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84(2/2)
顿了一下后,他方继续说道:“此策实施下来,百姓虽然可以得保安全,因为不管结果是我军护送他们平安抵达荆襄一带,还是金军追上来将我军全歼,他们都可得保性命无忧。毕竟我军如灭,金军应该也不会再为难他们了。只是这样一来,我军却会遭到惨重损失,在金军优势兵力的全力进攻下,断后军和护送的步兵很有可能全军覆没。所以元帅那里也需通知他们作好防备,金军极可能比预计的时间提前十多天追上来。这中策基本上是牺牲咱们背嵬军了”
岳雷这时却是忽然插口说道:“大哥,我觉得虞先生的中策不妨一试,这断后军就由我来率领吧大丈夫战死沙场也无甚可怕死则死矣,但不能让百姓受苦”
岳云愣了一下,方不动声色地说道:“先别忙,再听听允文的下策是怎么样的。”
“下策”虞允文这时苦笑了一声:“下策就是不管百姓,我们自己撤走。只是这样一来,在金军优势铁骑追击下,恐怕五千步兵就难以逃脱,而且大公子也会背上一个舍弃百姓的骂名,大帅交代的阻截任务也无法完成。且如此行事,后果恐怕堪忧,在大帅那里只怕无法交代得过去。”
原来自己想出来的妙计,在虞允文眼中只是最不可取的下策而已,岳云不禁暗暗苦笑一声,他开始在营帐中渡着方步,进行着理智与情感的较量,计算着利害得失。
岳雷也是屏住呼吸紧张地盯着他,等他作出决断,现在他们三个人算是背嵬军的核心了。他们作出的决定,就基本上是背嵬军的命令了。
岳云这时却觉得有些心乱如麻,一时之间难以决断。
不过就在这时,营帐门口的卫兵却叫道:“大公子,关铃将军来了”
“让他进来吧”岳云不经意地说道。
这时,只见从帐篷门口的帘布被人揭开,钻进来一名年轻的白盔小将,此人唇薄眼细,皮肤白楷,正是关铃。
他进来之后见到三人,方大喜道:“大公子、二公子、虞先生,你们三个怎么到个空置的帐蓬里来了如果不是偶然听到巡逻的卫兵提起,我还满营地抓瞎呢”
岳云随口回答了一句:“我们在商量事情呢。关铃,你有什么发现吗”
关铃这时方脸色略急地说道:“我安排在外围的斥候发现了一个重大情况:金军分兵了”
岳云有些奇怪地问道:“金军分兵了是怎么回事他们怎么分的兵”
关铃行了一礼后禀报道:“刚才我属下的斥候发现:十万金军分成了三部分,大概有五千多人回了汴京城防守,其中三千是有较强战斗力的北地步兵。估计他们也看出咱们没有什么攻城器械,不可能硬攻下汴京,所以城内兵力较为薄弱。而兀术留下了一万金军在城外也建起了一座大营和我们对峙,其中有三千是战斗力很强的女真骑兵,另外七千则是北地步兵和汉军混杂。而其他金军共八万余人已经向南开拔,估计追大帅的南撤人马去了。”
岳云这下心中又是一紧:金军分兵后,岳飞原先交代的断后计划就必须马上作更改了,而且还得派人去通知岳飞早作防备。
他目光扫视了一下虞允文和岳雷,然后对关铃道:“关铃,你速将大家都叫来这里吧这个新情况十分重大,我们必须早作决断”
第一百二十四章新的决择
背嵬军大营内,岳云的大帐灯火通明,众将领和虞允文、王童两名军师均悉数到场,商议背嵬军下一步如何行动。
关铃将刚才的侦察情况简要说明了一下后,帐内众人都陷入了沉思之中。
虞允文目光扫视了一下众人之后,却是微微一笑,对岳云说道:“大公子,虽然情况发生了一些变化,但属下的上中下三策却依然可用,不知大公子可曾考虑清楚用哪一策吗”
王童一听,颇为惊奇地问道:“上中下三策”
虞允文轻抚长须,点了点头。
岳雷这时叹了一口气,将虞允文在帐中所献的上中下三策详细说了出来。
众人听完上策之后,都是脸色顿变。待到岳雷将三策全部说完,王童立刻便有些激动地说道:“这上策虽然看似对我军最有利,但此事一旦披露出来,却是对我们最为不利,不但元帅那里不好交待,更不用说朝廷的那些言官会怎么说咱们了。而且,最重要的是:咱们良心不安”
他这一说,顿得众人赞同,就连岳云也微微点了点头。这上策在他看来也太冷血了一点。
王童这时见众人都赞同他的话,不禁精神一振,接着又说道:“下策在金军分兵之后也难以实施,我们这八千人去追金军的八万人,就算眼前这一万金军不追咱们。我们撵上兀术的主力也难有建树,顶多能趁他们攻击元帅大军时,在他们背后偷袭骚扰一下。而且这样做一样将百姓抛弃给了金军,亦会留下一个不好的名声。”
岳云听罢,微微一笑道:“那你的意思是用允文的中策了”
王童点了点头道:“中策其实是在下最赞成的。如能将这部分百姓护送回我大宋,他们经历了这一次事情后,必将全心拥护我们。而且这些百姓我亦比较了解,大多为商人,家中颇有资财,安置在荆襄一带后,更可壮大我们的实力。”
岳雷这时却忍不住说道:“王童,如用中策,那还在我们外围驻扎的一万金军及汴京城内的金军岂能任由我们护送百姓离开”
王童听罢脸上一阵通红,张口结舌道:“这一点我倒是还没想好,但我想以咱们背嵬军的实力,应该能击溃他们吧。”
众人一听,都不禁暗暗好笑,汴京城内的金军倒是可以忽略不计,他们大多都是老弱残兵,有点战斗力的只有兀术留下的三千余人。谅来也不敢舍弃城池出来追击。
不过城外的一万金军就很麻烦了,这其中可有三千女真骑兵。八千背嵬军对上一万金军,虽然说不会怕了他们,但硬拼之下,亦将损失惨重。如路上再遇上其他金军,恐怕就难以保全百姓安全了。
岳云听闻之后,心中其实也很想实施中策,如果将这四万多百姓护送回来,必将对自己感激涕零。同时,通过他们的口,将自己的遭遇散播开来,将对金国治下的百姓产生不小的影响力,动摇金国治下的汉人百姓民心。
不过,这计策却有三个大的难处。第一个难处是:自己撤军之后,已经出发追击岳飞大军的八万金军怎么牵制
第二个难处就是:在自己大营旁虎视眈眈的一万金军如何应付,想让他们安安静静地看着自己撤离是不可能的。如果他们对正在撤退中的队伍发起进攻,自己就凭这八千背嵬军将士,能够既顶住一万金军的进攻,又能保护百姓周全吗
第三个难处则是:撤到什么地方去跟着岳飞撤到汉水一带吗那里安置二十五万百姓都很成问题,自己再给他送四万多百姓去,恐怕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