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三国之袁家我做主 > 分节阅读 175

分节阅读 175(2/2)

目录

临时驿馆之内,三位夫人听说袁尚又要转战幽州,一顿粉拳顿时迎面而来。

“你这个人,说好了咱们一起去来蜜月的,结果你自己又是草原又是辽东,你自己倒是逛的开心,却是早把我们三个扔到脑后了”

甄宓一边生着闷气,一边使劲地用手捶打着袁尚的胳膊。

袁尚一边象征式的回挡,一边无奈地解释道:“瞅瞅你这话说的,我那是逛吗我这是遭罪啊你当草原和辽东都是什么山清水秀的好地方么险恶之地啊,你当我乐意去吗”

夏侯涓则是在一旁使劲地捶打着袁尚的另一只胳膊,不满道:“不愿意去别去了你手下那么多将领,让他们领兵攻打不就得了,辽东公孙氏而已,又不是曹操,为什么非得你亲自征讨”

袁尚苦涩一笑,道:“别人也就算了,但辽东公孙那里我不去不行,我可是跟他们有一段恩怨需要算清,不然我会睡不着觉的”

吕玲绮抱着双臂站在一边,闻言奇怪地道:“辽东公孙氏,你好像跟他们连面都没有见过吧何来恩怨之说”

袁尚面色一沉,阴冷地道:“怎么没有恩怨我和我二哥就是死在公孙康手里的杀身之仇,算不算是恩怨”

“”

二百四十二章东征

袁尚的话是实话,在原本的这个世界,没有重生的他与其兄袁熙,在曹操北伐之际屡战屡败,失地陷城,最终兄弟二人的基业尽皆沦落,只得仓皇地向着辽东而去,不想却被公孙康斩杀,割下首级,派人送到了曹操营中。

当然,这些事情在前世时都是事实,但在现在的袁尚嘴里说出来,无疑于就是扯淡,至少是博得了甄宓,夏侯涓,吕玲绮的满堂嘘声。

左右也是跟她们说不明白,袁尚随即转移了话题,对着三女道:“我这次远征辽东,时间可能会有些长,不能陪伴你们,回来的时候,我会补偿你们的,不过你们这次回邺城,还得帮我好生妥善地料理一件事。”

甄宓玩闹的脸色逐渐变的严肃,她很聪明,能够看得出袁尚改变话锋的时候,眼神中流露出的尴尬和犹豫。

“夫君有什么话,尽管说来,不必遮遮掩掩地,咱们是一家人,有什么话不能直言”甄宓面带微笑,对着袁尚轻轻地说道。

“嗯说是说不太明白了,你们跟我来一下。”袁尚轻轻一笑,转过头去,带领着三女走向了房间外的花园。

四个人在驿馆的羊肠小道上慢慢地走着,少时来到一处凉亭之内,但听里头缓缓地传出了一阵优雅的琴声,如烟如雾,好似那小溪流淌于山水之间,叮咚脆耳。撩人心魄,让人闻之无限向往之。

三女的神情顿时变得迷离,皆被这美妙的抚琴之声深深地吸引,抬眼望去,却见凉亭之内,一个身着浅蓝色水服,面容淡雅薄装的女子。正一脸平淡忧郁地举手抚琴,那根根的琴弦仿佛跟她的手指合成了一体,任何的妙音都能随着她的心意而随手弹出。动人心扉,让人在不知不觉间沉溺与此。

甄宓闭着眼睛静静地聆听了一会,接着展颜一笑。轻轻地转头看向袁尚,颇有玩味之意地笑道:“怎么你所说的要我们妥善料理的事,就是她”

袁尚轻轻地点了点头,道:“夫人果然聪明伶俐然也”

夏侯涓嘟着小嘴,仔细地看了看在凉亭中的蔡琰,又转头看了看笑的有些尴尬的袁尚,嘴中满是醋意地言道:“这位姐姐长得可真美夫君你倒是了得,明着里说是去草原打蛮子,暗地里却金屋藏娇,领回了一个倾城之姿的姐姐。”

