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插队在黄土高坡 > 分节阅读 7

分节阅读 7(2/2)

目录

法场里县体育场。里面已经站了不少人,王大力和孙茂来到体育场,费好大劲才挤到前面。

一会,一辆卡车开进体育场,车上站着七八个蓝衣服红领章的警察,还有三四个没领章帽徽绿军装戴着工人民兵红箍的人,警察没拿枪,三四个工人民兵一人拿一杆步枪。

两个知青在车里跪着,五花大绑,背后插着木头做的标子,标子上写着反革命杀人犯,车开到体育场中央,两个被绑的像粽子似地知青,被车上人直接推着滚了下来,跳下来的警察两人捏一个,把他们提到前面跪下头垂着,王大力和孙茂根本看不到他们的面貌。

县革委会主任上前念了他们的罪状,也念了判刑结果,执行开始了,只见两个穿绿衣服的工人民兵向前,用步枪抵住他们头后面,呯呯开始射击,二人应声倒下。

外号叫钳子的倒下,扭曲了几下身体,便不动了。那个叫铁头的,枪一响也向前倒下了,身体也扭动了几下,可是,他并不是就此静止了,他竟然反过身来看那个枪毙他穿绿军衣的人,吓得那个穿绿军衣的人蹚蹚蹚后退了好几步,另一个民兵看到,冲他的脑袋又开一枪,他又趴在地上,满头是血,身子不停扭动,被吓得退了几步的民兵回过神来,见周围的人都在看他,好像丢了面了,于是走向前,又向那个倒在地上的知青开枪,乒乒乓乓地震乱响,好几枪过后,那个外号叫铁头的知青终于不动了。

孙茂在旁边看的心惊肉跳,兔死狐悲,物伤其类,看到和自己一列火车来山西插队的知青被当地民兵打死在血泊中,他心里顿时生出一股酸楚,赶紧拉了王大力一把,钻出人群。

上第十章自食其果

知青伙房里一大堆煤才一个多月,便被伙夫李二旦用吹风机吹得变成黑烟冒到天上去了,食堂没煤了,大队不给拉,说没钱,让知青和老乡一样烧玉米杆,高粱茬子。

伙夫李二旦开始两天烧了烧玉米杆,高粱茬子,但火太慢,又得不停地添,且又烟熏火燎,几天过后,他便不干了。

李二旦不干伙夫,其实还另外有原因,知青刚来大队,县里按知青人头算,一个人配了一百斤粮,三十斤白面,三十斤玉米,四十斤小米,白面玉米都是磨成面的,小米也是脱了壳筛净的。伙夫只管做饭便是,好在,天下伙夫吃饭都是不要钱的,李二旦图一个做饭省事,又图一个能吃饱肚,给家里省一份粮,白馒头尽管吃,谁能一天不干活光盯住他呢粮食快尽了,菜也快没了,只剩下几麻袋土豆,这几天,天天土豆,不炒,不炸,只是熬,上午土豆,下午土豆,今天土豆,明天土豆,后天还是土豆。

知青李全旺问他:“李师傅,上午吃什么菜”

“土豆丝。”“下午呢”“土豆片。”“明天上午呢”“土豆条。”“明天下午呢”“土豆块。”“后天上午呢”“大土豆丁。”“后天下午呢”“小土豆丁。”反正说来说去就是土豆,气得知青没法。

他做土豆是把土豆切完后,倒上水,加上盐煮,煮熟后,拿个铁勺子,里边倒上点油,油里再放几粒花椒,放火上烧,油烧热了,花椒味出来了,再把这很少的炸了花椒的油倒进煮熟土豆的大锅里,香味立刻满屋,菜锅的土豆汤上面还漂起一片片油花,这样做的菜闻着香,看着香,油都在表面上,并没吃进菜里,所以吃着并不香。

知青一个个都是大小伙子和大姑娘,又干体力活,正是叫饭的时候,所以香不香的,也狼吞虎咽地进肚了,饥不择食,土豆就土豆,可是白面馒头这几天不见了,玉米面饼子个头也见小了,小米粥尽管碱放的比以前多,能喝出淡淡的苦味,仍然是一日比一日稀,小米粥放凉了,上面都不起皮,清清的能照出人影。唉军中无粮,战士心慌啊。

伙夫李二旦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辞职的。说是辞职,其实就是不辞而别。

那天上午九点多种,知青们都到伙房来了。可是他们没有看到伙房屋顶烟囱上的炊烟,进到院里,只见伙房的门锁着,锁上插着一把钥匙,知青们打开门一看,一股冷飕飕的气氛弥漫屋子,掀开锅,锅里空的,掀开水缸盖,水缸里的谁上面结了一层薄冰,再打开伙房旁边库房的门,几个装粮食的缸也几乎见底,断粮了,怎么办。

知青们忙敲开同院住的王大力和李宝成他们住的屋门,李宝成他们刚起来,也不明白怎么回事,只说一早就没听到院门响,也没听到切菜声。

知青们有些慌了,变簇拥着来到大队部,大队部里革委会李目,记李建文都在。李宝成问:“二旦今怎么没给我们做饭啊”

“是吗”李目佯装不知的样子,“我叫通讯员艮虎喊他去。”通讯员李艮虎迈开小腿,扭动着只有一米三几矮小的身子走出了大队部。

一会,李艮虎矮小的身子回来了,他用尖细的声说:“二旦说不做了,说知青难伺候,说大队说他烧煤烧得快,还说他在部队时,烧的煤可比这多多了,又说粮食也没甚了,巧妇难做无米之炊。”

大队革委会主任李目听完,说:“咋吃这老快,一两千斤粮食就没了,那咋办”

“咋办,我们也得吃饭啊”知青们齐声说。

“那这样,你们先从大队库房里领几百斤粮食,领三百斤茭子,领二百斤玉茭子,先把这一阵过去再说。”大队记李建文瞅瞅李目说道,李目点点头。

“谁给我们做饭呀”知青又问。

“你们先轮流做,每天留两人做饭,不用上工,行不”李目好似征求意见,其实就是决定。

茭子,就是高粱,玉茭子,就是玉米,知青们这天都没上工,大家简单分工后,领粮食的领粮食,烧火的烧火,洗菜切菜的洗菜切菜,大家捋胳膊挽袖子地干开了。

虽然是初干,可是毕竟在这伙房里呆了近两个月,偶尔也帮着切切菜,烧烧火,所以,烧火的一八一大锅水烧开了,切菜的也切了一大案板土豆,就等着粮食了。

领粮食的单丁一和葛存天回来了,他们推着歌小平车,车上放着两条装得满满的细长袋子。

“领回来了。”

“嗯。”

“那咱们做。”

“嗯。”知青们七手八脚地把粮食搬进伙房,正准备往盆里倒,打开系的绳,一看里面是粮食,是原粮食,玉米一粒粒黄澄澄,高粱一粒粒红灿灿,都是粒,不是面,赵亮叫道:“这怎么吃啊”

“就是怎么吃啊”男声女声好几个声音附和道。

“怎么吃呀”到大队磨坊去磨。

几个男知青忙把粮食搬上小平车,去磨面了,可是不一会,又推回来了。知青们都好奇地望着他们,同去的赵亮忙说:“磨面,大队磨房就是一个电磨,足排了十几号人,每个人最少半小时,等咱们磨上也要晚上了。”

“那石磨呢”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