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94(2/2)
赵禹幼年时,他的大哥赵琪便已成家立业,两兄弟年龄差的大,彼此感情也稀松。闻言后只是笑道:“东山啊,这是要志比谢安石。我这位大哥,志气倒不小啊”
赵丙瞥见周遭无人,才低声道:“花费也不少,府里进项,大半给大少爷兴文事了”
赵禹已见到府中建筑颇有破败之处,闻言后心下便有些不悦。不过他久不归家,方一回来也无置喙余地,闻言后只是点点头,说道:“先去见父亲吧。”
过了一个跨院,赵丙指着一座书楼,说道:“老爷平日便和二少爷在书楼里,寻常不敢打扰。”
赵禹知道父亲一向有将家中藏书辑录成集的念头,转头对赵丙说道:“你且去忙,我们自己过去就是了。”
站在书楼前,赵禹深吸一口气,心绪难再平静。反倒是周芷若这会儿淡定起来,默站在他身后轻轻揉着他的后心。
良久之后,赵禹才嘘一口气,举步上前推开房门,书卷墨香之气迎面扑来。
“是赵丁么现在时候还早,未到吃晚饭的光景,你来做什么”
还未进门,赵禹就听到二哥赵麟的声音,循声望去却不见人,原是被一堆书籍挡住了身形。
未听到回答,赵麟又自顾自说道:“这几日多雨,多生虫蛀,纸墨间也多有粘连,咱们还要加把力气,将这一卷书先整理出来。”
“弟子晓得,已经着人回家报过,今晚便在老师这里住下了。”
楼内响起另一个声音,赵禹略一思忖,才记起乃是那爱文成痴的李慕文。过得片刻,那李慕文又说道:“咱们人手终究不足,梅雨又至。弟子已经让家人去购上好的芸香麝香来驱虫,倒不用再急于一时。”
赵麟叹息道:“旁人家先生都要供给学生食宿,我这做先生的可是亏待你了”
赵禹听到两人对话,才晓得自家境况果不如前。想想也属应当,满门书生无可生产者,近年来天灾人祸,单单田中佃租只怕也微薄得很。
他一边想着一边走进去,却不料碰翻了一座木架,木架摔在地上,发出颇重声响。
“怎么这么不小心”赵麟埋怨一声,从书籍后探出头来,却看到有些陌生的赵禹和周芷若,眉头顿时皱起来:“你们是谁自在那东山苑耍乐,来这里做什么快快出去”
赵禹苦笑一声,道:“二哥,是我啊。多年不见,你的脾气渐长啊”
赵麟听到这话,三步并作两步两步冲上来,几乎凑到赵禹面前,紧锁着瞳仁认真打量。他常年埋首书堆,已害了不轻的眼疾。良久之后,才迟疑道:“你是三郎、是赵禹”
赵禹点点头,随手给他胸口来了一记,笑骂道:“你这书呆子,已经忘了断的肋骨有多痛,连我辣手三郎的名气也忘了”
听到这话,赵麟才辨认出赵禹,喜形于色,同样还以一拳,涩声道:“好小子,离开家门就杳无音讯这些年你到底去了哪里竟连个口信都没捎回来该打”
这时候,李慕文也冲上来,神态激动的望着赵禹,口呼道:“师傅”
赵禹对李慕文点点头,才拉着二哥说道:“父亲呢”
赵麟作噤声状,指了指门内,说道:“年纪大了渴睡,方才已经在书房里睡下了。”
他拉着赵禹走出书楼,这才瞧见赵禹身边儒生打扮的周芷若,疑惑道:“这位公子是你的朋友快快去客厅,哪有这样待客的道理”
赵禹瞧一眼脸色酡红的周芷若,笑道:“岂止是朋友,更是生死之交,白首相约的至交”
周芷若听到赵禹玩笑话,狠狠瞪了他一眼,才上前道:“二哥好。””
赵麟见两人神态亲昵,不似寻常朋友那般简单,脸色一僵,而后拉着赵禹走到一边,低斥道:“你哪里学来这坏毛病这龙阳断袖怪癖,最是羞耻之事,你还堂而皇之将人带进家门,莫不是怕气不死老爹”
赵禹未料到二哥会生出这一番误解,赶紧苦笑着解释周芷若乃是女儿身,赵麟脸色稍缓,才又说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你擅自做主将女子带进家来,终究是不对。不过对那些江湖上情意之事,我也略有耳闻。这姑娘肯跟你登门回家,应是芳心已许,切不要见异思迁,轻易辜负了一番情谊”
听到二哥喋喋不休的告诫,赵禹全盘收下来,心中却不无恶意想到,若二哥晓得自己还在外给他张罗一门亲事,不知是欢喜还是恼怒。
既然晓得了周芷若的身份,赵麟便让自己夫人来接待周芷若,自己则带着赵禹和李慕文往前院去。他不无恶意的笑道:“咱家老大对你可有颇深的怨念啊。自古来,长子立家,幼子守业。你拍拍屁股离开家门,大哥正宦途得意却不得不弃官归家守住老父,见了你,未必会有好眼色。”
赵禹听到这话,当下也冷笑起来,说道:“我还有些话要跟他分讲一下,已是不惑之年的大人了,还学少年人大开宴席做什么酸腐才子姿态,却不知治家守业。”
赵麟摆手道:“这话你可不要这样跟他说,他现下满腹幽情怨气,自比东山隐逸。平日交好些落魄文人,聊作自慰罢了。现下还未到晚饭时,咱们便去他那宴席上厮混一些水酒聊作果腹。有外人在场,他也不好直接给你一个难堪。”
赵禹本没有心思去凑那热闹,见二哥兴致勃勃,也不好拂了他的意愿,便一路同行去。
李慕文跟在两人身后,待赵麟未察觉时,才凑到赵禹耳边低声道:“师傅做的浩大事业,我爹也有所耳闻。只是怕老大人和先生他们担心,才一直不曾透露。”
赵禹点点头,谢过李慕文,说道:“稍后我还要去你家里拜会你父亲呢。”。
144章孰为妙计安天下
所谓的东山苑,将赵府原本一个跨院完全打通开,精心布置,颇有江南园林幽趣。只是这亭台清流,当初建造时不知要花费多少工夫。赵禹已经晓得了自家家境稍显窘迫,见这园林雅致,心中越发不喜。
这时候,园中诸文人雅士已经瞅见赵麟一行,当下便有人捧着酒杯踉跄着走上前,笑道:“彦徵兄向来埋首书堆,不喜文事聚会,今日怎么有暇过来”
赵麟生有眼疾,也瞧不清这人是哪个,只摆手算作称呼,问道:“我大哥呢”
“赵公正在堂上挥笔泼墨,文采风流,当真令人心生敬仰”那人说了一声,便退去了一旁。
赵禹跟着二哥走进园里,见到亭台园石之间,或坐或卧,三五成群的文人,聚集了约莫二三十人。水绕一周的竹亭里,有两名歌姬,一个拨弄着瑶琴,一个怀抱着琵琶。三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