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56(2/2)
“我大圣天王杨太,上呈天命,下应人和,以正义之师,起兵讨之。不料,瑞昌罗腾飞助纣为虐,暴而无恩,凭借兵甲之利数破我军,并将我军困于死地,生死难以预料。”
“但我杨太无畏无惧。只因圣人有云: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先前战败,非战之罪,而是上苍给予我杨太的考验。上苍并没有抛弃我等,在我等危难之际,粮食天降。足以表明,我杨太已经得到了上苍已经认可,得到了上苍的庇佑,故而赐粮襄助。反败为胜之际,就在眼前,我杨太于此拜谢苍天。”
杨幺说此,振臂高呼:“我杨太决不辜负厚望,推翻赵宋,解救万民。”
“推翻赵宋,解救万民。”
“推翻赵宋,解救万民。”
杨幺军上下大多兵士皆受杨幺愚弄,此刻更是跪地膜拜,个个以为自己追随了天命所归之人,忍不住喜极而泣。
便在这时
烟尘四起,浓厚刺鼻的黑烟从月牙湾口飘涌入内。
杨幺军上下捂鼻咳嗽声,接连传来。
杨幺也忍不住,掩鼻干咳了起来。
“怎么回事”他起身眺望,只见前方黑乎乎的浓烟,滚滚而来。
“着火了”这是杨幺第一个想法,但随即醒悟,面色苍白,厉声叫道:“全营上下,速做准备,快快迎敌。”
他们哪里料到罗腾飞会在此时进攻,一个个都惊慌失措了起来。
尤其是烟雾在东风的席卷下,顷刻间便弥漫整个月牙湾,可视度立时降低,只听见四周接连不断的咳嗽声,此起彼落。
杨幺拉着董祥道:“先生,你可有妙计应付当前情况”
董祥本就是文士,身体瘦弱,较之杨幺万万不如,以被熏得咳嗽不止,泪眼模糊,哪有精力在想什么计策。仓促之间,只能大叫道:“天王可下令布防,然后再令水性好的能手前去查探虚实。”
杨幺长于政治远见,对于行军作战却不擅长,随机应变,更加别提,此刻慌了神,也不管有用无用,当即让麾下诸将布防,并且命水性极好的杨收、杨寿两位兄弟亲自上前查探情况。
烟雾越来越大,逐渐充斥着整月牙湾。
由于月牙湾内三面绝壁烟雾无法通过,唯一的出路便是上升,自行消散。然罗腾飞此计经过细心准备,专门负责制造烟雾的人便高达四千余人,共计一千一百三十一堆制造烟雾的火堆,烟雾之浓厚,难以想象,经风一挂,囤积谷内,经久不散。
由于烟雾轻于空气,想要正常说话也只能趴在船上,才会能够不受烟雾影响。
但是罗腾飞大军随时可能杀来,在如此情况之下,又怎能趴在地上躲避
杨幺善于收买人心,心知此刻自己便是三军榜样,即使此刻再过如何难受,他也昂然的站立甲板上,大声鼓励。
不多时,杨幺已经被呛得喉咙作痛,泪水直流。
午后杨收、杨寿同时返回,兄长杨收禀报道:“罗腾飞已经除去横江铁索,并且对方于月牙湾外,架设上千火堆,借助风力,将烟雾吹向我军。”
杨幺、董祥各露肃然之色。
罗腾飞除去横江铁索,显然是为了方便他们即将到来的攻势。
杨寿接着道:“此外,我们还发现一丝异常,对方有对外调兵的迹象,而且极西方有火光四起的景象。”
罗腾飞站在和载舟上,极目眺望,只见月牙湾已被尘烟笼罩,宛似一层层乌云覆盖,看不清里头景象。
朱奕一脸敬服的站在罗腾飞的身后,道:“正如相公所料,杨幺确实派人来刺探我军虚实。我们按照相公吩咐,作出往东调兵的情况,并且烧毁了二十艘缴获了的破损战舰,以迷惑敌人。如今,他们已经退去,但是否会中计,尤为可知。”
罗腾飞高声道:“做好准备,让张天鹏指挥投石车做好准备,此次我要亲自领兵让这些杂碎知道厉害。”
杨幺被烟雾困入月牙湾内,时间一久,将士将无以为战。他们之所以,不敢上来,实因忌惮己方兵力强盛之故。但若有一线生机,他们必将拼死前来。
此番计策用的乃是阳谋,是以罗腾飞早已料定对方必来。
正在这心神游动之际,忽听前方鼓声阵阵,好似阵阵惊雷。
罗腾飞大喜叫道:“传令给张天鹏,让他的投石车上弹,对准了,给我狠狠的打。”
让张天鹏指挥投石车是意外的收获,经过商议,罗腾飞发现,立威震敌的方式最好莫过于投石车的轮番射击。然而投石车的命中率是公认的,命中率往往不及三成。
为了扩大战果,罗腾飞问麾下诸将谁有办法提升投石车的命中率。
张天鹏自告奋勇的站了出来。
原来张天鹏的父亲张横除了是水军副都督外,还令兼炮艇营指挥,对于发射投石车,跑车这类器械别有研究。张天鹏最擅长的是打炮,反而而不是水战。
在他的指挥下,投石车的命中率可提升到令人恐怖的四成。
这正是意外之喜。
如今罗家军各方人才具备,除了缺少一块发展的地盘,以便自给自足,早已是名副其实的军阀了。
正在洋洋自得之际,杨幺军已进入埋伏圈内。
罗腾飞命鼓手起鼓,向张天鹏下达射击的命令。
张天鹏正对着方位做最后的调整、估算,听得鼓声,手中令旗一挥,五十余块巨石在空中划过,犹如坠落的流星一般,砸向杨幺军的战舰。
河面上杨幺军的昂扬的呼喝声忽然就变成了惊呼惨叫:先头的十数条战舰登时被密集的矢石击中。
经过张天鹏的调整校正,投石车的威力果然大增。
只是一合,便打沉了敌方两艘战舰,击伤舟舰十二艘。
杨幺、董祥趴在地上观看战局。董祥正欲发表他的看法,一枚砲石自东面飞来,正中董祥脑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