袁尚重重地一咳嗽。皱起了眉头,道:“臭丫头,胡说什么呢不知道别瞎叫,这位可不是什么姐姐,那是咱们的姨”

“姨”三女闻言。不由得尽皆愣了。

而这个时候,在凉亭中抚琴的蔡琰,似是听到了袁尚与三女的说话之声,随即起身,盈盈地走到了袁尚和三女之间,微微一俯身。道:“民女不知将军来至,待见而迟,还望将军多多恕罪。”

袁尚闻言,急忙拱手,道:“琰姨不必多礼,恕侄儿承担不起。”

三女闻言,不由得尽皆愣了。

过了好一会之后

却见吕玲绮双眉一挑,怒气冲冲地冲着袁尚道:“袁显甫,我真是看错你了,好色之徒见了美人你连辈儿你都跌了,你这样也能算个汉子混蛋”

袁尚眉头一皱,转过头道:“你知道什么呀不懂别瞎吵吵哪凉快哪待着去”

“几位夫人误会了。”蔡琰柔声着出来为着袁尚做了解释,将两人在漠北的相遇结识,以及两人父祖直系的关系好好地为三女讲解了一下。

三女闻言恍然,蔡琰说完之后,却见甄宓盈盈地冲着蔡琰屈身一礼,轻声道:“久闻蔡大家之名,德才双绝,实乃是我女辈之中的翘楚典范,甄宓今日与蔡大家见之,实乃平生之大幸,愿以长辈之礼侍之”

蔡琰闻言一愣,万没曾想到甄宓居然如此客气知礼,忙道不敢。

袁尚见状心下松了一口气,暗道比起夏侯涓和吕玲绮,还是甄宓最为懂事。

“夫人,我东征的这段时间,蔡阿姨到邺城的居住安排,就全权有劳你负责了,还望你们谨慎照料,勿使怠慢。”

甄宓微微一笑,道:“夫君尽管放心,一切交给我等便是了。”

安排好了家中的几位夫人与蔡琰的事宜,袁尚随即起兵奔着幽州奔走,并抽调各地守府兵将,不日便即刻赶到了幽州的首府北平,在那里,他与他二哥袁熙会和,此刻的袁熙已经是准备好了兵马,就等着袁尚,以便随时出征。

兄弟二人相见,自然是别有一番驱寒问暖,关怀体贴,唠过家常之后,袁熙随即请袁尚来到他的书房,静商东征的有关事宜。

“贤弟。”袁熙抬手为袁尚斟满了一盏酒,仰头一饮而尽:“此番征讨辽东,为兄认为实在不是好时机,但你既然执意为之,我却也不好说些什么,不过还是先给你提个醒,以免他日后悔不及。”

袁尚接过袁熙递过来的酒盏,仰头喝入半盏,擦了擦嘴道:“为何时机不对,还请二哥能够跟我明言。”

袁熙轻轻地咳嗽了一声,道:“如今的中原各地混战,诸侯互攻,屡征不疲,各地兵马无暇东顾,公孙度便自立为辽东侯、平州牧。他东伐高句丽,西击乌桓,南取东岛之地,开疆扩土,又招贤纳士,设馆开学,广招流民,威行海外,俨然以辽东王自居。如今多年过去,中土各州势力衰竭,唯有辽东之地发展强势,且由于辽东之地的特殊地理位置,公孙家切断了朝廷与东夷的关联,自已朝廷自居,管化东夷之众,势力之强,非同等闲,如今曹操再难,我等若是久战公孙氏,只怕会形成腹背受敌之局,还请贤弟三思而行。”

袁尚闻言点头,道:“二哥之言虽然有理,但此番征讨公孙氏之举,我们是势在必行,而且曹操已经和我达成了协议,在我攻克辽东之前,他绝不会出兵袭我之后,毕竟公孙氏若真立刘和为帝,对他曹操的政治地位极为不利且辽东之地兵马强健,又有公孙氏经营多年,一旦拿下,我河北的势力必然又会空前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