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执掌光明顶 > 分节阅读 80

分节阅读 80(1/2)

目录

局外人还未觉得如何,李天垣的感受却深刻无比。这小魔君的武功古怪无比,内力更是倏忽刚猛倏忽阴柔,令人拿捏不透不说,每每一个转换便将他势不可挡的攻势化解。如此奇功,闻所未闻。

李天垣纵横江湖多年,与人交手不下千次,同样刚猛路数的武功,虽不及师兄殷天正,但在江湖上也罕有敌手,纵使败了也能争一个体面下场。可是随着他抢攻锐势一过,愈发施展不开手脚。尤其对手招式看似避让不与自己硬碰,但激荡的气劲却几乎将他六识都给封闭住。绵中藏针的指法,笼罩他周身上下要穴,劲风袭体,竟有无从招架之感。

不能再久战下去李天垣当机立断,毕身劲力集于一爪,斜步俯冲,迅若奔雷抓向赵禹肋间。

“师弟小心”

殷天正旁观者清,眼力又高明无比,早就瞧出李天垣非是赵禹敌手,若是知机退下来,自己也好出手接应。但这一招似拼命一般的进攻,却将他置入险地之中。

“李堂主小心了,你也来接我一招”

赵禹朗笑一声,双掌一拍之后陡然错开,左手搭住李天垣脉门,右掌横挥切向他的脖颈,劲力骤然一吐。

李天垣手腕上传来火烧般的灼痛,劲力登时瓦解了大半。他劲力使老,退无可退,被赵禹拉住胳膊俯冲而下,就好像自己撞上切向脖颈的一掌。

“魔君手下留情”

殷天正再也按捺不住,纵身冲上前来,想要救下李天垣。

赵禹招式疾变,由横切转为斜抹,手掌印在已无力招架的李天垣后背,柔韧劲道骤然一推。李天垣只觉一股莫大力道裹挟着他的身体,狂风一般卷向后方

眼见到李天垣撞向自己,殷天正未免伤着师弟,忙不迭撤回数成力道,手臂环抱起来接住李天垣。李天垣身体蕴含庞大力道,饶是殷天正内功深厚无比,投鼠忌器之下,蹬蹬退了数步才堪堪站稳

旁人不知内情,只见到赵禹一人竟将天鹰教两大高手都给逼退,众皆大哗。

殷天正轻轻放下李天垣,老脸禁不住一红,说道:“多谢魔君留我师弟一命。”

赵禹力战之下也有几分疲累,闻言后摆手道:“是李堂主承让了。我今次来,意在化干戈为玉帛。少林僧人劫去令郎,此事出乎我的预料。鹰王或生误会,在所难免。大家开诚布公来谈一谈,当下最要紧是救回令郎。此番责任在我,五行旗义不容辞,也需要鹰王助我一臂之力。”

殷天正脸色一肃,将赵禹请入大营中。他已经认识到,眼前这年轻人无论是武功还是胆色,都堪与自己比肩,原本心中还有几分前辈对后辈的俯望姿态,也荡然无存。

赵禹昂然入营,将自己针对少林的计划和接应天鹰教入淮南的意图,一并讲出。

殷天正统领天鹰教,扬威武林数十年,深谋远虑远非殷野王可比。听到赵禹的提议后,他皱眉沉吟道:“若魔君是为了搭救我儿子,大可不必如此大费周章。明教与六大派矛盾本就尖锐,若再因此事将矛盾激化,剑拔弩张的形势,对咱们明教大业有害无益。”

赵禹详细的意图,自然不好与殷天正细细分讲,便说道:“这世上向来没有以德服人的道理,哪怕今次软语相求,委曲求全,也不能消除正派武林对明教的成见。既然如此,不如开始就摆出强硬姿态,他们日后若敢再动什么邪魅心思,先要好好思量一番”

