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重生之大科学家 > 分节阅读 74

分节阅读 74(1/2)

目录

”孙元起点点头,扬声说道,“爱国者在心、在行,而不在一时之举我今日劝阻大家,不是让你们坐视国家危亡于不顾,而是希望你们留此有用之身,学习科学知识,更好地解救祖国于水深火热之中”

吴敬恒反唇相讥:“国家危亡,迫在眉睫民族沦陷,将为奴隶而不可得学科学,更有何用即便学成,也不过是让自己做高等奴隶,靠主子的赏赐,混碗饱饭吃与国家、民族,有何等干系”

孙元起指天而誓:“王朝之存续,我不敢多说。但是我敢向你们保证,中华在未来三十年间,虽然还会有这样、那样的困难危机,但绝不会灭亡中华民族或许会有这样、那样的劫难,但绝不会沦为奴隶如果真有那样一天,我孙某发誓,绝对会脱下长衫,拿起刀枪,冲在最前面死在最前面如违此誓,天诛地灭”

周围师生,听罢此言,不觉悚然立直身躯。

孙元起放下手臂,深情地望着学生:“既然现在国家、民族还没有到这一步,就必须有人立在农田里,为祖国耕耘收获粮食;就必须有人守在工厂里,为祖国劳动生产物品;就必须有人留在校园里,为祖国培育下一代;就必须有人呆在研究室里,为祖国积蓄潜能。只有大家都做好自己的分内事,国家才会不灭亡,才会渐渐强大

“在于我们经世大学就是,除了你们要学好自己的知识外,还要努力做好研究。学文的,自然是为了更好地保存国粹,教育国民;学医的,自然是提高国民体质,保障国民健康;而学习理工的,我则希望你们能留在研究所里,淡泊名利,不计荣辱,潜心研究。

“好了大家都各自回去,以救国救民之心,在自己的专业内努力学习,争取早日走出校门,为祖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学理工的同学,如果你们有志为国为民,愿意呆在实验室四十年的,请跟我到校长室来”

人群中不知谁嘀咕一声:“啊要在实验室呆四十年”

“你们死且不怕,何况只有四十年的学习研究呢”孙元起冷冷地环顾四周,“看来,果然如同程婴所说,死易,立孤难耳”

说罢,孙元起自朝校长室走去。

学生们在一阵骚动之后,三三两两的,有的回宿舍,有的回教室,还有三四十人跟在孙元起背后,向成蹊馆去了。片刻之后,操场上只剩下吴敬恒、孙揆均、胡汉民等数人。

胡汉民不觉心灰意冷:“稚晖兄,我们还去京城示威请愿么”

孙揆均也挠挠头道:“就我们几个人去京城,能有什么影响这里的学生,可比东京的留学生差远了”

吴敬恒皱着眉头,寻思片刻,才咬着牙说道:“那,我们姑且忍耐,今天就暂时不去城里。我倒要看看,这姓孙的到底耍什么鬼花枪哼,我就不相信,年青人身上的血难道是冷的”

一场风波,就这样消弭下去。

就在同一天,距离经世大学只有数十里的京城内,爆发了中国现代大学里的第一次学生爱国运动:京师大学堂师范、仕学两馆学生“鸣钟上堂”,发起全校大会,声讨沙俄侵略。这时候,京师大学堂学生拢共不过一百八十二人,几乎全员参加。

会上,先由大学堂助教范源濂先生陈说利害,然后是学生登台声讨沙俄侵略罪行。发言者义愤填膺、慷慨激昂,说到动情处,学生共教师同悲,泪水与鼻涕齐飞。台上台下,放声痛哭,震撼天地。

经过讨论,决定致电各省督抚和各省学堂,介绍京师大学堂举行拒俄集会经过情况,号召各学堂学生“发大志愿,结大团体,为四万万人请命”,联合起来共同抵制沙俄无理要求。会后,并起草京师大学堂师范、仕学两馆学生上管学大臣请代奏拒俄书,呈递给管学大臣张百熙,以及奉旨会办京师大学堂事宜的张之洞。

