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执掌光明顶 > 分节阅读 76

分节阅读 76(1/2)

目录

的包袱。”

赵禹听到这话,惊诧道:“那道长你为何不阻止,眼睁睁看着一腔心血付之东流”

张中叹息道:“既已讲明了此处不分贵贱,哪个又管得哪个况且他们埋怨的皆有道理,我也建议让他们换一换做工,结果猎户种死了庄稼,农夫敲烂了锄头,一团乱麻。既然一个个日子过得比以前还要不称心,何苦要强将他们约束在这里。”

听到这话,赵禹沉默良久。人心世事,哪能得个绝对的公平,强自去求索,却终究噩梦一场。患难时可同甘共苦,安定时总有私心作祟。这种难题,亘古未有解决之法。诚然,一时暴力压制可维持一个勉强公平的局面,人心终究是不忿,这与外间世界又有何不同但若全不约束,最终落得各奔东西的局面。

这时候,他才理解刘伯温为何提起此处便有绝望之感。眼下赵禹身临其境,也全然看不到希望。

那老者将棋子收起来,而后叹息道:“礼法人情,是这世间大道。道长你将之尽数弃去,却有没好的法子去填补,恰如人被抽去骨骼,有此结果,也不出奇。”

张中与这老者交情极深,听其直斥己非,也不气恼,而是苦笑道:“这大半年,你每天都要嘲讽我几句,也不觉厌”

他又对赵禹介绍道:“这一位,便是徽州士林中极富名望的枫林先生朱升。”

听到介绍,赵禹脸色一变,连忙作揖行礼。他今次南下,滁州知府叶琛曾向他力荐朱升,言道此老不止学问精湛,智谋更是出众,得之相助,皖南方可大定。赵禹原本就打算去拜见此人,不意在此间相遇,自然要以礼相待。

朱升也拱手为礼,笑道:“总管之名,威震皖南,老朽也心仰已久。”

赵禹暂时压下心中的失意,与朱升交谈请教起来。

夜幕将至时,朱升家人来接他。赵禹亲自将之送出山谷,并约定改日拜访,才挥手作别。

回到谷中,张中对赵禹说道:“当年在武安我邀你来船山,便是想要你瞧一瞧此间情形,日后统兵牧民心中要有主张,勿要受教中那些教条说辞影响犯了和我一般的错误。而今既然已经等到了你,我也该离开此地了。”

赵禹瞧张中神色虽平静,但语气却意兴阑珊,显然此间事对他打击颇大。他也不知该如何劝慰,便说道:“道长既然已经心生去意,不若随我一起回滁州”

张中摇头道:“还是算了吧,我半生心血荒废,眼下心灰意懒之际,纵使去了滁州也难帮上你。而且你眼下气候已成,身边正不需要别人掣肘。我准备去浙西瞧一瞧,本教的教条还是能鼓动一些人心,招揽一些有识之士,也算是助你一臂之力。”

116章天鹰阻途阋于墙

船山一行,赵禹并非全无收获。

他从张中口中得知,五散人已经渐渐向自己倾斜,准备将明教的大业寄托在自己身上。这对赵禹的帮助是巨大的,五散人虽不能带来太多实质帮助,但对其声望的累积却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彭和尚一手拉起的湖广红巾军眼下势头正猛,若能和滁州保持一种同步的默契,对他经营长江水道的打算助益颇多。

另一个收获,则是征辟朱升到总管府。此老在皖南士林中拥有无可比拟的影响力,一旦归附,原本对明教保持敬而远之姿态的皖南士绅也渐渐靠拢过来,给赵禹提供了一个安定的后方大基地,可以进行下一步对集庆的图谋,备战采石。

拿下皖南,赵禹所部在江南的势力有了一个质的飞跃,战略上已经有了图谋整个江南的底气。不过他并未目空一切一脚踏入江南泥潭,而是采纳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提议,继续韬光养晦,保持一个超然的姿态。

北地的反元形势也有了大的改变,刘福通占据河南大部,正式提出“复宋”的口号,一时风头无两,成为各地红巾军名义上共奉之主。而张士诚在高邮则一举击溃元人数十万大军,占领苏松大片丰腴之地,进位吴王,颇有势不可挡之势。

历经惨败后,元廷对义军终于有了一个足够的认识,采取了正确的策略。原本被闲置数年的汝阳王李察罕被重新起用,临危受命,统率甘陕调集的大军,一路向东南碾压。风头正盛的的刘福通遭到迎头痛击,丢失了大片河南之地。随后遭难的便是徐州红巾军,首领芝麻李被直接斩杀于乱军之中,十余万部属尽皆溃散。元人士气大振,一扫先前颓势,原本心向元廷的汉人地主李思齐之辈也纷纷起兵,加入到剿灭义军的行动中。

而久未有音讯的朱元璋竟再崭露头角,趁着徐州红巾军溃败时快速聚拢起一股力量,并且归附新败欲起的刘福通,受奉都元帅。

退居亳州的刘福通度日艰难,竟有神来之笔,撤了尊号,邀尊滁州为主,祸水东引意图明显。赵禹不为所惑,索性直接出兵助郭子兴占据徐州,与汝阳王部属战了数场,互有胜负,但也完成了将元军阻拦在江北的意图。

在江南,赵禹继续保持孤立集庆的意图,占据当涂、和县,一步一步走得极为稳健。而就在攻打溧水县时,却发生了意外,常遇春所率领的先锋遭到伏击,不止兵退,连常遇春本人也被高手伏击,危在旦夕。

得知这个情报,赵禹惊慌无比,且不说常遇春眼下已是滁州军最举足轻重的将领,单单两人私交之深,他也承受不住这个损失。

当下赵禹从徐州战场撤回,携五行旗精营飞速驰援溧水之军,并令人快马兼程将胡青牛护送往溧水,务求保住常遇春的性命。

当赵禹到达时,先锋营已经退守新市,徐达军驻守博望。

军营中士气尚佳,并没有新败后的颓唐,这说明讨虏军已经真正具备天下精兵的底蕴,并不为因一时小挫而患得患失。

赵禹飞驰入营,将近中军大帐时瞅见张无忌一脸落寞的坐在营前空地。他心中一惊,颤声道:“常大哥如何了”

“常大哥伤得很重,不过伤势已被胡先生给稳住了,暂时无碍。”张无忌抬头望望赵禹,回答道。

听到这话,赵禹才长舒了一口气,也无暇理会张无忌因何一副郁郁寡欢神情,急速冲进帐中。

大帐中弥漫着一股辛烈的草药味道,静谧无声。赵禹环顾一周,才在外间角落里发现正就着铜盆洗手的胡青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