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古剑歼情记 > 分节阅读 71

分节阅读 71(1/2)

目录

人将本性伪装得很好,但决不可能永远瞒得住常在身边的人,常会无意中暴露出本

来面目,九幽天魔也不例外。他来上这一手,大逾常规,别说是外人,即使好如女父,也不

许可对一个二十来岁的女儿挽腰行动,何况她不过是刚认识一天的人

如霜受到了震慑,开始是惊慌和愤怒,最后是心中暗害,也感到无比惶恐。

这一手来得突然,不容她有任何反应,已经跨入了厅门,九幽天魔的手也极自然地离开

了。

眼前大放光明,四名如花似玉的侍仆,已在两侧盈盈行礼,同时娇滴滴地道:“老爷万

安。”

九幽天魔微笑着抬手,向席旁走去。

厅中共有五名仆妇,这时在两名中年健妇的引领下,远远地退入后厅门走了。

长案右侧,是个身材婀娜,艳光四射的青春少妇,在两名俏侍女的伴扶下,含笑着,用

银铃似的嗓音问:“爷,就是她”她说她,自然是指如霜,一双水汪汪说话的钻石明眸,

不住向如霜打量,笑得很甜很甜,令人沉醉迷乱。

如霜暗喝采,心说:“好美的女人,也只有她才配得上九幽天魔。”

少妇果然美,美得令男人心猿意马,鹅蛋脸,春山眉黛弓形小嘴红艳艳,笑起来,微露

白玉似的贝齿,晶莹的肌肤白里透红,一双酒窝儿令人淘醉,盘龙髻上两朵珠花两支凤钗,

大红宝石嵌耳坠光华四射,翠花云垛窄袖子锦衣,小珠串坎肩,深青色长袄,长裙拖地。绣

带上香襄,绣帕,宝石佩样样俱全。站在灯光下,娇艳、美丽、风华绝代,青春气息勃

勃。

两侧,是两个美画的俏侍女,一个捧着狐裘袄,一个捧着豹皮罩披风。

九幽天魔执起如霜的手,笑道:“白姑娘,这是我贱内兰英。”

大夫人宇文长华已分居十余年,名存实亡。九幽天魔称桂兰英叫贱内,算起来不算过份。

如霜当然听出话中之意,不愿令这位美少妇失望,行礼道:“贱妾白如霜,二夫人万安。”

如果就事论事,妾在人前是抬不起来头的,称她“夫人”,未免逾礼,但加上一个“二”

字,便大为体面了。桂兰英妩媚地一笑,莲步轻移,亲热地挽起了穿了男装的如霜,“啧”

了一声,笑道:“果然是国色天香,好妹妹,你这一身男装,真是你,说说看,到底令多

少女孩子害上了相思真缺德”

她笑道,笑得极媚,说得话透着亲热而爽朗,令人感到可亲而毫无拘束。

“二夫人取笑了。”如霜忸怩地说,红云上了脸颊。

捧狐裘衣的俏侍女,微笑着插上一句:“老爷好眼力。”

如霜是有心人,侍女这一句话像是在她脑袋上击一重棒,心中暗懔,脸色一变。由侍女

暧昧的微笑和这句没头没脑话,她已料到了三分,加上先九幽天魔一挽,她已料中了五成。

不错,九幽天魔的武功、人才、武林地位,都比春虹了三分。但在他眼中,没有人可比

得上她心目中的春虹,一生她不可能找到能取代春虹的人。

“危机来了,这是该抉择的时候了。”她心中暗想。

九幽天魔已看出她的突变神色,赶忙打岔道:“兰英,何不一面小酌一面小叙白姑娘

也该饿了。”

桂兰英挽了如霜入席,笑道:“如霜妹,我是个不拘世俗的人,希望我们能相处得来。

旅途中白天是孤单单地赶路,有你作伴便不会寂寞了。”

“二夫人,贱妾”

“如霜,别叫我二夫人好不我比你大不了多少岁,难得你我一见投缘,何不姐妹相

称。”

“如霜怎敢”如霜惶恐地答。

“如霜妹,你客气了,是认为我不自量高攀了吗”

九幽天魔哈哈大笑,道:“这么一来,我岂不是平空低了一辈吗”

“不许你妄自尊大”桂兰英假嗔,媚笑如花,那股子媚劲,令如霜也不禁怦然心动。

“好了,好了。你们的事我不参与干涉。”九幽天魔笑答,泰然在上首落坐。

“如霜妹,怎样,能叫我一声姐姐吗”

“恭敬不如从命,兰英姐,小妹倒真是高攀了。”如霜答允,她另有打算。

侍女们开始斟酒,九幽天魔将酒杯扬了扬,道:“不必客气了,来,我敬你们姐妹一

杯。”

“小妹敬姐夫一杯。”如霜大方地举杯,一饮而尽。

既然成了一家人,而且又是不拘俗礼江湖人,在一桌上进食不住大雅,事实上也没有别

的打算。这一席直拖到三更初方告结束,九幽天魔似是相当规矩,席间谈笑风生,说

些武林掌故江湖秘闻,不时逗得姐妹俩忘情地笑。但自始至终,绝不提九幽堡的事,而

提他打天下争江山的大计。

在旅邸逗留三天方行上道,并不急于赶路。一天中,不时有各种身份的人,将消息传至

另一组人中,再转告大总管,由大总管协同乐夫子加以整理,方择要事禀告,九幽天魔,各

种不同的指示,也由九幽天魔交代大总管传出去。

上道西行,如霜第一天与桂兰英同行,第二天仍穿上男装,与九幽天魔走在一块儿,桂

兰英并不反对。

一行人走走停停,一天走不了三四十里,沿着安江河谷下行,人烟渐盛。

十月二十八,他们到了饶州府,即隐起行踪。在县南郊怀蛟江的右岸一片竹林中的别墅

安停下来。而桂兰英一群女眷,却另住在三江外一个名叫望烟阁的大户林园中。

饶州府,原称鄱阳府,是鄱阳湖东岸第一富饶名城,生产的鱼米,是浙江福建边界的山

区土民唯一供应站。往昔闽浙土民倡乱,先从饶、抚府中大量屯积粮食方能起事。鱼米之丰,

可与湖广媲美。

这是一个三面是水的古城,城中最宏丽的建筑淮王府,是正统年间从广东韶州迁来

的一座名胜花城西北的柳公楼,站在楼上远眺烟波浩瀚的鄱阳湖,确是一大快事。

鄱阳从东面流来,从城南饶至西北,一分为二,称为双港水,村落称双港口。沿右面支

流往西北走,不到五六里有一个村,叫做棠阳镇。

棠阳镇已不归府城管辖,归鄱阳县。自从淮王府建成之后,府衙迁入鄱阳县太爷的衙门,

县太爷乖乖迁到城南重兴土木,管管城外的事。但城内如果发生重大事故,县太爷的脑袋照

样被砍掉。

棠阳镇不大不小,左是鄱江右水道的入湖口,右是鄱江的一个深入阵地的湖湾。往湖西

北看,湖中的鄱阳山象正从水中浮起的一头巨兽,那就是鄱阳隐公冶甲隐居之地,他却远在

广信府灵山枫林村前埋骨,生有时死有地,半点不由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