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82(2/2)
罗腾飞也是一怔,但随即道:“我军离汴京最近,这攻取汴京的任务本就应该归于我军,这有什么值得高兴的”
虞允文笑道:“不仅仅如此,官家还将四周的淮西军、刘锜、李横三军调拨给相公支配。也既是说此仗相公是统帅十二万大军的大将。”
第四部雄鹰展翅第三十二章旗开得胜
第三十二章旗开得胜
听的此言,罗腾飞也是一惊,随即又是大喜。
宋朝的公认主力部队分为五军,分别是居于西川的吴家军,襄汉的岳家军,淮南东路的韩家军,淮南西路的罗家军以及江东的张家军。
这五支部队皆是宋王朝最为重要的正规军。
但除此之外还有许多的杂牌军,分别组扎在宋朝的各处要塞,比如说刘锜他领的八字军便属于其中之一。他们平时镇守要塞,防止敌人来攻,战时受朝廷指派,让他们听谁号令,谁就是他们的总指挥。
如此也是为了防止军区大将的一家独大是宋朝压制武将的手段之一。
刘光世的淮西军本属于宋王朝的正规军之一,但因为刘光世遭贬。岳飞、张浚的交恶,加上罗腾飞的不屑,使得这支军队无人接替。
赵构不得已让军中第一大将王德来接管刘光世的位置。
刘光世虽然无才,但毕竟拥有资历,是三朝大将,祖上也是将门世家,任何人都要给他三分薄面。可王德却是一小小兵卒出身,论战功不起眼,论资历也排不上号,谁也不买他的帐,致使淮西军由正规军变为了沦为附属的杂牌军。
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淮西军此刻依旧拥有五万兵卒,统制官王德、郦琼、王师晟、靳赛、王照、王志、乔仲福、张景、王世忠、李进彦、副统制赵四臣、康渊等人下,各有官兵等若干人,已然具有自我运作的能力,实力不小。
赵构将淮西军、八字军等杂牌军七万余众编入一口气交给罗腾飞统帅,同时还命襄汉的岳家军,淮南东路的韩家军从旁协助,这北伐伪齐的决心似乎不小。
这让对于赵构鄙夷的罗腾飞感到不可思议,但也因赵构的知趣而欢喜。
在一年前,在张浚等主战派的要求下,赵构也起了北伐之心。但因张浚的胡乱指挥,使得韩世忠大军无功而返,岳飞军虽然纵横伊洛,所向披靡,但也因得不到支援而陷入孤立无援的绝地,被迫撤退。
为了不让赵构重蹈覆辙,罗腾飞在让虞允文上疏的时候特地让他写了自己的意见,方针,采取三路进攻,相互配合的战术方针,迫使伪齐不得不分兵而战,利用大宋的正规军来对于伪齐的临时签军。
显然,赵构显然吸取了上次失利教训,明智的采纳了他的战术。
罗腾飞暗自称奇,心道:“不知为何胆小怕事的赵构似乎开窍了。”
罗腾飞不知造成如今这种局面的人正是他的明智抉择。
历史上张浚为了打到赵鼎,扶植了秦桧作为后盾。但是秦桧之阴毒远在赵构、张浚、赵鼎之上,不但骗取了赵构的信任,而且还游走在张浚、赵鼎之间,将他们玩弄于鼓掌之中,最后两人皆被秦桧击败,赶出朝堂。
紧接着是秦桧尊相,跟赵构一个鼻孔出气,使得主和派占据上风,最终商定议和,残害忠良。
但罗腾飞做事果敢,恣意妄为,不管秦桧身份如何,先一步将他除去,令历史改向。
秦桧是奸细的身份大白以后,这给赵构敲响了警钟。
赵构本有心扶持秦桧对抗主战派,未来的相位内定了是秦桧,但事实证明秦桧竟是金国的细作,这对于赵构的打击可想而知。
赵构想想都觉害怕,若秦桧不死,他当了相国手握宋朝的军政大权,然后利用职权卖国,自己这皇位焉能保住
经此一事,赵构不敢再胡乱用人,生怕在出现第二个秦桧。
因秦桧一事的警戒。
故而在一时之间,赵构也不敢扶持主和派。
主战派虽跟赵构政见不同,想法不一,但却能够保证他们对宋王朝的忠心。
权宜之下,赵构只能一改往常风格,继续任用主战派维持朝政。
面对罗腾飞的请战,面对岳飞的请战,面对兵部尚书王庶的请战,面对首相张浚的请战,面对参知政事沈与求的请战,面对枢密使李纲的请战,赵构也不得不下定决定于伪齐一战。
当然,这些罗腾飞自然无从知晓,但历史却因他的抉择而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罗腾飞霍然站起,高声道:“不管其他,但毫无疑问。我大宋三路大军北上,正是收复中原,覆灭伪齐的大好机会。”
虞允文道:“相公说的不错只要覆灭伪齐,消灭了宋金之间的缓冲地带,我大宋便将于金国相邻,日后寻求决战也将方便的多。”
罗腾飞眼中闪过一丝炽热,跟伪齐作战非他所愿。罗腾飞真正的所求,正是在战场上击破金国,让金国为他们所犯下的累累罪行付出相应的代价。
正如虞允文所说,只要灭了伪齐,意味着更金国的决战即将来临。
为了这一刻,他已经等待许久了。
罗腾飞心道:“这一战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不过,他随即一笑,对付伪齐,这一战,似乎没有失败的借口和理由。
在一年前,岳飞区区一军,便所向无敌,更何况这一次大手笔,一口气动用了二十余万大军。以及最为精锐了罗家军、岳家军以及老牌劲旅韩家军。这种阵容,即便是对上金国也可完全无惧。
虞允文说道:“相公,需不需要选了良辰吉时出兵”
罗腾飞知道古人迷信,即便是文士书生也不例外,干什么事情都要向天祈求,以求顺利,尤其是出阵这等大事,更加需要举行隆重的仪式。但作为后世人,罗腾飞完全不吃这一套,大笑道:“免了吧,先生还不知道我什么狗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