人之后,大宋与大梁国之中已经闹腾了起来。
在临战前,张友仁还派出信使,带着不明任务要见掌舵之人,令他们完全搞不明白究竟为何。
“难道他自认不敌,主动认输”
“也许是大天尊想以这种方式保住玉皇大帝之位吧。”
“那岂不是我们这一场打不起来了枉我还苦等了好些年头,正准备会会三界之主的玉皇大帝有何能奈呢,他却当起了缩头乌龟,哈哈哈哈”
“哎,本座杀过妖,斩过魔,打过普通修士,战过昆仑道人,就是不知道手中这根铁棒敲在玉皇大帝身上是何滋味,真想尝尝啊。”
一名和尚舔着嘴唇,面上有一种变态的兴奋,令送信前来的吴奈大怒。
“凭你也想与我们的大天尊相斗,真是不自量力”
“看看,这不是有人为他们的大天尊出头了吗,让本座瞧瞧小子的蛋黄褪干净没有”
“哈哈哈哈”
在这群修炼了几千年的老怪物面前,吴奈的确只能算初生之犊,可是,在张友仁手下这么久,他岂能容忍这些秃子肆意侮辱,当即升起一股战意,竟要以天仙之躯迎战面前的金身罗汉。
“住手”
一个清冷而不失威仪的声音从大殿内传了出来,观音身着白色僧衣率众而出。
她冷冷地看了一眼仅存十七罗汉中的看门罗汉,轻哼一声,仅凭目光就将他的气势压了下去,转而对吴奈道:“道友,本座原则上同意大天尊的提议。回去转告大天尊,观音感怀他半师之恩,但是,十年赌约事关三界大局,在战场上,贫僧绝对不会手下留情,万望大天尊保重。”
吴奈有些纳闷:这大天尊何时与这个清冷而慈悲的观音大士有了接触,观音还自承大天尊曾与她有半师之恩这可得回去好好问问敖钦那八卦,他长期跟随着张友仁一起,定会知晓一些内幕。
他念头电转间,看见观音与降龙正看着他,等他回话呢,不由得点头合礼道:“多谢大士。大天尊之事已了,本统领告辞。”
他转向面露不岔的看门罗汉,发出一声冷哼,身上陡然升出一股奇异的大道法则罩了过去。
第三百零八章大挪移术
这道法则之力刚刚罩上看门罗汉那硕壮之躯,他正欲恼怒准备发起攻击之时,“刷”的一声,人已在院外。
“大挪移术”
观音平静无波的脸上出现一丝异色,想不到面前这个修炼不长时间的修士,竟然能领悟出这等奇妙的大道法则。
大挪移术在战斗中并不太强大,却令人防不胜防,其神出鬼没的特性,往往会将对手弄得气急败坏,灰头土脸。
“本座要杀了你,哇啊啊”
轰
大院院门被看门罗汉撞翻,露出恼羞成怒的光头,发疯似的挥舞着铁棍击了过来。
“放肆”
观音秀眉轻蹙,冷喝声中,让看门罗汉不敢再进半步。
观音大士虽然只是菩萨阶位,不达佛陀果位,但是,她却是整个佛门中除如来之外,最令人敬畏的僧人。
她的实力极强,又怀有大慈悲心,对每一个人都一腔真诚,人缘三界少有。不成佛陀只是因为她自己的大誓愿之故,再加上对大道法则还有一些自惑,令她不愿去跨出那一步罢了。
所以,别说看门罗汉,就连降龙罗汉也不敢在她面前稍有违逆之心。
待吴奈带着一丝得色离去之后,降龙罗汉才轻声问道:“大士,姓张的真与你有半师之恩”
“姓张的”
观音冷眼看向降龙,令他心里一紧。
“大天尊得天道所佑,坐于天庭之主的位置上,就连我佛如来见到他也得尊一声大天尊。你以为他被流放于北俱芦洲就可以为所欲为。不尊天庭了”
观音语气凝重。继续说道:“在我佛没有彻底东进,成为三界正统之前,在这场事关三界的气运之争没有结果之前,他就是三界之主的大天尊,任何人、仙、妖、佛、魔都不得违背,也不可轻慢至于半师之恩,这事就不需你来操心了,哼”
降龙略有些不服气。为何观音口里姓张的,哦,是大天尊与如来口中说的不一样呢
他说道:“可是我佛”
“我佛那里,只有本座交待,你们就全力准备大战之事就成了,其它事情休得多言。”
观音挥手打断降龙的问题,令他郁闷得吐血,可又不敢当面悖逆,将一张老脸臊得通红。
过了好一会儿时间,降龙才重新打起精神问道:“大士。在三方赌斗之中,姓张。呃,大天尊明明占据弱势,如果借普通臣民之力,或许还有一线机会翻牌,为何他会选择以精英力量易地而战,难道说他真的被猪油蒙了脑子,被打落地仙界后,神智都不清了,乱了章法”
观音听到这话,不由得在心里暗叹了一口气,骂了一声“蠢货”。
她并不回答降龙尊者的问题,转头看向皇帝之外熙熙攘攘的红尘众生,在心里自问。
“如果本座面临他这境况,还会事事以臣民着想,不惜将战场移至境外,也要还百姓一个清静吗”
她想起刚入大梁之时,因为景候叛乱之时,以霹雳手段,借诸佛之怒,斩杀景候及其手下数万人,达到大梁之中兴,不由得暗自思索自己的苍生之道是否走了条岔路,想起在长安城时与张友仁共探大道时,她再次回味起众生的守护之道的精妙来。
“哎,要是能与大天尊再次共探大道,而不是站在敌对立场,那该有多好。”
在观音叹息之时,宋都同样不平静。
彧小侠将张友仁的传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