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后锋 > 分节阅读 210

分节阅读 210(2/2)

目录

“别看着我。这不我说的,是我们楚大人亲口说过的。”

“将,将军这,这不敬老天,老天爷会降罪的呀”余长夏一阵长吼,勉强把胸腔中的气儿给吼完,正微微有些气喘,那些刚刚被他一通雷霆霹雳般的话语震得茫然不知所措的村民们也终于慢慢地有人回过了神儿来。只是,面对连老天爷这跟佛祖并列,甚至比观世音菩萨这大家最常用的神仙都厉害的至高真神都不放在眼里的“余将军”,说话的村民也只得尽着小心。

“老天爷嘿嘿,你们怕他,我们不怕。”余长夏嘿嘿一笑,话音又接着一转:“我问你们。你们怕老天爷,为啥这些年总是天灾人祸,吃不饱不说,还得卖儿卖女,甚至有的地方还得吃人我们不怕他,东北为啥这几年偏偏风调雨顺,老百姓的日子一年一个样儿吃的饱穿的暖不说,兜里没个几十两的银子,都不好意思出门娶媳妇儿你们说,这是为啥”

“这”

“告诉你们。原因就是一个:老天爷不管这个天,也不管这个地。咱们这些人,在人家的眼里,就跟些蚂蚁一样。蚂蚁呀雨天蚂蚁搬家的时候,你们谁有空去看着”余长夏的放里满是不屑,也同样满含激动:“人,得靠自己老祖宗留下的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所以,楚大人有令,所有人都得识字为啥,识了字,自己就能看书写字,就能通过老祖宗留下的书本儿,学习一样又一样的东西,学习法律,知道该怎么告状,知道自己有没有违法,不再怕被别人欺负就像朝廷要增加赋税,可以可是,那些地方官的就不敢再给你们再从中加上几层因为你们懂了。朝廷只要一个告示,你们就知道朝廷要多少赋税,知道那些当官的有没有私自加派他要是加派了,他就是违背朝廷的命令,是违了法,是犯了罪他就没资格当官为啥大家都识了字,能当官的多了,不稀罕他什么举人进士状元”

“说到底,今天我给你们说了这么多,就是两句话:要识字懂事儿,要知道握紧拳头,要自己知道努力只有那样,才能不受欺负,才能吃饱穿暖,过上好日子”

“好了,今天先说到这儿。大家回去都琢磨琢磨,明天咱们接着再说。下课”

第二卷东北三国志第二百三十五章没用

第二百三十五章没用

余长夏对保定府那个小村的村民所说的话并不只是独一份儿。事实上,这些话都是由东北军政治部统一制订,并且由楚钟南批准施行的。为了这些话,政治部的各级军官在东北六省深入了解,在入关之前,也曾派人进入京畿一带对老百姓的普遍情绪进行了调查,足足准备了一年多。而这些话之所以这么激烈,甚至还带有一些反对皇权的刺耳之言,主要是因为政治部考虑到大明王朝此时正处于一个大破灭,大改变的时期。自祟祯登基开始,大明朝廷历年积攒下来的矛盾终于开始暴发,到现在已经整整十七年。忠心为国之个词已经让人无法考量,虽然这个世界上依然还有不少人,像扬州的史可法等忠臣义士,可是,绝大多数人已经不在为大明朝廷的前途感到担忧。他们对大明已经失望,期待着一个新的秩序的诞生。这也是为什么李自成攻入北京之后,大明朝廷的官员们几乎无一愿意跟随祟祯,不仅没有殉节的,反而还有大多数投向了李自成,就连饱受皇恩的皇亲国戚、首辅、尚书、大学士都是如此。虽然这也是因为这些大臣们的德行问题,但主要的,还是因为大明本身。事实上,如果李自成不是过度放纵部下,致使手下军纪败坏,在北京城进行了大肆的破坏,同时也严重地打击了那些读书人的投效心理,说不定,大顺真的就可以成功奠基了。

不过可惜的是,李自成的草莽本性并没能让他抓住这个机遇。这位草莽英雄的悲哀并不是在于他失去了得到天下的机会,而是他差一点儿就能真正的拥有天下而前有大明的败落,后有李自成的恶劣表现,所以,此时此刻,正是攻击皇权的最佳时机。皇权,楚钟南并不视之如洪水猛兽,而且他自己也已经对其有了一丝向往。可是,像大明皇帝,乃至原本历史上的清朝皇帝那样,他宁可不取。皇权,肯定要受到限制。这是在小北荒的实力积攒到一定程度,并且打算对当时的后金发动进攻的时候楚钟南就已经开始谋算的事情。从平时的言谈身教就不住地向身边的人灌输这种理念,如今,十几年已经过去,虽然他本人的权威并没有因此而受到多大的影响,可是,不可否认的,“皇权必须顺从于民意,服从于法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一观点已经真正的深入到了东北百姓,尤其是原本出自小北荒的百姓心中。

