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68(1/2)
院之长官,负责调配军事。这也是宋朝军事暗弱的原因之一。
为了防止武将作乱,赵宋皇家以枢密院来钳制武将。简单的说掌兵大将负责属下军队的管理、训练、戍守、升补、赏罚等政令,但无权力发兵,即便战事再为紧急,没有枢密使的指令,地方大将无权调派大军。同时枢密使有发兵之权,却无统兵之重。
双方互相牵制。
在历代皇帝眼中,这是压制武将壮大的绝妙之法,但却忽视了兵贵神速这四个字。每每出兵都要秉呈,使得武将不能放开手腕,屡失战机。
赵构以主和派的秦桧为枢密使,用意不言而喻,正是打算用他来钳制主战派的大将。
秦桧连日的表现也未令赵构失望。
比起当年秦桧初入朝堂时的那份意气风发的张扬,受到教训的他,如今已经成为一个沉稳可靠的人物。
至少在赵构的心底是这般认为的。
秦桧察言观色,问道:“陛下可有心事”
赵构点头道:“朕今日正为一事烦忧,不知如何抉择,想听听爱卿的意见。”
秦桧万分虔诚道:“愿为陛下效力”
赵构肃然道:“此事关系我大宋安危,不可不察,更加不可从轻考虑。昨日,张相上疏弹劾刘光世,表示刘光世无才无德,不足以担当大任。朕也觉得甚有道理,对于刘卿多年来的表现,朕以是失望透顶,不在对他抱有任何期望。”
秦桧附和道:“臣下也觉得刘光世之才,不足以号令兵马。”顿了一顿,续道:“陛下可是在为刘光世创立的淮西军的归属而烦忧”
赵构点头道:“确实如此。”
秦桧若有所指道:“张相公文武全才,乃当世之孔明。他既然提出此意,应当有应对之法。”
赵构眼中闪过一丝忌惮,道:“张相却有提议,他认为吕祉文武双全,可当此重任。”
秦桧并不奇怪,这吕祉正是他秦桧向张浚提议的人选,但在这一刻,秦桧却是一脸的惊讶,失声道:“怎会如此吕祉此人却有干略,但对付一般蟊贼尚可,可面对金齐,却未必有这能耐。何况他是张相公一手提拔起来的心腹谋士”
说道这里,秦桧若有所悟,赶忙闭上嘴巴,不在言语。
听秦桧此言,赵构眼中的忌惮之意更胜,张浚独相,地位正是一人之上,万人之下,更兼大都督职位,负责北伐伪齐。可谓朝中军政大事皆由他断定。如此位高权重,这一刻又意图染指军权,打算将刘光世的五万大军归为都督府的直属部队。
赵构本是多疑之人,张浚如此做法,他焉能不心生疑虑秦桧这“无意”中的失声,正让赵构疑上加疑,心中一惊思道:“张相不满现状,意图手握兵权,将军政大事集于一身,难道”
赵构几乎不敢想象下去,一个最亲近的宰相若又了谋反的意图,那后果会是多么严重。尤其是现在,在罗腾飞、岳飞、吴玠等大将的努力下,宋王朝凭借顽强的斗志,渐渐走出当年被金国驱赶成丧家之犬的惨象,渐渐得到了百姓的支持认可。
在这个时候,若来一场叛乱,导致的后果很可能将宋王朝一举推向灭亡。
赵构面上不动声色,问道:“那以爱卿之意,谁更加适合统帅刘光世这支军队”
秦桧道:“谁最善战,谁最适合。观我大宋战将,唯有岳太尉、罗上将军能够当此重任。若将他们细分,岳太尉可比韩信,智勇双全,料事如神,兵卒正是多多益善。而罗上将军善于硬仗,可比项羽、霍去病。挺精锐之旅,可所向无前,若指挥全局,未必极得上岳太尉。所以,臣下之见,这岳太尉正是不二之选。”
赵构眼睛一亮,赞许道:“分析的有理有据,爱卿真乃奇才也。”顿了一顿,赵构续道:“那爱卿觉得张相与岳太尉相比如何”
秦桧坦言道:“各有千秋,张相精于政务,处理国事,井然有序,岳太尉远远不及。而岳太尉精于兵事,决胜千里,统御有方,这点张相便万万比不上了。”
赵构点头道:“爱卿言之有理,如此说来。论军事还是岳卿出色,这北伐伪齐一事交予岳卿最为适合。”赵构此时虽无法确认张浚是否拥有反意,但已经对他做出了相应的防范,打算撤除张浚都督职位,将北伐伪齐的军事任务交给岳飞。
秦桧露出狂喜之色,高声道:“陛下圣断。”
赵构微笑点头,让秦桧退下。
张浚此刻不知灭顶之灾即将来临,一脸的兴奋与自得,在他负责统御三军后,先是罗腾飞破杨幺于洞庭湖,再有罗腾飞败伪齐于淮南,还有岳飞纵横伊、洛,所向无敌。
在张浚的眼里,这些跟他毫无关系的战绩都是在他的指挥调派下取得的胜利,那指点江山的书生意气,在他身上体现的一览无遗。
本来张浚便是志大才疏之辈,根本分不清时势,在胜利的蒙蔽下开始得意忘形了起来。秦桧只是一个提议,立刻让张浚为之心动。
而今罗腾飞、岳飞威名暴于南北,敌闻名而寒胆,不敢于战,而他张浚是三军总指挥,可名气却远不如罗腾飞、岳飞,这让张浚心中很不是滋味,他不甘心于老老实实的当一个相国,而是想要当诸葛亮、王猛、郭子仪等出将入相的伟人,名垂青史。
在秦桧的教唆下,他存着私心,将自己的心腹谋士吕祉推荐给了赵构,让他来统领刘光世创立的淮西军。
在张浚眼中,此刻他手握军政大权,是总中外之任的显赫人物,赵构没有理由不接受他的提议,此刻他正在等着赵构即将下达的任命书。
见一日已过,赵构毫无动向,张浚心中不免有些焦虑。
便在这时,外头传来秦桧求见的消息。
张浚心中一动,忙将秦桧引入大堂,客气道:“会之此来,可有要事”
秦桧肃然道:“人多眼杂,可否至书房叙话”
张浚心知必有大事发生,忙将秦桧领至书房,禀退左右。
秦桧沉声道:“张相,不好了官家有意罢免相公都督一职,将北伐的重担交予岳太尉,让他宣抚诸路。”
“什么”张浚惊骇大叫,此语对于张浚来说无异于石破惊天。“宣抚诸路”已在相当程度上取代了都督的职权。张浚一向自视甚高,连连的胜利,更使他居功自傲,忘乎所以。在他眼里,统一节制全国军马,指挥北伐战争,只有他才名实相符,也只有他一人能够胜任,区区岳飞哪够资格
张浚颤声道:“官家为何作此决定”
秦桧道:“我也不知,今日官家邀我前往正是商议此事。不过,弦外之音表示此事,跟岳太尉有着莫大关系。”
张浚动容道:“此话怎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