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晚明 > 分节阅读 43

分节阅读 43(2/2)

目录

刘民有怀疑的看着他,“什么叫半奴隶半封建半殖民。”

“满清八旗不过是军事氏族统帅下的半奴隶制结构,入主中原后通过军事优势建立民族隔离的殖民地社会,但一番乔装打扮之后,外表与中国一贯的中央集权政权一样,就是所谓的封建社会。它便如同一颗寄生树一般,缠绕在华夏这棵大树身上,掠夺它的营养,到两百多年后,中国已经变成一个羸弱愚昧的怪胎。”

刘民有沉默一会,陈新或许说得都很对,但未必是他真实的原因,自己虽是他好友,但也是很容易被他骗的,“还有呢。”

“第二,我觉得我们有机会成功。。。”

刘民有终于抓住他弱点:“有机会成功,还有机会杀身成仁呢,你又不会炼钢炼铁炼玻璃,也不会打仗,如何能斗得过建奴。”

“咱不会,可以学嘛,这些是不会,不过我比他们多学了几百年的知识,这些可都是工业革命后的产物。。。”

刘民有再次冷冷打断:“咱们两就是多读了几本数学物理化学,到现在全还给老师了,我连六十度的余弦值都不记得是多少,抛物线公式你记得微积分你记得元素周期表你记得你每天搽那把枪,用的火药配方你知道更别说炼钢炼铁,我就只看过钢水,其他都不知道。”

陈新张张嘴,半响才道:“还真不记得,不过皇太极和李自成也不会啊。”

“他们都不是一般人,能青史留名的,不管坏名好名,不是我们这样的普通人能比的,皇太极自小就跟着老奴打仗,这么多年下来,普通资质也成了合格将领了,就我两这样一直读书的,需要多少人命才能换来这个水平。海狗子他们跟着我们,不是为我们卖命的。”

“那刘老板你想想,如果我们没来,他们会是什么命运,还不是在时代的大潮中起伏,可能参加流寇,可能参加官军,可能死于屠杀,谁能躲得开改朝换代的血腥”

刘民有还是坚定的道:“但他们在我眼前,不是历史书上的数字,我宁愿带他们流落海外,也不愿他们为此送命,我也不喜欢满清,但我没有能力改变大势,你也没有。”

陈新悄悄看刘民有一眼,微弱的油灯下一脸的严肃,陈新眼珠转转,手一摊:“刘兄一席话,惊醒梦中人,我决定打消这个不切实际的想法,从今以后我就老老实实当个官,咱们做点海贸,赚点钱,不过以后既然要去海外,还是得多找些人一起,不然在那些荒岛上怎么生存,我打算在威海卫整块地盘,多收些流民,以后鞑子来了,咱们带上他们一起跑路。”

刘民有虽然不全信他打消了这个念头,不过至少他表了态,这才放过他:“那好,那你可记得你自己说的话。”

“记得,记得,刘兄苦口婆心,我岂能没心没肺,不过京师还是要去一趟的,先纳个千户,眼下离鞑子进关还有十多年呢,咱们总要把这十多年过舒坦一点,到时候去海外做了野人也有想头,这辈子总当过官了不是。”

“你这官瘾啊”刘民有叹完气,又问他:“既然你打算安生些,那你要不要那些婶子做个媒,早些成家”

“不用,我自有安排。等升了官再找个漂亮的。”

刘民有多少知道他和赵小姐的事,哂笑道:“是不是赵小姐那边定下了”

陈新点点头:“他妈前几日跟我说了,说她希望我做他们家上门女婿,给赵家留个后。”

刘民有一听,一脸欢喜道:“那就快些定下时日。。。”

“定什么时日,他家又没儿子,就女儿守制,考虑到赵香年纪大了,他妈说只守一年。”

“那你岂不是还要等一年才行。那赵小姐漂亮的,她来过我们店中,你艳福不浅。只是可惜了,你又要当上门女婿。”

“你想什么呢,我可没答应当上门女婿,只答应第一个儿子姓赵。”

刘民有搓搓手道:“那就太好了,比你上辈子好。以后不用端洗脚水。”

陈新笑嘻嘻的,也不生气,躺在椅背上,脸上露出一丝温馨:“赵香还是不错的,每日跟她说会话,看着她笑,心情就很好,现在又不流行野蛮女友,我就算想给她端洗脚水,她也不敢同意。”

刘民有看着这个好友名草有主,打心眼里高兴,心中甚至已经开始计划起怎么给陈新办婚礼,虽然还有一年之久。

大门突然砰砰的响起来,陈新走到院子时,海狗子已经把大门打开,邓柯山忙忙慌慌跑进来,一看到两人就急急的说。

“陈哥,刘哥,听说没有,皇帝死了。”

--------------------------------------------

第一卷完

第二卷披荆斩棘

第一章合作关系

天启七年八月二十二日,天启皇帝朱由校驾崩,时年二十三岁。朱由校比他那短命的爹还活得短,不过好在当了七年皇帝,他爹只当了两个月。若是按陈新的标准,天启这辈子也不算太亏。八月二十四日其弟朱由检便即位,定明年年号崇祯。

皇帝死了,大家就是传播一下,议论一番,也没人在电视上泣不成声,反正是他朱家天下,老百姓也不能选个皇帝出来,日子还是照常的过。别人都不着急,唯独陈新天天的在门外看着街口,盼着宋闻贤和代正刚回来,几乎变成了门口的望夫石。卢驴子在京师买好房子,九月初十回到天津,刘民有的制衣店生意起色不大,虽然比起其他制衣店好一些,但与他心目中的三宅一生就差太远,所以他每日早早去到衣店,听说在开发新产品。

这一等就到了九月三十,陈新照例在门口张望,终于等来了风尘仆仆的宋闻贤和代正刚,陈新一见两人,兴奋得跳起来,连忙迎上去,宋闻贤一脸得意。

“陈兄,幸不辱命,山东都司府的文书都办妥了。”宋闻贤刚一坐定,便拿出包袱中的纳级文书,陈新瞟了一眼他的包袱,随手接过文书。

宋闻贤叹道:“我也是在路上听到皇上驾崩,听说新登基的是熹宗的胞弟,年方十七。”

陈新想着这个朱由检,登基开始就没几日舒坦过,鞑子走了流寇来,阉党走了东林来,走马灯一般换了五十多个阁臣,还是无济于事,从他当了皇帝就厉行节约,虽说衣服打补丁的传说太过夸张,但确实在后面几年困于财政,连宫中银器都全部给了银作局化为银锭,一生勤勤恳恳,也没享什么福,最后还落个几千万两银库的谣言,他这末世皇帝当起来,就不是什么好事,相比之下,他的木匠哥哥虽然短命,也算逍遥了。

但眼下倒不是同情他的时候,这位立志当尧舜之君的少年天子现在正在踌躇满志,从他对付魏忠贤的从容和冷静来看,他的心机权谋也是有很高造诣的,如果天下无事,做个太平之君,这帮朝臣多半还斗不过他。

陈新收好文书,对宋闻贤道:“宋先生你和代兄一路辛苦了,但我最多让你们歇息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