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69(2/2)
“说”大厅中,渐渐从嘈杂转为安静。
“首先,你们的存款绝对安全,敝号保证随时支取,但按照我们的规矩,提款十贯以上,请提前一天通知。”钱升抱拳道:“所以请诸位今日在柜上登记一下,明日就可以来领钱了。”
这总算有个说法,而且昨日人家也确实言明了,大额提款需要准备时间。众储户松了口气,便开始在柜台上登记。
见场面渐渐控制下来,钱升擦了把汗,朝张捕头拱手道:“请楼上用茶。”
张捕头喊了半上午,嗓子早冒烟了,闻言点点头,吩咐手下维持好秩序,跟着钱升上去了。
上去三楼的办公房,才看到陈恪在这里。
一见正主,张捕头大倒苦水道:“三郎,这么闹下去,可要出大事啊到时候,我担待不起,你担待不起,连我们老龙图也要受牵连的”
“坐下喝口茶,润润喉咙。”陈恪却一脸淡定的朗声笑道:“事情没你想得那么严重。”
“怎么不严重,今天要不是我拦着,非得出大事儿不行”张捕头半是表功,半时后怕道。
“张大哥今天没得说,救了我们钱号一命。”陈恪正色道:“敝号自有厚报”
“呵呵,自家兄弟,别客气”张捕头心花怒放,嘴上还要假假道。
“不过你不用担心,今天储户闹得厉害,其实是虚火。”陈恪笑道:“他们让钱烧得脑子不清醒了,被人一挑唆一个准。”说着轻叹一声道:“说起来,也是我的失误,一千七百本存折,太少,一万七千本,还差不多。”
“怎么讲”
“咱们宋朝人不分家,开国一户,现在还是一户。可开国的一户不过十几口人,到了现在,却繁衍成十来家、二三百口。一帮子叔伯兄弟,各自有自己的小家庭,在官府的户口册上,却仍是一户人。”陈恪无奈的摇头道:“可终究已经不是一家人,各有各的日子。我们把钱给了族长,看似省了事,实际上是找麻烦。那么多钱,人人都想占一份,谁肯都放在公中”
“店里店外那么多人,都嚷嚷着把钱提回去。”陈恪叹口气道:“不就是想回去分了了事么”
“确实有这层原因。”张捕头点头道:“看来当时图省事,竟给现在惹麻烦了。”
“也不对,其实他们争也好。”陈恪朗声笑道:“我们无非就是多出几个存折么”
“三郎有信心过去这关”张捕头笑笑道:“我得回去跟老龙图交差。”
“没问题。”陈恪长身而起,望着外面人头攒动道:“看我再把他们扳回来。”
第二四三章熬过寒冬
汴京钱号干的,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的营生。所以现在的乱象,实属意料之中。
陈恪预想的局面,要比现在麻烦十倍,准备的手段,也是针对十倍麻烦的,遇到这点问题,自然不会手忙脚乱。
当天下午,他便派出了越来越精干的经济队伍,去挨家挨户的做工作道理还是那些,掰开揉碎了说,才能印入他们的脑子里。
包括拆迁款分割的问题,钱号也保证,只要储户内部达成了协议,随时可以在柜台上,把一份大额存单,拆分成若干小额的,哪怕每人一个户头,都不成问题。
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它避免了钱号,被拆迁户内部的利益纠纷伤害到。
至于其它的蝇营狗苟,陈恪坚信一句话,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在真金白银面前,那些对手哪怕说得天花乱坠,都显得苍白无力。
很多储户过了一宿,自己就能想明白确实啊,没好处的事儿,谁都不会干。只要汴京钱号保证他们的存款安全,爱干什么干什么去。要是转存在当铺里,不光没得利息吃,还得赔钱。
更重要的是,你怎么知道,他们就不拿去投资呢
不过人要都那么听劝,这世界就没有战争了。还是有不少认死理的、被煽动的,管你说破天,也要见到真金白银
第二天,凑到汴京钱号的人,还是海了去了。大都是看热闹的,但排队取现的也不少。
而这次,汴京钱号也做好了准备,对任何要求提款的储户,二话不说,立即照付
在仔细检验,确认无误后,柜员便朝着后面高唱道:“兑现钱两千六百贯”
“我只要银子。不要钱”显然有人拿相国寺和尚的遭遇,教育过这储户。
“好嘞,没问题。”柜员脆生生朝后面道:“不要钱,只要银”
不一会儿,帘子掀开,钱号的伙计,四人抬上来两个箩筐,里面装满了银锭。都是刚出炉的足纹。白光闪闪,耀眼生花。
“客官,”柜员请他进到栅栏里面。很客气的说道:“请你点点数。”
“我怎么点”那储户傻了眼,他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钱,竟大感为难的回头道:“还有。我怎么拿呢”
“照规矩,应该送到府上。不过,今天兑现的人多,实在抽不出人手。真正对不住”你自己把这两筐白银挑回去吧。
那储户只好去把自己的几个兄弟叫进来,一锭一锭的反复数那些银锭。
“好了,好了”正在点数之际,后面排队的储户有人大喊道:“兑了银子的好走了,前客让后客大家都有份。”这一催促提醒了外面的人,都不耐烦地鼓噪起来。
“不要急。不要急,都有份”李达亲自在大堂维持秩序道:“等这位客官把银子提走。”
在一片催促声中,那储户点清了银子。然后四个兄弟抬着箩筐,呼哧呼哧走出去。
见了这个实例,储户们终于直观的认识到,哪怕是提现银,两千七百两银子的重量。也得四个大男人来挑不过还是有许多准备充分的储户,全家的男丁出动,这点分量并不成问题。兴高采烈,护送着现银回去了。
一上午,汴京钱号便兑出去十八万两银子。
到下午上排门时。又出去将近二十万两。
李达和钱昇都有些慌了,库里不过一百六十万两银子这还是趁着代朝廷收土地款。把所有的金条和铜板,都换成银子了。这一气就出去三十八万两,还能顶几天的事儿
“大人,为什么不用铜钱支付”李达不解道:“我们完全可以再推说,只有铜钱了么。”
“那不行。”陈恪摇头道:“艰难的时候还在后头,到时候,你们就会体会到,信心比黄金更重要现在不过是一点小考验,当然要把事情做漂亮了,让人们建立起信心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