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一品江山 > 分节阅读 141

分节阅读 141(2/2)

目录

兰必对于李维使圣洁的目标,带上了铜臭气,感到很不开心,他只给了李维半个时辰的时间,半个时辰后,便会出现与陈恪缔约。

谁知道就在这半个时辰里,李维竟争取到那么多多得似乎连那些崇高的目标,都成为了附属品。更让兰必生气的是,那个他心中的弥赛亚,看上去毫不俗气的陈三郎,本质上竟也是个商人,与李维越谈越投契、竟惺惺相惜,成了志同道合的一对。

兰必盘腿坐在椅子上,恨不得捂住耳朵,心中默默祈祷道:主啊,原谅这两个满身铜臭的家伙吧,听听他们都说些什么,简直太不堪入耳了

“知道大宋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吗”只听陈恪问道。

“外患。”李维道。

“也对,外患会导致什么”

“冗兵。”当年范仲淹提出来的理论,如今已经变为常识。

“冗兵,加上冗官、冗费,就是大宋最大的问题。”陈恪叹口气道:“一句话,大宋缺钱啊不是一般的缺,是要了命的缺,这是未来数年中,国家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不然一旦有天灾战祸,国家财政立马崩溃。”

“是。”李维点头道。

“你看,这像不像四川当年。没发交子之前”

“像。”李维点头,又摇头道:“不过不是一回事吧,四川那是因为朝廷禁止铜钱流入蜀中,乃人为因素导致的钱荒。”

“怎么不一样”陈恪道:“大宋严重缺铜缺银,每年为了制造铜钱,需要从朝鲜、日本和交趾大量购买铜器。但怎么造也远远不足使用,这是因为一方面,大宋本身需要的铜钱太多。另一方面。铜钱外流太厉害。所以大宋始终处在通货紧缩的状态。”

“通货紧缩”李维不懂了。

“就是市场上缺少货币,这样会严重阻碍商品流通,导致经济衰退。”陈恪道:“当时的蜀中。就是这种状况,交子的诞生,解决了货币的问题。商品流通起来,经济快速复苏,所以蜀中才能在短短二十年时间里,从民不聊生、路有饿殍,恢复为天府之国。”

“哦。”李维似懂非懂道:“你的意思是,如果全国范围引入交子,大宋会解决钱荒,迎来民富国强的局面”

“这是货币的乘数效应。”陈恪的经济学知识,都是后世创办企业后恶补的。当然算不上什么精深,顶多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为避免露馅,当李维问他,什么是货币的乘数效应时,陈恪只能故作高深的摇摇头,表示不便相告。

在原先那段历史中,交子变为全国的法币。是在蔡京为相时推行的。一直到南宋灭亡都在使用。那百多年间,国家连年大战,经济却空前繁荣,甚至达到了历史的顶峰,这小小纸片的魔力。让人不得不服气。

只是在磨刀霍霍的蛮族面前,光有钱解决不了问题当然这是后话。

“总而言之。大宋的商业日益繁荣,经济总量越来越大,交子的引入已成必然。这就是我们的机遇”陈恪沉声道:“交子不是什么良药,可能治病,朝廷不吃也得吃。说服朝廷的任务,就交给我,但不是现在”

“为什么”李维正激动呢,顿时失望道。

“这不明摆着么我一个八品官,连进士都不是,”陈恪习惯性的一摊手道:“你觉着短时间内,有可能全权负责这个么”

“不可能,”李维摇头讪笑道:“这种差事,怕得挂三司使的衔了。”

“没错。但这件事,绝对不能交给别人负责,因为这是在走钢丝,一开始没定好规矩,很可能会把国家都毁了。所以我们不能急,但不是说,这些年里我们便无所事事,相反,我们要准备的事情太多太多了。这就是我在契约里,要求你们必须要听我的安排,不得擅自行事的原因。”

“可以,我们有的是时间。”李维点点头道:“那海上方面呢,你准备如何破局”

“知道么,现在与你们初到大宋时已经不一样了,”陈恪抚今忆昔道:“那时候,国家初定,海盗成患,为了便于剿匪,朝廷才不许民船下水。但在大宋建立起一支强大的海军,将沿海海盗剿灭后,便开放了许多的口岸,并由各市舶司主持建造海船。”

“我前年在泉州时,见过那里樯橹相连、云帆蔽日的景象。听说泉州市舶司曾经接到命令,限定一年只准造六百艘船,但没想到,他们一不小心就造了一千艘。这只是泉州一地,还有广州、登州、明州这些港口,一年下水的海船,在三千艘以上,可只有一小部分,是阿拉伯人订购的。”陈恪呷一口茶,笑道:“你觉着,要是阿拉伯人不许旁人的船下海,我们大宋的海商,还造那么多大船干啥”

“老夫确实也听说,阿拉伯人的垄断被打破了。”李维拢着山羊胡道:“组一支小规模的船队,应该不成问题吧。”

“这件事我不操心了,你们来。可以先跑跑船试试,让可靠的人积累一下经验。在这几年里,我们要做好净投入、不赚钱的准备培养人才、储备技术、侦查情报,这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见效又特别慢。”

“这是自然。”李维点头道:“但是资金从哪来一方全出,还是合股”

“合股。”陈恪早就胸有定计道:“我们不妨成立一个商号,初始资本十万贯左右,我们各出一半,管理的人手也各出一半。”

“可以。”李维听陈恪的口气。拿出五万贯,似乎只是小意思,暗道:看来这神仙的钱,远不止明面上那点。不过对方实力深不可测也好,这样合作的前景,终于光明了不少。

“我在数年之后,会设法让我或我的兄弟,到某个市舶司所在的城市做官。那才是我们加大投入的时候。”陈恪缓缓道:“当然这也需要时间。”

“嗯。我们在大宋朝廷,也有些门路,可以尽量帮助三郎和你的兄弟。把仕途走快一点。”李维点头道。

“相信我,阿拉伯人已经快要退出了,属于大宋海商的时代。就要来临了,我们必须要抓紧时间。”陈恪点点头道:“这关系到咱们第三步的开展。”

“是啊,要有强大的海上力量,才可能去图谋一片海外领土。”李维兴奋的舔舔嘴唇道:“想想就让人期待。”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