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39(2/2)
吴起高兴跳了起来:“那么吴王,我可以去送送叔父吗”
“当然可以”姬凌云毫不介意的说道。
“谢,大王”吴起叫了一声“大王”,高高兴兴的跑了出去。
“你怎么看他”看这吴起消失的身影,姬凌云转头看向了公孙圣。
“年纪轻轻,思绪周全,言谈举止。充满了自信,用兵大胆,可谓智勇双全,不枉费大王在他身上所花的心思。”对于吴起。公孙圣也是赞不绝口。如此大才,只要不是嫉妒贤人的人,都会欣赏喜欢。
姬凌云再度将心思放在了当前地事物上,三日后,他便准备驻入济阴邑,随时准备北出黄河,攻占北地。
一晃一月已过。一切如吴起意料中的一样。
项鹰以水攻之法。将新郑变成了汪洋泽国。百姓们用来做饭的灶瞠成了青蛙地天地,城内人们只好悬釜而炊。吊起锅做饭;不久粮食用尽,直至易子而食,状况惨烈。新郑城虽然坚固,几度经营,经得住攻打,但此时已是弹尽粮绝,无法据守,只能开门投降。随即,还没有等姬凌云提议以韩庄子交换端科。
赵毋恤已经派人前来商议换俘一事,显然端科在他们的手上除了耗费粮食以外,没有任何用处。
在这一个月地时间里,姬凌云已经做了了一切准备。全军上下,经过了一个月的修整,个个精气十足。正当他兴致满满准备大势入侵魏地的时候,一个不好的消息却在这个时候传到了姬凌云的耳中。
就快没粮食了
所谓不当家,不知道柴米贵。
在这近两年的交战中,吴国的四十五万大军所消耗地粮食何止千万计。即便吴国在富庶,也禁不住如此的消耗。
所有粮仓皆以见底,里头空空如也。
若非有邗沟的帮忙,怕是早已支撑不住了。
所以,姬凌云得知了伍子胥传来的这个消息后,先是一惊,随后也是一阵点头,能够支持那么长地时间,已经是出乎于意料之外了。
吴国不比他国,自从自己以毁周之计颠覆周朝以后,自己就开始了长达十年的征战。从蚕食小国,再到破百越、攻楚、入秦、战匈奴等等大小战役高达百战。
其间休整的时间少之又少,皆因吴地富庶,兼之自己效仿汉朝屯田政策才能令吴国的粮草周转过来。如今四十五万大军皆在前线,田地无人屯耕,坐吃山空,粮食消耗自然远胜以往。
静静的听完符央带来的情况,姬凌云沉默了会儿道:“我军还有多少粮食”
符央道:“将所有粮食都聚集起来大概够我军半年使用,再从百姓那儿收购一些,勉勉强强可以维持八个月。”
八个月
姬凌云手指有饥饿中的敲打着桌面,许久才道:“将所有地粮食全部聚集在一块,存放在临淄附近地稷下邑,把你麾下的五万士卒空出来,一起加入战斗,务必一战而功成。”
“是”符央面无表情地回答道。
“此外”姬凌云看了符央一眼道:“符都督,等会你去从军库里支十五万银钱,犒赏你麾下的士卒,告诉他们这阵子辛苦了。”
符央和他的五万水军虽然没有直接参加战斗,但他们却负责了吴国四十万大军所有的粮草供应需求。
自己这里还好说,只要沿着新挖掘出来的邗沟,走颖水直接抵达卫国的陶地,安全且没有任何风险。但是另外两路呢这两路深入敌军腹地,要想将粮食运到必须要经过敌人的地盘,这一年半载以来,企图打吴国粮草注意的人比比皆是。但在符央的策划下,愣是没有让对方得逞过,每一次都安全且及时的将粮食送到。
此等功绩,不用多说。
姬凌云向来赏罚分明,并没有因他们未上战场而看清他们。
符央激动的告辞离去,打算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他的部下。
姬凌云独自在帐中思索,八个月灭赵魏确实比较困难,但并非没有这个可能,关键在于是否有值得利用的战机。
正在为如何短期破敌的姬凌云埋头苦思的时候,在黄河北岸的赵毋恤等人已经通过秘密渠道得到了这个消息。
赵毋恤看着乐羊、邮无正、行人烛过和史黯等十多名将笑道:“我们这里不怎么样,对方看来也不好过吗”
此刻赵毋恤已经一扫战败的阴霾,重新振作了起来。或许,他赵毋恤确实不是姬凌云的对手,但只要有一线机会,他赵毋恤就会奋战到底,直至生命的终结。
不仅仅只是吴国粮草告急,三晋的情况也差不多了。大战至此,三晋的余粮经过近两年的消耗,仅仅还能坚持个一年左右而已,比吴国要好上那么一丁点
董安于这时看着郄疵,问道:“你那边的情况怎么样了”
郄疵依旧是那副铁打不动的神色,说道:“我已经联系上了匈奴,此刻文章应该已经到达安邑与盟主会面了。”
吴辰、乐羊神色一变,一同看向了赵毋恤。此刻赵毋恤神色淡然,显然已经知道此事,心中略微生出不快,但也不在言语。
在怎么说吴国与赵、魏、韩之间属于内战,国人之争。而匈奴却是塞外异族,并非同类,让他们参予中原之事,实在不大妥当。
第十三部一统天下第二十七章目的一致
董安于见吴辰、乐羊神色不悦,心中明白,正如赵毋恤当时的情况一样。不同的是赵毋恤表达的方式更加的激烈。
赵毋恤自从十五岁从军开始就在和异族打战,一生中基本上有一半用在了对付异族的战场上,让他同意跟异族联手,无异于让他跟生死大地一同谈天说地一般困难。但那又任何自己又何尝希望将匈奴牵扯进来何况匈奴中还有他赵氏的死敌智瑶的存在。只是当前是形势所逼,不得不如此而已。
董安于对异族的反感一点也不逊色于赵毋恤、吴辰、乐羊等人,但他能够冷静的分析一切的利弊。即便匈奴在可恨,但在这一刻他们的敌人都是一致的。
同时也知道若不解除这个心结,内乱将离此不远。
“诸位的心情老夫可以理解,正如当时的主帅一样。主帅这一生几乎都在在于异族战斗,让他与异族合谋确实有些为难。但目标一致,相互之间可以利用。我们都不希望吴王强大,在这种情况之下,放弃成见,一同对外才是最好的选择。此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