几乎所有的学校,面对学生运动,采取的措施都和孙元起一样:劝阻。京师大学堂也不例外。

在京师大学堂学生召开拒俄大会的当晚,校方就贴出告示,严禁学生举行爱国集会,声称“此事非学生分内之事”。不久,原清流派领袖,现年六十六岁的张之洞也亲自到大学堂,一边劝慰,一边告诫学生:“学堂以外之事,不可以作”

尽管如此,京师大学堂还是有部分学生退学,赴东北进行武装抗俄斗争,比较著名的有:丁开嶂创立的“抗俄铁血会”,朱锡麟组织的“东亚义勇队”,张榕发起的“关东独立自卫军”。

学生们跟着来到了校长室,孙元起的亢奋还没有消退,看着挤满大半间屋子的学生,高声说道:“你们能有这么多人跟着我来,我非常高兴不过我们即将开始的,是一个历史性的工程,浩大而持久,我们这点人是远远不够的。但是,我们是盗火的普罗米修斯。由我们盗来的火种,将在后来者的手里变成燎原之火,造福万代”

说到这里,孙元起压低声音,低沉的声音中带有一丝蛊惑的味道:“我以前,一直跟你们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其实,我只说了前半句,没告诉你们后半句。今天,我就悄悄地告诉你们后半句,你们不要说告诉别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后半句就是:科学技术也是第一毁灭力而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要打开科学技术这个潘多拉魔盒,释放出毁灭力那只魔鬼。让那只魔鬼,来对付侵略我们的帝国主义列强”

学生们闻言都是一怔。

孙元起感觉自己的阴谋得逞了,嘴角微微上扬:“如果世界上真有潘多拉魔盒的话,那么我就是少数几个知道他威力,并且知道他真实面目的人而你们,现在还没有能力知道。所以,你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好好学习。此外还有”

说着,孙元起转过身,从书架上找到刊登自己论文的各期杂志,从收录铀、钋、镭辐射射线的实验研究的那一期science,直到最近一期刊登自己一种回旋粒子加速器的构想论文的私立经世大学学报样刊,随手交给自己身旁的潘咸:“此外还有的就是,你们回去之后,把这些杂志中所有我写的论文抄下来,好好读,认真看。等你们毕业的时候,如果还有兴趣、还有热情,我再跟你们透露潘多拉魔盒的部分细节”

等学生们走后,孙元起一个人坐在长椅上,望着天花板,那种感觉,好像是历史画卷在自己的手中开始出现一个细小的波动。这个波动,最终变成宏阔的波澜。神情恍惚间,不由想起指环王中的那句经典台词:so,itbegs

本来,孙元起打算和去年一样,四月中下旬启程到美国,九月初开学时能赶回来。因为此事耽搁,竟然不能成行:被鼓动起来的学生,好比一座活火山,随时都有爆发的可能。自己这个校长,只有坐在火山口上用心疏导,希冀火山渐次平复,不致惹出祸端。

到了六月初,学校开始下一学年的招生,学生也准备期末考试,暑假近在眼前,再无心思他顾,孙元起一直悬着的心才稍稍放下。出发之前,犹自不放心,只好以游学为名,将韩蘧、陈骥德、潘咸、刘斌等几个不安分的学生带在身旁。

听说可以公费出国,这几名好动分子哪有不愿意的早就乐得找不着北了。孙元起怕他们把出去的三四个月,当做旅游度假,少不得又给他们圈定一些考察课题。

就这样,一行人于六月中旬踏上旅程。本来薇拉也准备一起走,好让念祖见见远在异国的外祖父母。众人齐声劝道:“海上颠簸,路途艰辛,便是大人也吃不消,何况还在襁褓中的孩子”薇拉闻听此言,方才打消念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