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执掌光明顶 > 分节阅读 83

分节阅读 83(1/2)

目录

得朱元璋麾下数万徐州红巾军,可算皆大欢喜。

只是想起少林之事,刘福通仍不免懊恼。他与圆真相交多年,最初结交韩山童都是得圆真指点,哪想到正当大业紧要关头,少林却背后插了自己一刀魔君五千铁骑诚然可惧,但少林也忒外强中干了些,枉负天下第一大派之名,哪怕他们放开手脚,魔君也不敢真就放手屠寺除非他一意孤行要恶了天下所有武林人士到那时,不要说争天下,哪怕应对少林门人的报复都应接不暇。而他们现今作态,却是自降了少林超然事外的地位,既授魔君以口实,又犯了自己的忌讳,这是在作死啊

“糊涂”想至气恼之处,刘福通一掌拍在案上。他最气的反倒不是少林这番举动,而是明明五行旗与少林的恩怨,怎么就落到了自己央求赵禹出手相助的地步

赵禹在郾城,并非无所事事。除了等待刘福通的答复,密切关注集庆战报外,闲来将郾城左近流窜作乱的绿林盗匪横扫一空,充作练兵,倒在这附近民间赢得许多好名声。

刘福通拿下汴梁一月后,终于给了赵禹一个答复,明确表示希望赵禹帮手解决少林之事,并送来一批辎重粮草。

负责押送粮草的是顺路返回的明教南阳分坛坛主王权,此人麾下也有近万之众,第一个响应召集令北上,却因在许昌被元廷李思齐部缀上,损兵折将不说,还险些被刘福通吞并人马。一路返回,愈加心灰意懒,也不入营,只在营外将粮草交割停当后便引军离开。

赵禹礼数周到,一路将王权送出十余里外,才携亲兵返回。

方一入营,傅友德便一脸凝重迎上来,说道:“总管,这王权不尽不实,为何不逼问他一番”

赵禹叹息道:“这世道,但凡起兵者,哪个没有大志向。这王权困守南阳,北有刘福通,南有徐寿辉,等到个机会也因时运不济没有把握住,有个别样心思,也是情理之中。这朱元璋当真是个了不起的人物,给他死地里觅到一个生机,竟能劝服王权施以庇护。不过,这是刘福通和徐寿辉该头痛的事情,且由得他们去撕咬罢。我又能做些什么,不过修书两封而矣。”

受人之惠,当然要替人做事。粮草到手后,赵禹不再拖延,即刻下令拔营发兵,奔赴嵩山。

而此时,少林门人已经聚拢起过万部属,陈兵登封城中,静待滁州铁骑。。

127章志比唐王一战丧

登封并非显赫大城,但因地靠少室山临近少林,民风尚武,强人辈出。哪怕店铺厮混的跑堂,也晓得耍几招似模似样的少林长拳,不愧武功之乡的名称。

少林扎根少室山数百年,经营一地根深蒂固。左近乡民或是少林弟子,或是少林佃户,或多或少都有牵连。这一番登高一呼,着实一呼百应,很短时间里便将一座城池经营得水泼不透。

据此一城,少林众人信心大增,特别是那些倾尽人力物力赶来襄助的俗家弟子,更是喜出望外。他们在地方,或为豪强或为乡绅,虽有前呼后拥的体验,却从不知一呼百应、令出必行竟是这样美妙的感觉。

哪怕不通兵事,众人也知骑兵不擅攻城,加之魔君劳师远征,待到城下必成疲兵。到时候他们望城兴叹,士气大跌,若要强攻,城中过万守军哪怕用血肉之躯都能将城池防御的风雨不透待滁州铁骑兵败受挫,城中守军便可一鼓作气杀出去,一战将魔君并滁州兵剿灭在城下

挟此大胜,足以打压魔教红巾军当下气焰嚣张的态势

有些平素便有大志向的俗家弟子已经开始设想,劳师远征的魔君败于登封,而北地红巾军大寇刘福通则被元军围堵在汴梁。此时正是正道武林大举起事、光复汉统的天赐良机,趁着少林大军士气正盛,正可引军攻打元军守备虚弱的洛阳

