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插队在黄土高坡 > 分节阅读 145

分节阅读 145(1/2)

目录

擦擦那件,还把手表放在耳边听了听,这才不舍地摘下,说:“真不错,都是好东西。”

“那你回去写对调申请,交你们厂里,只要对调一办成,这些东西都归你。”

“嗯。”侯三变走出屋,来到客厅说:“你家真大啊,屋好多间,你爸是个大干部”

“什么大干部啊,普通干部,早离休了。”

“离休的可都是大干部”侯三变说。

“也未见得,凡解放前参加革命工作的,都能办离休。”

“嗯,兄弟,我还有个难处,我那老婆的弟弟非让我在北京给他买个海鸥牌照相机,要什么135的,你说我这又没钱又没购物卷的,哪买去啊”侯三变露出一股为难样。

“我给你想想办法”刘炳坤暗说:又在管我要呢,咬牙答应

135海鸥牌照相机可真不好买,跑了北京好多商店,大多没有,几个大商店有,又要购物卷。刘炳坤托了好多人,也没搞到购物卷,后来好不容易在友谊商店看到货柜里摆着这款相机,这里倒不要购物卷,却用人民币也不能买,要侨惠卷,侨惠卷是华侨或外国人来中国后把外币兑换的,价值一元相当于人民币一元。

家里人没有海外关系,也不认识外国人,飞了好大劲都没有搞到。正犯愁时,陈鲁平突然想起说:“王大力以前离婚的爱人,去澳大利亚了,曾回国去忻县几天,你问他有没有侨惠卷。”

刘炳坤一想,也是,没准他那就有,便打电话到厂里,问王大力有没有。

可巧,王大力正好有赵伟红临走时给梦琼留下的几百元侨惠卷,便告诉了刘炳坤。刘炳坤便当夜坐火车回忻县,拿了侨惠卷,立刻赶回,花了一百多元买了个135海鸥牌照相机。

“相机买了,你该些写对调报告了”刘炳坤拿出相机给侯三变看,侯三变看了眉眼都乐开了花,连说:“不赖,不赖,老哥我一定回厂就写对调报告,明天就交劳动科。”

“不会变了”刘炳坤问。

“我变什么啊,我一直没变,我和你对换,我是一直和你谈,其余几个忻县找我要对调的,我也没同意啊。”

“别人也找你谈对调的事”刘炳坤问。

“那当然了,想去忻县的少,想来北京的多,自打我想回忻县,哪月没有一两个来谈对调的事。”

“这么多人找你谈对调,最终你怎么选我呢”

“是看钢铁厂挣钱多,也是看你小伙子大方。”侯三变说了实话。

第二天,刘炳坤又去汽车厂找侯三变,问:“对调报告写了吗”

“写了,可是没交。”

“为甚”

“我得回忻县钢铁厂和领导谈谈,瞧瞧我要调回去,能给我安排甚工作。”

“明天我回忻县,你和我一道回”刘炳坤说。

“我假没请下来,等请了假再回。”

“哪天能请下假”

“等了工资有了钱,再请假。”

“你不是刚了几天工资吗”

“花完了。”

刘炳坤知道,侯三变又是想自己要路费了,心里便有些生气,气他一而再再而三地加码,不说句痛快话,但叩头都叩到佛爷前了,就差一拜了,于是忍下气说:“我给你一百块钱路费,过两天你便上路”

“兄弟,行,我过两天请了假不耽搁,马上回忻县,和钢铁厂领导谈谈,谈妥了便向汽车厂教对调申请”刘炳坤回忻县厂里后,果然不到一个月,厂劳动科长老魏便去找了刘炳坤。

中第一百章捡漏

厂劳动科长说:“和你对调的那个侯三变来厂里了,在厂里看了看,又和我谈了谈,说和你对调,他回北京便写对调申请,你也写个对调申请报告,我好先和厂领导商量一下,如果同意,再报区重工业局,如果重工业局同意,咱们就商调函。”

“真的”刘炳坤大喜过望,立即就写了对调申请,交给劳动科长。之后是等待,一天天像熬鹰似地期盼着,盼了一个月,却一点音讯也没有,又等了半个月仍然没音讯。刘炳坤便等不及了,忙返回北京,找到侯三变说:“你写了对调申请了吗”

“写了”侯三变忙说。

“怎么对调函我们厂都了,你这边怎么没讯啊”

“我问了我们长,我们厂劳动科说接到你厂的对调函了,还让我检查了身体,把检查身体结果也寄过去了,你们厂劳动科没接到”

“都了十七八天了,不可能不收到”侯三变口气坚定地说。

“我陪你到你们厂问问”

“行。”二人到汽车厂劳动科问了一下,劳动科长查了查文件说:“对调函都出去快二十天了,钢铁厂肯定收到了,你回去问问你们厂”

函既然寄出,怎么会收不到呢难道函半露让邮寄人员给丢了,或者是投错了地方,或者邮车翻了,着火了,把信件都烧了。。。。。。刘炳坤猜测不出,便急急地又赶回厂里。

“和我对调的北京第二汽车制造厂的公函寄来了吗”刘炳坤一进厂劳动科便问魏科长。

“你先坐,先别急。”魏科长一边给刘炳坤搬了把椅子放到他身旁,一边忙给他倒了杯水放在刘炳坤面前的桌上。

“我问您,收到北京寄来的对调函了吗”刘炳坤一边坐下一边问。

“收是收到了,可是报到区重工业局,区重工业局给拦下了,说侯三变的身体有些问题,他肝上有问题。”

“是肝炎吗”刘炳坤问。

“肝炎倒不是,是转氨酶标了。”

“严重吗”

“不太严重,只是来咱们厂干炉前工是不行的。”

“他在北京汽车厂,我看他安车轱辘。”

“安车轱辘是安轱辘,只是咱厂接收工人,第一个条件是要身体好的。”劳动科长不容置疑地说。

好不容易找了个对调的,又买自行车又买缝纫机,又买手表和照相机,又请他吃饭,又给他出路费,费尽周折,却在身体方面卡住了,真晦气。刘炳坤心有不甘,又跑到地区重工业局劳资处问询了一下,人家回答很干脆:“身体不合格的人,重工业局坚决不接收”丝毫没有商量的余地。

“完了,彻底完了”刘炳坤叹息道。刘炳坤本以为这件事到此画个句号,结束了。没想到几天后在忻县街上,他竟然见到侯三变和赵亮相跟着在街上行走。

刘炳坤以为自己看错,又追过去在侧面细看了一下,没错,和赵亮在一起的果然是侯三变。“这狗日的,他们俩人怎么勾搭上了,难道赵亮找他对换

对,侯三变是因为身体原因被重工业局挡下的,自己闯不过重工业局劳资处这道关,他赵亮就能闯过,他在区重工业局有什么关系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