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惊宋 > 分节阅读 514

分节阅读 514(2/2)

目录

当然,也有人居中提出了用“青”、“晋”等位于幽燕和荆襄、江南等地中间的地域名称作为国号。但岳云和耶律普速完都觉不妥。

虞允文又提出,可以叫“唐”。因为在前唐时期。现辽国和汉国的土地皆包括在内。且唐朝是一个强大的多民族国家。是中原王朝最盛之时,民众大多怀念前唐。以“唐”为国号能够最大程度地得到人民的认同。

不过陆游、朱熹等却极力反对,认为既然是建立新朝,就应该推陈出新,怎么还能叫一个已经灭亡的朝代国号呢

眼见两国众臣争执不休,岳云便有些不耐烦了,心想第一个议题就讨论了几天还没结果,那这场谈判不知何时才能结束。他想起后世的国家名称。于是便脱口而出道:“国号一定要用一个字的吗朕看两个字的也行啊不如就用中华二字吧。我们的新国家就叫中华帝国如何”

“中华帝国”两边的大臣皆为之一惊,因为两个字的国号倒也不是没有过,就象辽国的国号,以前就是以民族为国号,称为契丹,后来受中原文化影响较多之后,契丹人逐渐汉化,通用汉语,才仿中原习惯,改称辽。

“不错朕的意思就是取”中华”二字。之前。众位爱卿提出了幽、燕荆、吴、青、晋等国号,都带有严重””的地域sè彩。兼有偏安一地之意。而我新朝的面积超过之前面积最大的唐朝两倍以上,应该取一个符合新朝特sè的名称。而我新朝领土的核心中原别称也为中华,海军的旗舰也为中华号。因此,朕觉得取名中华,应该是最符合目前我新朝特sè的国号”

岳云的提议立刻得到了汉国一方大臣的纷纷赞同。

朱熹当即便引经据典道:“不错,在上古时期,我中原大地诸部混居,其血缘宗族各不相同。因诸部共用夏礼故称华夏族。如今新朝也与那时一样疆域之内多族共存。但现在我国境内,不管汉族、契丹、女真、高丽、南洋、ri本等诸多民族都奉行中华之礼,那我等诸族亦能称为中华民族。”

辽国一方的大臣都觉言之有礼,如此一来,大家都是一个民族的了,就不存在什么华夷之分了,将来的矛盾隔阂也会少许多。

耶律普速完听闻之后,亦是俏眸闪烁,点头同意道:“岳大哥的国号建议不错,我也赞同”

显然她对岳云的国号提议很满意。

辽国的大臣们见自己女皇也同意了,便也纷纷表示赞同。于是国号就这么很快定了下来。

国号定下来了之后便是定年号。而这年号却是很快就商量出了结果。

耶律普速完索xg就提议,既然国号叫中华,那年号不如也跟着叫中华,今年就叫中华元年,以”惊宋第八百二十一章国号中华”后就一直这样传下去,不用每一个皇帝登基都换一个年号,免得后世之人查询麻烦。

这个提议岳云深以为是,当即表示赞同。两国群臣见自己的皇didu同意了,自然也不会有什么意见,于是年号采用中华纪元的制度也就确定了。

国号和年号确定之后,便是谈判首都的所在地了。

辽国一方坚持要求首都定在燕京,他们的理由便是,汉国的百姓为汉人,而燕京的百姓也多是汉人,且燕京在如今汉辽两国的边境线上,东面是辽东,北面是大漠,西面是河套、西域、南面是中原,离海岸线亦只有一百多里。是最佳的首都选择。

而汉国一方的大臣则认为,燕京的居民虽然是汉人,却心向辽国,如果以燕京为首都,不免有胡化的嫌疑。而且此地还是一个苦赛之地,居住在这里不免要受苦。

当然,这些话他们亦只敢在心中腹诽,表面上还是摆出了许多光冕堂皇的理由。说燕京位置偏北,离新国家南面的领土,如澳州等地,在一万多里路程以上,且当地气候寒冷,雨水稀少,且经常闹沙尘暴,气候不适应当首都云云。

但他们未料到,辽国一方态度却是极其强硬,表示如果不让燕京当首都,他们就拒绝继续谈下去。这让汉国一方的大臣有些猝不及防。

对于岳云来说,倒是无所谓。因为燕京也就是后世的běijg,自金以后,历经元、明、清、及至后世的”惊宋”共和国,都一直是中国首都。所以,对于燕京成为首都,他是没有多少抵触的。

而且,在他看来,以燕京为首都,也未必没有好处。

一来,可以加强对北方内陆的影响,毕竟首都对于全国百姓的吸引力是很大的,人才、资源、金钱都会向燕京流动,加速北方的经济发展,有利于自己开发辽东和塞北。

二来,有利于自己将来针对蒙古的军事行动。毕竟燕京向北几百里便是进入大漠了,以燕京为首都,出兵伐蒙古,可比从临安出发要方便多了。而且兵士如果长期居于燕京,对于适合大漠的沙尘暴气候也大有好处。

况且,岳云认为,后世的明朝之所以要把首都从南京迁往běijg,便是信奉着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不割地、不赔款的信念,算是最有骨气的一个朝代了。自己总不能比明朝皇帝还不如吧。

当然,自己这方大臣们心中的担忧他也可以理解。毕竟要放弃已经习惯的,在临安的产业,去在他们心目中的苦寒之地燕京生活,肯定是不愿意的。

就在岳云为此有些忧虑,觉得难以说服本方大臣时,辛弃疾却偷偷向他建议,认为这正是解决辽汉两国合并后,官员重叠,难以安置的好机会。

“陛下完全可以宣布:愿意继续作官的,就可以到燕京来当官,觉得燕京是苦寒之地,难以适应,岁数较大的官员,可以就在临安生活,但朝廷依旧按先前””的标准发给俸禄,允其退休。这样一来,官员过多的问题就将减轻不少。”辛弃疾说道。

“弃疾,你这提议倒也是个解决办法。不过,这样一来,帝国新zhèngfu中官员岂不就大部分成了原辽国的官员了吗”岳云有些疑惑道。

“陛下,这也没什么如果新zhèngfu中原辽国的官员居多,反而有助于消除他们的不安心理,因为不管怎么说,帝国皇帝还是您啊他们不是您的嫡系人员,哪怕有普速完陛下在,也担心遭到排挤呢。而如果朝中原辽国大臣为多数,他们就会安心不少其实,只要刑部、国防部、财政部、内政部等几个关键的部,一把手在我们手中就行了。”辛弃疾建议道。

岳云听闻之后,亦是微微点头,他更进一步想到,由于江南一带,士大夫的势力很大,自己的许多改革措施也不敢施行下去,如今到了燕京,有大批辽国大臣的加入。由于他们受儒家文化的影响较浅,反而可能没有江南文人那样保守,zhu的进程说不定反而能推进得更快一些。

“好那就这么定了正好我们也可以用在首都这个问题上的让步,来换取辽方在其他问题上的退让”岳云一拍桌子,兴奋道。

由于岳云的让步,中华帝国的首都便确定在了燕京。

同时,岳云还同意,新帝国的第一任首相由辽国的丞相萧斡里刺担任,但作为平衡,新zhèngfu内阁的刑部、情报部、内政部、科技部、财政部、文化教育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