殷天正本就非忍气吞声之辈,只是近年来天鹰教窘迫的形态,加上年事渐高,气性渐渐沉稳。此时听到赵禹激昂的语气,拍掌道:“江湖越混,胆气越小。魔君胆色已经超过了我这老家伙嘿,若换个十几年前,武林中有哪个敢打我天鹰教的心思”

他虽同意了对付少林的计划,讲到天鹰教转移时,又忍不住犯起了踟蹰。俗话说,人离乡贱,天鹰教的根基在江南,虽然被海沙帮的张士诚步步逼迫,殷天正仍不忍放弃这根基之地。但他自己也知天鹰教若再逗留此处,只有覆灭一途。虽然赵禹接应他们前往淮南,未必就是存了什么好心思,却总算是一条活路。

沉吟了良久,他才开口道:“殷某向来不求人,平生也不曾欠过哪个莫大人情。今次魔君助我天鹰教逃脱桎梏,我便如你所愿做滁州北部屏障,帮你对付刘福通,偿谢大恩”

赵禹被点破了心思,也不觉得尴尬,干笑两声后说道:“鹰王是个明白人。”

听到这评价,殷天正感慨无比。岁月流逝,人事转移,如今的江湖,再非往昔,应该要换个主人翁了

123章铁骑扬威催命箭

驻马店地处豫南,本是刘福通部红巾军占据之处。刘福通兵败后,屯兵亳州,此处便成了无主之地。

随着魔君召集令的传开,原本萧条的城池渐渐变得喧哗起来。到处可见提着兵刃的强人,或七八人或数十人,络绎不绝赶来此地。

小魔君赵无伤公开叫嚣挑战正派之首的少林,这是几十年来江湖上第一轰动之事,无论是明教中人或正道武林人士,亦或者与这两者皆无瓜葛的普通人,皆纷纷往豫南赶来。有单纯看热闹的,有准备择一而帮手的,同样不乏准备趁火打劫之辈。

这当中,最显眼的莫过于各路规模大小头裹红巾的义军,他们未必就是明教所属,只是借着明教的名声在地方上兴风作浪。明教五行旗号召红巾军北伐汴梁,这是汉人光复故土的大计,或为公义或为私利,他们都无法淡然处之。战场上瞬息万变,哪个又能笃定自己不能第一个登上汴梁城墙

尽管明教的名声在江湖上恶臭无比,但眼下各路红巾军兴盛之势却是不争的事实但凡肯起兵作乱者,哪个又是安分守己之人若能借此机会一跃而上成为五行旗推举的红巾军总帅,势必扬名天下。哪怕暂时兵微将寡,名声传扬出去后,自然会有大批人马来投靠

随着这些义军中的小鱼虾起哄,原本被各路红巾军视作笑话的魔君召集令渐渐有了几分正式的味道。这些红巾军的大头领虽然拒不听从赵禹的号令,但却一直密切关注此地形势。待见到聚集在驻马店的义军越来越多,他们当中终究有人按捺不住,南阳分坛的北琐红巾军大头领王权亲自率兵北上,成为第一个到达驻马店的红巾军大头领。

为势所逼,其余红巾军头领虽然心中极为抵触,但却不得不正视这个召集令,或是派得力大将,或是亲自领兵,纷纷响应赵禹的号召,赶往驻马店。

刘福通煞费苦心终于谋到一个东进濠州进逼徐州的机会,在两淮之地稳占上风,却被赵禹一纸召集令轻轻瓦解。尤其天鹰教悍然进逼淮南,极大削弱了他对濠州红巾军朱元璋部的掌控。

他已经失了先机,势必不能将攻下汴梁这一大功拱手让人。哪怕此时并非攻略汴梁的最佳时机,然而赵禹此举正掐中他的脉门,作为红巾军中势力最大的头领,尤其盘踞豫南多年,此时无论与公与私,他都不能置身事外。无奈之下,他只得附和声援赵禹的号召,且先一步自号为北伐中路大元帅,召回派往濠州的部属,厉兵秣马为北攻汴梁做准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