春播一粒种,秋收万颗粮小北荒十几二十万人,先是在朝鲜借助土地改革的风气传播了一次这种理念,又紧接着在东北几省,借助满清败退,执政府初立的当儿,再次将这种思想进行了传播。虽然入关之后,政冶部派出的人并没有那么十几万人多,但是,谎言说了一千遍都可以成为真理,这种理念本身就极为符合老百姓的利益,多说几遍,老百姓怎么可能不理解自古以来,中国的政治就是上下缺乏沟通。而原本的历史上,新中国的先烈们也只是派出了工作队,宣扬自己的政策,加上一个土改,就轻易的得到了民心,将原本极度劣势的局面扭转了过去,更是借助老百姓的手推车,推出了淮海战役的大胜。而如今东北军实力强悍,进可攻,退可守,又有祟祯这个正统的皇帝的大义在,再加上政治部的人由普通老百姓的心理,经由多番琢磨之后所制订的讲解方案,顺着“全民识字”这一运动的风潮,那些本就受够的苦难,好不容易在东北军的帮助下过上了一点安稳日子,正心存感激的老百姓又怎么会不赞同就算只是口服心不服,只要有口饭吃,东北军又能这样一直胜利下去,自然有他们全心全意心悦成服的时候。

当然,对于这些比较激烈的攻击皇权的话语,楚钟南等东北军高层还是有一些担心的,甚至一度打算放弃。而他们打算这么做的原因也不多,第一,这些讲解的话中多次提到楚钟南的名字,虽然这主要是为了提高楚钟南本人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地位,为日后夺取皇位奠定一定的民意基础,可是,这同样也使得那些对这种激烈言辞感到不满的人们找到了可以反击的对象,他们也照样可以从中看出楚钟南的“野心”,并将二者结合起来,混淆视听。二来,封建王朝之中一直享有不少特权的缙绅士人阶层本就对发动过土改的东北军感到不满,虽然如今东北军势大,可这种明显袒护百姓,而且还带有压制皇权乃至士人特权意思的言辞恐怕会进一步刺激到这些人,引发他们的反对,乃至反抗

不过,最终,楚钟南等人还是决定按照原计划施行。因为,山海关之战的前敌总指挥,楚钟南凭着自己的耐心兼诚心,另外还找了好几个朝鲜和日本美女才收服的东北军参谋部新任副总参谋长,上将洪承畴指出:长痛不如短痛。此时的东北军,虽依然有满清余孽等势力的威胁,但多为假想敌,其实后方极为稳固。而关内大乱,受到了极为严重的破坏,更加严重一点儿说,就是正处于礼崩所坏,生灵涂炭之时。此时,不仅有李自成、张献忠等农民军势力,也有左良玉、刘良佐、高杰、黄得功等地方军阀,再加上诸多地主豪强,凭恃各自的实力,也大多建立了自己的势力,这些人大多极为狡猾,也没有什么所谓的忠心,一切都是以自己的利益为上。若是以怀柔的手段,虽然不见得不可以,但以他们原本就对东北军所怀有的恶感来看,怀柔的时间必然很长。期间若有什么不对,极有可能会引发内乱。尤其是怀柔的时候必定要与那些地主缙绅妥协,给予一定的利益乃至特权,使其保有一定的实力,甚至是依旧执掌一方。所以,一旦真的有内乱,这些人就会成为最可怕的祸源。与其如此,还不如直接将这些人打掉虽然可能会费不少功夫。但此时南京方面朝政混乱,各方军阀只顾自己,张献忠趴在四川,李自成大败而遁,精锐尽丧,军心厌战,正是收拾内部的良机。否则,等这么多敌人都回过神儿过来,再想收拾掉内部的那些不稳定因素,可就迟了。另外,洪承畴还指出了一点,那就是所谓的“皇权必须顺从于民意,服从于法律”,还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之语其实也是可以在圣贤书中找出依据来的,极为符合孔夫子的“仁”,以及亚圣孟子所提出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等言语。只要稍加解释,便可以名正言顺,根本不用太过于担心什么而楚钟南想要在外对强敌的时候,讨好那些本就对他们有恶感的地主缙绅,不仅不现实,也只会徒耗时间。

“让洪承畴主持军事,你真的就那么放心”

沃尔姆斯已经很久没有见到楚钟南了。来到中国那么多年,他算是跟楚钟南交情最深的一个了,甚至比楚钟南的枕边人美洛妲还要久。不过,虽然身兼数职,并且担当了主力第一军的总指挥,沃尔姆斯依旧有些不太乐意,甚至是不满。原因也非常简单。从当初的小北荒建军开始,到朝鲜,再到东北,他可是东北军头号元老,而且战功累累。可是,原本的军中第一人,如今却不得不屈居于人下了。

“怎么了他惹你生气了,还是给你小鞋穿了”楚钟南并没有工作。入关之后,除了一开始有些忙碌,之后便没了什么事儿。因为早在沈阳的时候就已经安排好了。各项事务都有人处理,他只把个总而已。

“他终究是个投降过来的将军,而在此之前,他受到了几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