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极品鉴定师 > 分节阅读 344

分节阅读 344(2/2)

目录

“骆天,你怎么了”付馆长看骆天的脸色突然大变,紧张地问道:“是不是想到了什么”

听付馆长这么说,骆天明白了,这付馆长也是老江湖了,这古地图是怎么来的,他是知道的,现在他肯定也猜到一些端倪了:“付馆长,看来你也想到了。”

洪洛是一头雾水:“嘿,你们两个人在这里说什么呢,你们想到什么了”

“洪洛,这贼是专门冲着这里来的,那么肯定是事先知道这里有古墓了,你想想看,会是什么人”骆天知道洪洛是聪明人,他不是想不到,只是还没有开动大脑。

洪洛“哦”了一声:“那就只有那三个人了,对不对”

现在是轮到刘局长一头雾水了:“三位,你们到底在说些什么呀,我怎么一句也听不懂,现在这事情可怎么办才好。”

付馆长把刘局长拉到一边进行说明,听得刘局长眉头深锁,两眉之间愣是出来了一个川字,见两人在一边暗暗合计,骆天料想这事情自己就不用管了,等那两位位高权重者回来,骆天就拉着洪洛回去了。

“他们在商量什么事情”洪洛问道:“可能是我在国外长大,对于国内的处事方式完全不了解,很多事情我没有办法了解。”

“这是正常的,以后你在这里呆久了,自然就知道这中间的套路了。”骆天说道:“现在这盗洞与那三人有没有关系,自然有人去查,我们呢,还是做好自己的工作先,毕竟这是人家的地盘,试想想,假如有人跑到你们洪氏的地头上去吆五喝六,你高兴吗”

洪洛明白过来了,其实这些道理他都懂,不过洪洛是一个直肠子的人,不喜欢拐弯,这边的含蓄他尚不能接受,幸好有骆天一直在旁边提点,好歹是没有惹出什么祸来,骆天与洪洛刚回去,就看到鉴定室里已经摆放了不少挖掘出来的陪葬品,不过可惜,都还入不了骆天的法眼。

第483章不见

第483章不见

一些陶豆摆放在工作台上,骆天让洪洛帮着量尺寸,自己则开始鉴定,出报告,这些陶豆在陪葬物之中非常常见,千万不要因为它叫陶豆,就以为是陶制的豆子,这其实是一种食器,形状有些像高足盘,有些还有盖子,不过今天出土的这些陶豆就没有盖了。

陶豆流行于新石器时代至汉代,造型多为浅盘、浅钵形,高圈足。豆的器形从陶豆开始,到青铜豆,始终保持它的基本造型,而且始终是祭祀礼器组合中重要的一员。高而稳的陶豆,在使用中,既能突出豆器中菜的视觉效果,又与古人席地而坐的生活方式相一致,方便夹菜,古人的聪明才智在此可见一斑。

正在骆天专心地对付这些陶豆的时候,付馆长回来了,一进来就叹了一口气,骆天故意不说话,付馆长自己果然憋不住了:“骆天,刚才我让人下去看了看,那条盗洞果然是通到这里来的,看来损失了一些东西,骆天,你还有那三个人的联系方式吗我们要尽快排查一下,减少损失。”

“有。”骆天指着洪洛说道:“我虽然没有,可是他与那三个人同吃同住过一阵子,所以留了联系方式。”

洪洛将三人的联系方式交给了付馆长,付馆长见骆天自觉地开始工作,很感欣慰:“我叫小陈过来帮忙,这里就麻烦你了。”付馆长压低了声音:“骆天,这里地方上的专业能力不比其他地方,你就多费费心了。”

“我知道了,付馆长。”

小陈过来了,有了小陈和洪洛两人帮忙,骆天的进程快了不少,小陈负责清洗,洪洛负责测量,骆天则负责鉴定记录,三人合作得倒挺顺利。

除开陶豆以外,还有一些陶钵,“这些陶豆和陶钵都是马家窑陶器,”骆天说道:“马家窑陶器中,彩窑占了近一半,马家窑这几年的收藏价值很高,所以也出现了不少赝品,我们是主要看胎质,早期胎质,因受手工制作或慢轮兼制局限,胎质厚度不均匀,器形都不规整,有歪口、左右腹凸起、凹进变形或整体外倾现象,其内胎多见轮行轨迹、手工盘制痕迹,外胎光滑透亮。胎质越老,胎质显得疏松、轻盈,有可透性。另外这种现象与原始的用柴火烧制有直接关系。”

“真品器表与色彩之上的草根纹、白色粉末状或黄土浆状皮壳会有浸蚀脱落现象。”骆天拿起其中一件让洪洛看:“你看,底胎这里的色彩就有些脱落了。”

“凤形簪”骆天有些意外:“这凤形簪的风格有些像汉族的风格,不过也不算意外,西凉国的开国皇帝其实是汉人来的,在西凉国通行汉风,银制的,古代银器,其实并不是纯银,由于年代久远,长期埋入地下,所以已经严重变色了,没有银器应该有的光泽了,看来要用洗银水来处理了。小陈,这个就交给你了。”

“洪洛,你知不知道银簪还有什么作用”骆天这话一开头,小陈来了精神:“骆天,我等老半天了,就等你讲讲有趣的事情。”

“其实这银簪呢,除了用作头饰以外,还有其它的作用,比如呢,头痛脑热地,就可以用熟鸡蛋与银簪用布包在一起,趁热的时候来回擦试,还有一种更离奇,那就是男女房事的时候,假如新郎出现暴脱症的时候,可以拿银簪在男方的尾椎骨上刺上一针,就可以转危为安。如被毒蛇咬伤,用银簪刺蛇伤处,撞出毒血,可防止蛇毒入心。所以你看电影里面总是有用银针测毒的场景。”骆天说完了,看到两个男人在那里狂笑不止。

骆天知道他们在笑什么,还不是那个暴脱症了,洪洛与骆天熟了:“骆天,你怎么知道得这么熟悉,是不是已经试过了”

“去你的。”骆天有些发火了:“好了,这个银簪在古代并不只是女人用的,男以定冠,女以绾发,男女都可以用,以实用为主,到了后期,就是又女性用为主了。实用簪的常见品种有双顶簪、如意簪、扁方、通气簪、盘髻簪、耳挖簪等。两顶簪的形状好似扁担,呈三角形的两个顶端大小相同,纹饰相似。民国时期,两顶端的纹饰完全一致。双顶簪的最大特点是使用方便。任何一个顶端都可以直接插入发髻,这一方便的特点也使双顶簪成为民间女性最常用的头饰。双顶簪还以形状的不同,派生出单头顶簪和双头顶簪。”

“像这种如意簪。”骆天拿起现在手上的这只簪:“如意簪的形状似如意物,寓意吉祥,如意头的制作尤为玲珑别致,如意头中的纹饰多为麒麟送子图和婚庆时代表喜神的和合二仙图,这说明如意簪大多为已婚女子所使用。这种簪居然会出现在这里,真是不可思议。”

“为什么”小陈有些不明白了。

“如意簪在清朝最为多见,可是之前并没有西凉有使用如意簪的记载。”骆天说道:“如意簪在这里出现,我有些费解了,现在只有两种情况。”

“哪两种”小陈问道。

“一种就是这墓室根本就不是西凉国时期的,我们在某些事情上弄错了,第二嘛,那就是如意簪在西凉国时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