这个策略非独一人念头,而是渐渐在登封城中流传开来,且越来越煞有介事。甚至有心人已经开始一板一眼盘算起来,少林寺中僧人皆是不染俗尘的方外人,这过万大军自然要托付德高望重的俗家弟子统领。若能因此良机一定乾坤,成就不世伟业,这可是名垂千史天下一家的丰功伟绩,怎样都要比江湖厮混豪霸地方来得体面

勿谓言之不预,几百年前若非少林武僧义助唐王,日后也不会有盛极一时威伏四野的大唐盛世当年少林可非举派皆出相助唐王,而今却是合派上下万众一心,纵不能超过那李世民,若要比肩也非难事吧

随着这说法流传开来,登封城中再无大战来临的紧迫感,许多人甚至迫切希望魔君赶紧到来,好为他们谋略天下涂上重彩一笔然而魔君却一直驻兵郾城,久久不至,显是怕了登封城中过万大军,众俗家弟子们不禁心底暗暗埋怨起来。整个城中,对魔君的蔑视渐渐充斥在人们日常的谈话中,哪怕养在深闺的妇人也晓得武林中出了一个虎头蛇尾的败类。

魔君不来,农时却至。天时不等人,那些被强自聚拢起来的庄丁佃户心思渐渐焦躁起来,争霸天下比肩唐王对他们来说太远了,家中几亩田地才是生活全部。那些俗家弟子每天在寺庙和城池之间来回奔走,准备谋求支持以图在日后大军中占据一个显赫位置,却不知城中守军每天都有许多放下了兵器逃回乡野扛起锄头。

且不说登封城中人心变异,在江湖上,关于少林擒下殷野王图谋屠龙刀的传闻早已经甚嚣尘上,大有山雨欲来的紧张态势。

令赵禹颇感意外的是,向来与少林保持默契的其余各大派这次竟也保持沉默,似乎听信了江湖传言,态度相当值得玩味。

他却不知,周芷若稍加提点,丁敏君奇思妙想,早让各大派先一步心生怀疑。有此态度,不足为奇,之所以引而不发,多半是存了让魔君先与少林拼个两败俱伤的心思。

无论如何,总是一个有利的局面。其余各派置身事外,赵禹更有把握摆弄少林。

滁州铁骑由静至动,疾驰北上。因有刘福通在汴梁吸引元军,一路上竟未遇到半点阻拦。旬日之间,便冲至登封城外。

此时因久候魔君不至,登封城防御已经远不及最初严密,士气更是松散。城头上许多守军趁着天色难得的好,纷纷洗了衣衫以兵器挑起来晾晒起来,远远看去好似迎风招展的旗幡。更有许多守军准备窥一个机会偷偷溜回家赶在农时尾巴上打理田地。

待听到前方探哨来报,散乱的守军才忙不迭涌上城头来,眼见到天地之间涌起一条黑线,随即便是惊天动地马蹄声,哪怕站在城头上都觉脚下一震一震,顿觉头皮发麻。

待见到铁骑如洪流一般向城墙拍来,当下已经有人忍不住惊呼出声,肝胆欲裂的模样,连握在手中的兵器都拿捏不住,掉落下来

赵禹坐镇后方,傅友德则一马当先率领骑兵直冲城门之下,将近城墙一箭之地,黑甲洪流陡然分开,绕城而过。马上训练有素的骑士纷纷扬弓搭箭,射向城头

堆积在城头上的守军眼见到箭矢射来,本能反应便是向后方急退,然而不阔的城墙上几乎人叠着人,这一推登时混乱起来,且不说多少中箭之人,当下已经有数十人哀嚎着被挤下城头,重重摔在地面上

滁州铁骑绕城一周,而后冲向远方,再次排列阵型,蓄势待发。未及半刻钟,城头上守军已折损数百人这时候,不要说寻常庄丁,哪怕是见惯血腥一心要比肩李世民的一干俗家弟子,也被滁州铁骑势不可挡的气势骇破了胆,龟缩在城头箭垛上连头不敢探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