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三国之袁家我做主 > 分节阅读 310

分节阅读 310(2/2)

目录

赵云是武将出身,自打入了袁尚麾下,东征西讨没有一日闲着过。就是三年休养时,他也曾奉命领兵出大漠打击鲜卑反抗余贼并前往辽东平定匪患。

如今乍然自成一方势力,反倒是不能上阵,赵云这心里不说,手掌之上却一直憋的痒痒。

直到今日,袁尚终于发来了命赵云出征的调令。

接到调令的那一刻,赵云兴奋的差点没在原地翻个跟头,他不敢怠慢,急忙召集手下的十支雕翎箭前来商议。

将袁尚的发来的命令让众人按个传阅,赵云笑着说道:“我在关中坐卧了近两年。今天终于等来了主公发兵令了主公让我起关中之兵,南下进攻张鲁,夺取汉中,用以作为窥探西川的咽喉,诸公以为如何”

诸人之中,王雄性格暴烈,最是好战,闻言忙道:“既然是主公发令,赵都督又何必问我等。想那汉中张鲁,不过是区区五斗米教的教主而已,破之何难王雄不才,愿请精兵两万。攻打汉中为赵都督打开入蜀的咽喉。”

王雄的话说完,温恢却是笑了。

十支雕翎箭中,温恢乃是赵云最为倚重的第一智囊。

“王将军勇则勇矣,却不清世事。依在下之见,关中此际,尚不宜造次用兵。”

赵云转头问道:“曼基何出此言”

温恢对赵云道:“大都督。世人皆言,关中之地,沃野千里,国富民强,此言确实不虚,但那是从前,而不是现在,如今的关中,早已不复当年之盛况,自先帝驾崩起,关中先后遭到董卓,李傕,郭汜等人的破坏惨屠,更有大大小小十多名军阀在此混战,曹操和主公当年又在此处决一生死,关中之地屡经大乱,民生凋凌,人户十去七八,大都督在长安招兵买马两年,麾下虽然精锐,但长安的正规兵马却仅有六万余众,雍州足有六郡一国之地,养兵如此,不正是关中地广人稀的兆景吗”

赵云闻言,沉思不语,突然道:“你说这些,跟我出兵攻打汉中有什么关系”

温恢忙道:“当然大有关系雍州六郡一国,地广人稀,纠其原因之一是战乱太多,其二便是因为战事频繁,大部分的流民皆迁移往了汉中,富裕了汉中人口,使得其地颇为强盛,更兼汉中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委实不易征讨,还请大都督三思。”

王雄闻言道:“唉,温参军,你此言未免太小家子气了雍州空有沃野千里,却地广人稀,既然汉中富户,正好攻下来移民入关中屯田富户以为己用嘛主公在河北,不也是从漠北那边移了好多外族屯田吗”

温恢无奈一笑,心道你当移民是那么容易的事吗张嘴就来的主公为了移外族充实内需,不知道耗费了多少心力和年头,你这匹夫张嘴就来,说的那么容易,你当移民是遛狗呢

“将军,主要是汉中不缺兵马,地势又险恶,张鲁也非无能之辈,他身为五斗米教的教主,信奉老子的无为思想,道家的清净哲学,不以强权治兵,却能够牢牢掌控汉中这么多年,足见其能,不易敌之啊。”

赵云想了想,抬手道:“无妨,张鲁占据险要地形不假,但我长安兵马尽是精锐,别看只有六万,但经我操练之后,无不以一当十,不是本督自吹,我这六万甲士,就是面对二十万人也有一战之力,张鲁有贤名,却无统军之能,我此番伐他必胜”

温恢张了张口还想劝解,却见赵云突然冲着他笑了。

“曼基,本督知道你是好意,但此战不能不打,我赵云一则不是主公嫡系,二则不是袁氏亲戚,三则不是河北豪门,昔日不过是一降将,且投降伊始,还不服主公,与他貌合心离,如今我成了主公的外藩,坐镇长安,节制雍凉二州,那些河北世家随臣的嘴只怕早就把我赵云诽谤出泡了,此番我若是违抗主公的出兵之令,他们更是不会放过我,定会说我赵云拥兵自重,不听号令,主公就是有心保我,面对这样的压力,你让他怎么做”

