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1/2)
起来好像有点不可思议,但一切都真实的发生在他的身上,此时他的身上还散发着淡淡的、绚丽的七彩霞光,整个崖底都被笼罩上了神秘的色彩,周边的小动物们也被这一异象给吸引住,围在潭边观望着,一群小鸟盘旋在霞光的上头,一切异象都似乎在说明着敖小龙他还活着。
第三天的太阳又顺着昨天的轨迹升起上来了,但敖小龙还是动也不动的躺着,除了他的身体在长大外,没有发生其他的变化,他的脸色还是依然红润,身上的霞光依旧那么的灿烂。
又过了第四天、第五天。
太阳一天天升起又一天天落下,敖小龙的身体一日日的长着,但还是昏睡着,他还能醒过来吗到底什么时候能醒呢
直到第七天,敖小龙已经长成一个有十五、六岁样子的少年,他好像停止了继续生长的趋势,那些血红色细丝状的水藻早就消失不见了,可能是隐藏在小潭底下,也可能是早已进入敖小龙的身体;他身上的霞光也转淡了,最后就消失了,他的身体慢慢的浮出了水面。
他整个脸露出在水面上,那是一个非常清秀、带着儿童般稚气的面孔,他的衣服因承受不住那成长的身体而破裂了,露出了婴儿般晶莹的肌肤,他的胸脯起伏着,鼻孔似乎还不断呼出淡淡的白气,他此时就像一个熟睡中的婴儿。
当阳光又一次照射在敖小龙的身上,他的睫毛似乎动了一下,接着他慢慢的睁开了眼睛,敖小龙好久没见过阳光了,太阳是那么的刺眼,他本能的用手去挡住阳光,却一下沉进了水中,水中冒出一排的气泡。
“怎么没有呼吸困难的感觉,难道我死了吗”
敖小龙想道,用手掐了一下胳膊:“好痛,我还活着,但为什么会这样呢”
敖小龙不解的摇摇头,小潭中起了一个个小漩涡,他这才想到自己还在水中,敖小龙站起身,水刚好漫过他的胸膛。无意中他看到水中有一个影子,一个有一点熟悉,又很陌生的影子。
“这是我吗我怎么长高了我在这水里躺了多久呢”
敖小龙甩甩头,想甩出心中许多的疑问,他举起手仔细的摸着自己的脸,端详着明显长大的身体。“这应该是在崖底吧”
敖小龙心想,他还记得自己是从崖顶上摔下来的。
敖小龙走出小潭,爬上了岸边的草坪。
“什么东西这么香”
敖小龙不禁说道,他刚上岸就闻到一丝淡淡的清香,越接近就越浓郁,他仔细的寻找着香味的来源,终于在岸边发现一个小小的、翠绿色、半透明的芽体,那股淡淡的清香正是它发出的,敖小龙真想不通为什么那小小的芽体竟能发出那么浓的香气。
那芽体还真怪,它此时正慢慢的向上生长着,叶子一片片的伸展开来,不多久就长成一尺多高的植株体,通体晶莹,顶端还顶着一个小果子,慢慢的变大,变成鲜红色、晶莹可人。
因为太久没吃东西的缘故,敖小龙觉得肚子非常的饿,那红色小果子散发着惊人的吸引力,他根本就没考虑到是否有毒,就将它采了,一口含进嘴里,那小果子入口即化,化成一股津液,甜甜的带着清香,顺着喉咙流进肚里,顿时全身清爽,再没有饥饿的感觉。
敖小龙就把那植物的茎全拔起塞进嘴里,入口有点苦涩,但一下子就化成津液流进了肚子里,想吐也吐不出来,敖小龙忽然觉得肚子阵阵绞痛,“难道我是毒发了”
他被这个想法吓了一身冷汗,想不到自己福大命大,掉下悬崖没有摔死,现在却因自己乱吃东西而中毒了。
敖小龙越想越后悔,怪自己贪吃,见到什么东西都乱吃,忽然一阵大的绞痛,他抱着肚子在倒在草坪上,在草坪上打滚着,痛不欲生,痛得他眼泪忍不住往外流;接着他感到脑袋昏眩,眼前一遍黑暗,睡意不断的袭来。
“我要死了,死了也好,死了就不会痛了。”
敖小龙心想,他现在全身开始麻痹了,最终没抵抗住睡意,昏了过去。
敖小龙静静的躺在草坪上,一群小松鼠好奇的看着他,最后有一只胆大的松鼠率先跳到他的身上,其他的也跟着在他的跳到他的身边,几只小兔子在他的身边悠闲的啃着草。
过了许久敖小龙的手指头动了动,接着睁开了眼睛,一只小松鼠看到了异样,机灵的逃了出去,其他的跟着一哄而散,一旁的小兔子也蹦着蹦着赶紧逃离。
忽然,一只兔子逃到崖底下时一闪而逝,敖小龙揉了揉眼睛,以为自己看花了眼,他走过去拨开乱藤杂草,发现竟是一个一人高的洞,好奇心促使他向洞里探去。
洞并不很深,但在里面还算宽敞,光线可以进到洞里面,可以看到洞里的一切,入眼处是一个石床,床上躺着一具骸骨,敖小龙还是第一次看到这么恐怖的东西,特别是骷髅上那两个空洞的眼窝更是吓人,他赶忙把视线移开。
敖小龙又把视线落在另外的石桌上,桌上放着一本很厚的书,他走过去石桌旁,书上灰尘很厚,敖小龙吹了一口气,灰尘四散,呛得他直打咳嗽,他抖落书上的灰尘,用身上的破衣袖擦干净;书面很粗糙,有点老旧但并不破烂,书上也没有写书名,带着疑问,敖小龙翻开了第一页。
书上写着:“我本是江湖有名的神医,因遭仇人追杀,身受重伤,被逼上悬崖,绝望之际跳下悬崖,但命不该绝,我掉入小潭中,免去粉身碎骨之灾。后来在潭水的治疗下伤势痊愈,因感潭水之奇特,留居在此研究,但穷此余生也不知所以然,随着岁月的流失,虽然在潭水的改造下百病不侵,但人终究不能摆脱生老病死的命运,在我一百五十岁时觉得大限将至,遂写下此书,留待有缘人得之,希望能造福一方”
这一页是着作者的前言。
敖小龙自从懂事开始,水清柔就教他识字,从小就聪明伶俐的他已经少有不认识的字。他接着翻开第二页,这一页是介绍各式各样的药及药性,而且接下来几页也都是介绍这一类的知识。
敖小龙觉得现在的记忆力好像比以前好很多了,那些艰涩难懂的药名,经他看了一遍就可以记下来;这样一本厚厚的书竟有约一半是介绍药和药性的,接下来则是开始介绍各式各样的病状以及如何对症下药,敖小龙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很快就埋首书中,直到天黑了才发觉已经过了一天。
第二天,敖小龙找了点野果果腹,坐在草坪上又继续看书,本来没看完的部分就只剩下一小叠,他很快就看到了最后几页,当敖小龙翻到最后两三页时,发现这两三页并不是介绍病症和疗法,也不是介绍药和药性。
而是着作者写下的一段话:“我本是江湖人,因机缘巧合而成为一名有名的神医。我把武学的气功融入医术中,练就了“驭针打穴”之技,成名于江湖。练气有助于在针灸时发针达到快、准、精,所谓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所以“精”在针灸中是最为重要的,要精就必须先练气,以下是我晚年领悟到的一种练气法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