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14(2/2)
苏延年很不服气。
苏老太爷却为有这样愚蠢的儿子而头疼,以前他怎么从未发现过儿子的这些毛病以前明明不是这样的。
苏家正式站在朱有德这边却是在先帝驾崩,安乐王登基的时候,不管在这之前苏定是怎么做的,他都没叫人知道,更没有叫人抓住把柄。
可苏延年现在是想自己造反,甚至将朱有德落下来自己当家作主
苏老太爷心中嗤笑,他这是将造反当成了过家家了吗他底下就一群家丁和护卫,定国公就领着三万兵马在湖南,只要这边一起事,转眼定国公就能将钱塘给围了,蠢货,真是蠢货,他生的儿子怎么会是蠢货
苏老太爷面色复杂的看着桌上的东西,难怪他们敢动这样的心思,将苏家拉下来蚕食鲸吞,这是看准了他们苏家只有一个苏定,再无人能用
苏老太爷摩挲着桌子,脑海中闪过一个一个的苏家子弟,缺发现除了苏定兄弟,其他的苏家子弟还真的拿不出手,更别说振兴苏家了,“这是天要亡我苏家吗”
苏定还好,已经能撑起一个家了,苏乐年纪还小,现在还在读书,能抵什么用现在看着也不多出彩,倒是老二还行,一步一个脚印,倒是稳扎稳打,但也表现平平。
苏老太爷在书房里踱步,就算苏家要落下来,他也绝对不允许别的家族跃到苏家的头上作威作福,敢冲他们苏家下手,那就要付出代价,也好叫后人知道,苏家不是这么好算计的。
皇帝纵然可恶,但他们立场不同,自然相斗,他们力量悬殊,他无话可说,但底下的那些家族,平时对着他们苏家卑躬屈膝,却也敢来撸老虎须
苏老太爷眼中杀气腾腾,打算亲自叫人看看苏家的威势,就算以后苏家真的没落了,也定不是谁都可以欺负的。
苏老太爷拿定了主意,这才看向低着头站在一旁的儿子,见他脸上红肿,正想安慰他几句,然后吩咐他几件要紧的事,但见他脸上闪过不忿,苏老太爷到嘴的话就一顿,转了个弯道:“行了,这事没我们想的这么严重,我亲自上折子去与圣上求情,看看情况再说。”
苏延年张张嘴,低声嘀咕道:“皇上连山东孔家的面子都不给,又怎么会给我们苏家面子”
苏老太爷额上青筋跳动,到底没发火,只是挥手叫苏延年下去。
等苏延年下去了,苏老太爷这才颓废的叹了一声,瞬间像老了十岁般。
苏老太爷打发人去请了族老来,一群老家伙关在书房里说了大半天的话,外头层层包围,看守严密,除了里面的人,没有谁知道他们说了什么。
到第二天早上,苏老太爷就将苏定叫进书房,叹道:“圣上很得民心,就照你说的办吧,不过我们苏家也不是这么好欺负的,你的计划要改一改。”
苏老太爷不是不讨厌皇帝,也不是不想给他一个教训,但既然已经决定站在他这边,那就要做个彻底,不然两边得罪,苏家有的受,苏老太爷一向是个能屈能伸的人。
苏定从书房里出来后也忍不住感叹,姜,到底是老的辣,以前是他小看了祖父。
然后苏定就又得了一个心得,以后打人一定一棒子将人打死,不然等人发起狠来,一定反受其乱。
像苏老太爷,谁也没想到触及他的底线之后他会这样狠,竟然要叫整个江南豪族给苏家陪葬。
苏定自然没意见,皇帝更是喜闻乐见,但这道菜太大,太多,也不知道皇帝是否有这个胃口吃下,所以他得提前跟皇帝打声招呼,定国公那里得加紧速度了,不然他一旦放开手脚,说不定真的会失控。
苏定临出府城,要去其他地方巡视的时候竟然在苏家住了一个晚上,虽然可以解释为苏定是与家人告别,但更多的人是猜测苏定是与苏家的人商议了什么大事,不仅外头的人有这样的怀疑,就是同行的官员也纷纷猜测,不免将目光放在苏定身上。
周家更是通过周氏想要从苏定那里得到什么信息,只可惜,苏定从不会与周氏说外头及工作上的事,这次也一样,计算周氏旁敲侧击,苏定就是不说。
周氏也就死心了,只嘱咐苏定路上小心些。
苏定自然会小心,他不仅将全部的侍卫带上,还将自己留在府城的所有暗卫都带上了,除此之外,为了保护随行的官员,苏定还与李石借了不少人,都安排在了前站,只悄悄的跟着,只要一出事,就能回防
那些人都是通过钟先生认识的,李石接过钟先生摊子多年,自然也认识了一些人,想要找到一些有技艺的人并不难,只要出的起钱,对方就愿意出手,其中生死不论,活着的,苏定自然有重赏与工钱,死了的,苏定和李石也不会少了他们家人的抚恤,可以说比当兵赚钱多了,因此他们很乐意效劳。
在江南官场与众地主豪族的目光中,苏定一路走去只查了三户人家,一时间连柳大人也赞叹,“看来平阳侯的铁血之策有效了,这侵占赋田的现象少了不少。”
“情节也轻些。”明大人接着道。
苏定笑笑,并没有说话,在众人的目光中到了李家庄,此时,大家的目光也定在了李家庄。
、309第309章各方算计
苏远在侵占公田的时候压根就没做什么掩饰,所以证据是直接摆在那里的。
也是苏家在江南横着走的时间太长,许多事情都失去了谨慎,不过,与那些手无缚鸡之力的贫民相比,作为可以掌握他们生死之权的富家子弟又怎么会去谨慎这些事呢
与此相似的事例比比皆是。
更何况是在有人推波助澜的情况下,苏定几乎是刚到李家庄附近的村落,就有贫民带着家小拦住李石的车架状告苏远。
苏定让人接了状纸,将状告之人带回衙门,却一连三天都没拿出个章程来,这与先前苏定快速的工作效率极其不相符,而与此同时,苏定与苏家的书信往来比往常密了三层不止。
明大人与柳大人等人多次与苏定发生不愉快,苏定的脸色越发的难看,这都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事发后,苏远一直躲在家中不敢出门,但眼见着一连三天都没事,苏定也没有写信训斥他,虽然心中还有些忐忑,但还是大着胆子想,苏家毕竟是江南第一世家,这儿天高皇帝远的,苏家说话一向管用,说不定还是与以往一样屁事没有。
所以苏远的胆子又大了起来,竟然又提着鸟笼子,带着属下到街上游荡去了。
盯着苏家的几户人家就有些无语,说苏家才尽果然不是假的。
苏远的老爹回来听说儿子出去了,顿时跳起来要去将人抓回来,苏远的母亲很不在意的道:“这件事家主都没说什么,你这么急做什么这些事以前在我们家哪里算是什么事银子都不用花,只一个帖子就能搞定,我看就是你们自己吓自己。”
“妇人之见,你知道什么现在皇上卯足了劲儿要找我们的不是,远儿闯了这样大的祸,正该避避才是。”
苏母有些生气,“就算要避,也不该我们家的远儿避,大宅那边的大总管私底下并了多少田地家主不知道,难道你不知道凭什么就要拿我们家的远儿开刀不过是因为我们是庶出,柿子捡软的捏罢了,那大总管不过是我们苏家的一个奴才,谱摆得比我们的还大。”
苏父无奈,“有本事你到他跟前说去,在我这儿说有什么用总之一句话,这几天远儿哪儿都不许去,真要再闯出事情来,谁也保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