“”

s:今天更万字,欧耶

第四百三十五章蠢蠢欲动第一更

赵云的话说的合情合理,入木三分,饶是温恢智计百出,在听到了这个说法之后,也不由得沉默了。

是啊,自昔日袁绍掌握冀州以来,外藩诸事皆以自家亲信嫡系为主,当年他以袁谭,袁熙,高干各领一州之事,直到袁尚即位后,袁谭反叛,袁尚打下青州之后,初时曾以张郃与田丰总览青州的文武州事,稳定民生。

然而,待青州的军政事务民生趋于稳定之后,袁尚便以出征为名将张郃和田丰召了回来,至于青州方面,却不再设立州牧总领,而是将青州的十一郡国,六十五县的郡守和县宰全部满编,在其上设州抚与州督,分别决策政务和军务,互不侵权,又在州抚和州督上设计巡检之职,巡检有权管理州抚与州督,并可直隶各部郡县首长参合抚督二人,但却不能直接涉手军政。

如此一来,一州之地的军政要务就有了四道限制,虽然在处事和行政上周章颇多,效率降低,但却大幅度加强了袁尚对地方的掌控。

三年修养发展时期,这种策略也被袁尚延伸到了并州,幽州,辽东等地。如今的袁熙和高干,也从州牧刺史平移至了州督之务,田豫在辽东也只是任郡守而已。

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连袁尚的亲戚都不能独掌一州之事,与袁尚非亲非故的赵云却被任命为雍凉大都督,总拦关中雍凉二州的所有权力。

表面上看似风光无限,实则在河北,有多少双狠辣且嫉妒的眼睛在盯着赵云的脊梁。

所以说,以赵云目前的角度来说,他不能够违抗袁尚那边发出的调令,这会给自己带来灾祸,也会给袁尚带去为难。

听了赵云的解释,温恢沉默了。其他的十支雕翎箭也没有异议,于是,出兵的事情就这样定了下来。

赵云立刻着手,准备出征的兵马,粮草调度,以及后方军备事宜。

雍州六郡一国之地,散落在各处州县的兵马大概约有两万五千左右,而归赵云直接调动的长安正规军约有六万余众,四百多年前的关中之地,秦国占据此肥沃之土能养兵近一百万。如今却不足那时的十分之一,足见温恢言关中凋零之言不虚。

此番赵云出征,不动用地方兵马,仅准备了长安的五万正规军,卓郝昭领一万兵马守护长安,以王雄为先锋,兵锋所向,直指东川汉中地。

另外,赵云还发书与金城的阎行。命他速速从凉州领兵前来支援。

就在赵云准备出兵的时候,有一个重要的人通过马云禄的门路前来找赵云。

这个人,就是蔡琰。

依旧是那样绰约的风姿,依旧是那样成熟的妩媚。依旧是那样天生的丽质,蔡琰的容貌毫不见衰,或许是养生有道的原因,年已三旬的她容貌犹如二十许人。却又比少女更多了几分熟韵,惹人心醉,让人痴迷。

赵云自然是清楚蔡琰和袁尚的关系。丢与这位有实无名的主母,赵云可不敢有丝毫的怠慢,急忙施礼相迎。

“云禄,这么晚了,怎么把蔡大家请来了耽误人家休息”赵云面露嗔怪的瞅着马云禄。

马云禄无奈的一吐舌头,笑道:“我也没办法,是人家昭姬姐姐非要来,说有要事见你,我拦也拦不住。”

赵云转头望向蔡琰,疑惑道:“蔡大家深夜来此,不知有何要事”

蔡琰在长安待了这么久,得赵云和马云禄两口子照顾,很是熟稔,一见面也不拐弯抹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