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95(2/2)
众人听到这毫不客气的逐客令,纷纷呆住,而后便目露不忿,窃窃私语起来。
赵琪见赵禹这动作,登时拉下了脸,冷呼道:“三郎,你糊涂了不成场中皆是我的至交好友,江南士林的中流砥柱,哪容得你呼来喝去快给我滚回后院去,勿再人前丢丑”
这时候,沈万三一行人已经走过了中庭,隐隐可看到正向此处走来。赵琪越发焦躁,当下便指挥仆人要将赵禹拉下去。
赵禹回首怒视几名凑上来的家仆,冷冽目光竟慑得人不敢动弹。
这时候,沈万三的笑脸从院门探进来,待见到赵禹,正要疾步走上来,赵禹却摆摆手,颇烦躁道:“你明日再来吧,我家里现下一团乱麻,没心思招待你。”
听到这话,沈万三连忙收住脚步,远远作揖,然后便退了回去。
眼见到声名卓著的江南财神都被一言逐之,众人脸色越发难堪,也不敢再留下来瞧这兄弟俩的热闹,告辞也来不及说一声,轰然而散。
眼瞅着贵客临门却被赶出,满堂宾客也纷纷离开,园中一片狼藉之相,赵琪羞恼至极,指着赵禹颤声道:“你要做什么你到底要做什么我们赵家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美名,今日被你这忤逆混账败坏的一干二净”
赵禹理也不理赵琪,径直走出园子,在门口对沈万三带来的五行旗卫兵吩咐道:“守住了门户,不要再让不相干的人出入”。
146章军国乱起不得闲
赵琪火烧屁股般,忙前忙后去张罗餐食。
赵禹则趁这间隙,将周芷若引见给父亲认识,并讲起两人结缘的因由。
周芷若的乖巧,甚得老人家欢心,尤其听到周船夫之丧,赵雍也忍不住嗟叹,安慰一番,慈祥的模样打消了周芷若心中惴惴难安的念头。
到用餐时,赵琪在餐桌上更喋喋不休向赵禹讲述自己为政治国的道理,惹得赵禹烦不胜烦,又不好当着父亲的面发作,只随口附和着。
待受到父亲呵斥,赵琪才讪讪住口,却将视线又转移到周芷若身上。
此时周芷若已换回女装,与赵府中女眷坐于一席,满座皆是陌生面孔,举止便有些拘谨。
赵琪眼下胸中尽是雄图大志,任何女色都瞧不入眼,凑在赵禹耳边低声道:“三弟,这位周姑娘是哪一家世家出身的女子现今你身份不同凡响,举动要有深意,大业未竟,可不要因一时女色所惑,耽误了征战天下的大事业”
原本赵禹当着父亲和晚辈的面,不想当众让赵琪下不来台,只是见他越来越有癫狂姿态,当下便将筷子一掷,冷声道:“大哥究竟还要不要我吃一餐安宁餐饭”
见到这幼弟动怒,赵琪再不敢多说,讪讪笑道:“吃饭,吃饭”
一餐饭吃得满腹闷气,赵禹将周芷若送回客房,便去了父亲的书房。
此时,赵雍还未觉倦意,拉着赵禹与他谈起别来种种。赵禹也事无巨细都与父亲讲了一遍,听得赵雍咂舌无比,到最后叹息道:“我膝下三子,你大哥太愚,你二哥太痴。若讲到放心,反倒是你这最年幼的儿子。你自幼便有自己的主张,这也是为何我将你两个兄长都拴在身边,唯独对你放任自流的原因。你能成就这一番事业,为父当真老怀大慰,纵至九泉之下,也有颜面去见列祖列宗,不因你挥斥方遒的身份,而是救活一地百万黎民。”
赵禹说道:“父亲切不要说这样的话,您现在老当益壮,还有大把年华坐看儿子将鞑虏赶出神州,重整河山。”
赵雍摇头道:“老了,终究是精力不济。这些年,我原本打算将府中藏书尽数辑录成册,每每静坐片刻就心慌意乱,老眼昏花。天幸你二哥痴于书道,可接过我的衣钵,做成这未尽之事。薪火相传,将汉家文明存留后世。”
赵禹劝道:“这种劳神之事,哪再用父亲亲自去做。待我肃平江南后,便征辟天下有志的读书人,一同来做这事。到时候,父亲只担个总纂之名就好。”
父子俩又寒暄片刻,赵禹见父亲精神已经有些不济,便要扶赵雍去就寝。赵雍却拉着赵禹的手,叹息道:“你大哥让你为难了,往后要多担待些。”
赵禹点头道:“血脉相连的亲兄弟,谈什么担不担待。大哥若喜慕文名,由得他去折腾就是。只是他志大才疏的脾性,我却有些担心他会生出什么虚妄念头,真个做出法理不容的事情来。”
赵雍听到赵禹绵中藏针的回答,沉默片刻后,苦笑一声说道:“儿孙自有儿孙福,我一个行将就木的老朽,还能操心什么。你既然有这样的认识,该不会纵容他闹出不可收拾的动静。夜了,去休息吧。”
赵禹待父亲睡去后,才悄悄退出门来。月朗星稀,心情却有几分沉重。父亲年事渐高,对血亲家人看得越发重,言语中对大哥多有回护之意,只盼大哥和自己都不要辜负了父亲的殷殷寄望。
第二天,赵禹刚刚起身,双眼布满血丝的赵琪便旋风般冲进房中来,手里握着一卷文稿,一边挥舞着一边兴奋道:“三弟,昨夜我夙夜未眠,倾尽毕生所学,总结出来这讨虏十策你拿去仔细咂摸妙用,破蒙元朝廷易如反掌我们是嫡亲的兄弟,我自然要殚精竭虑为你的大业考量”
对大哥突然迸发的热情,赵禹敬谢不敏,只瞧大哥对那周书生推崇备至,当可能推断出他的讨虏良策是个什么样的东西。随口应付过去,正待要出门去拜会李纯,李纯却已经携带二子登门来拜访。
数年不见,内力精湛的李纯未见老态,而他的次子李成儒则终于褪去年轻时跳脱模样,蓄起了短髭,看来沉稳许多。
赵禹忙不迭将李纯父子迎入府中,一番寒暄后,对李纯揖道:“这些年,多亏了李庄主代我照看家人”
李纯摆手笑道:“吴兴本无事,贵府本地望族,哪里用得着我来照看。反倒是我李家能在此地扎根落户,多多仰仗赵老大人的照拂。”
赵禹想起自己上次归家所遇之事,心里明白这些年若非有李纯居近照应,自家少不得还要受心怀叵测之人叨扰,尤其大哥那见风起火的虚浮性子,若闹不出乱子才真有怪了,
李纯思忖片刻,又说道:“这些年若说有什么蹊跷事,便是在约莫三年前,贵府左近突然出现几名武功高手在徘徊。初时我只当这些人只是路过,也并未在意。只是其后他们竟在左近租房而居,似要长住下去,且日夜之间都在贵府左近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