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26(2/2)
提百万并不是一个贪财、好色、滥赌的骗子,相反的,他确实是一个世家子弟。寻常骗子,再厉害,又岂能骗的书院初试的准考证
提百万的家里,极为富裕。他的父亲名为提言,是北央帝国最大的商会碧霄商会的会长,整个碧霄玄域,哪怕是荒人部落,都有他们家商会的分号,家中自然是富可敌国。
于是,叶君临就很疑惑了。
家里如此富力,可为什么提百万落魄成了这般模样。
提百万浅浅地饮了一杯酒,无奈道:“我家那老头子,为了让我考上书院,冻结了我全部的钱物,并且告诉我,要是考不进书院,就别想再从他那里拿到一个铜子。”
叶君临饮了一杯酒,轻轻地笑了。
只余下哀声叹气的提百万。
最后一科数科,如期而至。
叶君临看着卷面上,那如同天书一般的数字,连声叹息。
懂得十以内的加减法,买菜,做买卖便足够了。可又为何要学这么一些,乱七八糟,不明觉厉的函数、极限、高数什么的,简直是莫名其妙
叶君临越想越生气,最后差点掀翻桌子。
数学啊,简直是人类精神折磨
青衣教习,看着气急败坏的叶君临,微微笑了笑。这些年来,他见过的被数科,折磨的疼不欲生的考生,已经不下百人了。
最出名的那一个,好像是叫做魏业,当年数科交了白卷,这几年来却是在官场上混的风声水起,听说已经做到廷尉了。
叶君临看着洁白试卷上的那些鬼画符,心中郁闷不已。试卷上的东西,它认识他,可是他却不认识它。
一个时辰耗尽,清脆的锣鸣之上响起。叶君临的试卷上,依旧是空空如也。叶君临叹息一声,然后龙飞凤舞,在试卷上,写下了斗大的名字,黯然离去。
青衣教习走上前,看了看叶君临那洁白如雪的试卷和龙飞凤舞的名字,轻轻地笑了笑。
三天压抑的考试,把两千考生折磨的够呛。考试结束,不少考生们纷纷相邀红楼,或者纵情酒肆。
两千考生之中,叶君临相熟的没有几个:王伯当算一个,提百万算一个,北堂诗韵和柳依依只能算是半个。
考试一结束,王伯当便迫不及待地拉起了叶君临的袖子。
叶君临看着一脸热切的王伯当,暗自叹息一声:真不知道我那个怕老婆的便宜师兄,到底是有何等的魅力。
王伯当笑笑,不说话。
已是黄昏,叶君临带着王伯当来到了魏业的府邸。
管家冲着叶君临笑了笑,叶君临点头示意。
在叶君临的带领之下,王伯当顺利地进入到了魏业的府邸之中。看着那些鲜花,看着那些碧草,王伯当这样一个五大三粗的汉子,差点激动地落下泪来。
魏业正在书房中,全神贯注地研读着一本玄技。
叶君临敲门而入,魏业微微的探了探头。
王伯当看见魏业,未等叶君临介绍,便噗通一声跪了下去。
“小子王伯当,请廷尉大人收我为徒,教我穿云箭术。”王伯当不停地磕着头,像是信徒朝见耶稣一样,无比地虔诚。
魏业微微诧异,感知力从他的身上散发而出,在王伯当的身上绕转了起来。
叶君临放下心来,因为从魏业的表情中,他知道,魏业动心来。
“修为和天赋都不错。”魏业笑道:“我收下你了。”
正在猛然叩首的王伯当闻言,身形猛然一颤,继而更加猛烈地叩起首来。
“谢谢师傅,谢谢师傅。”王伯当不断地说着。
魏业挥了挥手,轻描淡写地说道:“行了,明天一早去廷尉府找我。”
王伯当听完,应了一声,然后千恩万谢的离开了。
魏业看着王伯当的背影,喃喃道:“确实是个好苗子,就是身上的戾气太重了。”
叶君临看着故作老成的魏业,不由得笑了起来。
魏业也不生气,只是轻喝了一声:“笑什么笑。”
叶君临闻言,笑得更加欢乐了。
魏业不在理会他,转身离开,离走前,撂下了一句话:“从明天开始,到七日后书院放榜,在这期间,我给你特训。”
叶君临听完,再也笑不出来了。
083雷鸣之谷
北央山脉的中央偏北的位置,有一座山谷,这里终年覆盖着雷云,云层很厚,尽皆呈现乌黑的颜色。一有风起,云层之间相互碰撞。天空之中,传来一声声巨响,继而那粗如巨树的黄雷,便如同倾泻的瀑布,瞬间而下。
随着岁月的流转,这里的山谷,已经尽皆被雷电所覆盖,无论是山石、树木,还是灵兽、灵草,尽皆充盈着雷电之力。这使得那些非雷属性的武者,根本不敢贸然接近这里。
久而久之,这里几乎成为了一片生命的禁区。只有在帝国的山川地图上,才能得知这个地方,它叫做雷鸣之谷。
人迹罕至,不代表没有人知道。比如说,魏业。
魏业对于这个山谷,极为熟悉。二十四岁的那年,他咬紧牙关,毅然进入到了这里,他在山谷之中,足足坐了一个月。
而后,只是中阶玄士的他,一举凝聚出了四个雷之玄府,继而开启了他的峥嵘岁月。
清晨的太阳,刚刚升上天空。雷鸣之谷的谷外,便出现了一个青年和一个少年。
青年面色慵懒,眼睛半眯着,像是没有睡醒一样。而少年却无比精神,他看着山谷中那到处闪烁的黄雷,有些小兴奋。
青年姓魏,名业,乃是当朝廷尉。而那少年,自然是叶君临无疑。
魏业看着那滚滚如波涛的雷海,轻轻地喟叹了一声。似是响起了许多的旧事,有些感怀。他笑了笑,手上的空间戒指上,微茫闪动。
两本橙色封面的玄技,出现在他的手上。
“你的任务,有三个:其一,凝练出雷之玄府;其二,修炼成这两本玄技;其三,彻底掌握劈山式。”
魏业的话语极为慵懒,乍听起来,显得极为不负责任。但是细细想来,却是蕴含着极为精妙的道理。
人生的道路,总是要一个人走。名师也好,益友也罢,他们只是道路上的一盏明灯,用来照亮前进道路上的黑暗。
“七日之后,我来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