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10(2/2)
姬凌云一脸的诧异,不知墨翟为何会说出这伤感的话来。一时间也忘记了自己那因是否要杀墨翟而衍生出的犹豫心态。
墨翟见姬凌云地神态,“哈哈”一笑,“光顾着伤怀,竟忘了正事。吴王。点齐兵马请入关吧”
姬凌云更加困惑。
墨翟高声道:“在公孙兄的计划下,鄙人已经占据了武关,请大王入关。林雷”
公孙兄
公孙圣
姬凌云恍然大悟,虽然他不晓得之间的原由经过。但却清楚的明白了一件事情。墨翟的出现是公孙圣计划地一部分,墨翟并不是自己的敌人,而是自己的盟友。他到武关表面上是为了帮助关尹守城,实则是暗助自己拿下武关。
对此。姬凌云不得不暗中对公孙圣翘起了大拇指,他的这一招莫说关尹,即便是自己也被瞒在了骨子里。
谁又想得到一生以兼爱、非攻,救助弱小为理念地贤士墨翟,居然会放弃毕生最求的理念而帮助强大的吴国呢
姬凌云大笑的走了上去,“能得墨兄出手襄助,姬凌云感激不尽。”
墨翟眼中再度出现地复杂的神色叹息道:“不必如此,鄙人帮助大王并非是为了吴国。更非为了大王。”他望着长空道:“鄙人是为了天下。”
姬凌云神色一禀,若是常人说这种话。姬凌云只当他在放狗臭屁,不可闻之。即便是老子、孔子亦是一样,但由墨翟口中说出来分量都是大大不同。
老子、孔子都从政,在政治上没有人能够把持住清明,为了大利而牺牲小利之事再所难免。而墨翟却是从民,他兼爱、非攻的思想,等于跟天下诸侯世族为敌。在政治的角度上完全站不住脚跟,因为他的理念一切都利于百姓,利于平民。世上也只有墨翟一人公开的反对诸侯专权。反对世族专政,认为天下之人,无论君王还是乞丐都是平等的。
墨翟所创立的墨学,有些荒唐,不符合实际。根本无法适应历史地潮流。但那一颗拳拳的为民之心,却值得世人尊重。
“仁”这一个字在墨翟身上得到了完美的体现。孔子的“仁”,在于制度。而最好墨翟的“仁”却是在于人人平等,百姓个个远离战火,丰衣足食。
姬凌云正容道:“这点寡人可以向墨兄保证,我姬凌云对天下百姓皆一视同仁。只要他们不作出有损吴国利益的事情,寡人绝对不事先作出任何愧对百姓的事情。这点不是寡人吹嘘,天下诸侯没有一个人向寡人一样,如此对待百姓。”
墨翟微笑的点了点头道:“我信你。”
姬凌云好奇的问起了墨翟为什么会于公孙圣联合在了一起。
墨翟笑道:“我与公孙兄两人可以说是同一类人吧还记得当初你离开的时候对我说过地话吗”
姬凌云点了点头,那段难得的历练时常在他的脑海里浮现,无法忘怀。
墨翟想起了前事,心中感慨万千道:“当初你说如今诸侯混战不休,相互攻伐。单凭学问不足以抚平乱世,想要抚平乱世,真正实现天下太平。惟有一法,那就是消除国家诸侯的限制,令万民归一,建立一个新的制度。对此,鄙人当时心中有些明悟,又有些茫然。鄙人出生低微,了解百姓之劳苦。在青年时,思前想后终于定下了一个理想。就是要消除天下之大害,实现天下之大利。这天下地大害,莫如弱肉强食,强者侵略弱者、大国侵略小国、智者压迫愚者。而这切祸患地根由,是由于人与人间彼此不相爱,若能兼相爱,交相利,便可以均分财富,再无嫉怨恨争夺,实现了天下之大利。”
他低着头看着自己的脚丫道:“为了这个理想,我几乎付出了自己地一切。直到遇上了你,经过你当时的开导。鄙人开始游历天下,寻找答案。后来遇上了同样迷茫的公孙兄,公孙兄于鄙人微有相同之处。他原先认为世间纷争来源于人心贪欲。无论协助哪个诸侯成就霸业,都会令大周百姓苦不堪言,凭添纷争。与其助纣为虐,不如修身养性,远离世间烦恼,纷争。但经过你与孙武子先生的影响,他的观念有了变化。为了寻求答案,下山历练。也许是经历一样,也许是相互欣赏。我们结为至交,一起寻找着答案。我们曾周游各国,观察民情,最后终改变了想法。一致认为若要天下太平,唯一的方法就是消弭国家之别,把所有人置于一个君主的统治下。只有这样和有这一统天下的人才能实现我毕生的理想,实现天下的之大利。”
说完,墨翟看着姬凌云道:“毫无疑问,大王是诸侯中最适合一统天下的人,吴国是最适合一统的国家。所以,我们才一起决定帮助大王,一统天下。当今之势,可谓三分天下。其中吴国最强,三晋次之,秦国再次之。三家相互牵制,无论是谁想要一统都非易事。公孙兄认为最好、最快的一统方法就是将三家变为两家。公孙兄早年经过秦国的时候,曾经救给一将死之人,得到了赢利令麾下谋士文章教唆赢行谋反一消息。于是,公孙兄就定下良策,拟定方针,将秦国诱入瓮中任吴国吞噬。”
墨翟笑道:“为了这个计划,公孙兄还让鄙人毒死了西方羌族人的马匹,让他们将怒火撒在秦军身上。秦军守将抵御不住,鄙人便趁机增援秦军,并帮助秦军打退了羌人。得到了秦国的信赖,赢利更是为此亲自召见了我等。直到武关传来被攻的消息,鄙人马上装做愤慨,自荐帮助秦国防守城池。赢利不疑有他,加上公孙兄的劝说。他很自然的就派了鄙人与三千墨者,前来助阵。因为鄙人拥有赢利亲笔写下的文书,武关守将关尹毫不怀疑,就将鄙人迎入了武关。”
墨翟的一番长篇大论,姬凌云听得是如痴如醉,想不到两人竟还有这般经历与故事。
姬凌云了解了大概,心中的怀疑全消,问道:“墨兄,接下来我们应该如何配合行动。寡人可是迫不及待的想在武关的城楼上欣赏明晨的日出呢”
墨翟大笑,“何需安排,如今这城中的守军不过二千,其中还有一千是我麾下的墨者,大王只须下一声号令,就可大模大样的入城。”
姬凌云奇道:“那城中守兵呢”
墨翟道:“鄙人以吴军强大,骄傲为由,设置了一场奇袭。此刻武关城中的将士大多都在离这里西北的群山中蛰伏,等待大王明早从那里路过哩。”
姬凌云放声大笑:“果然是好计。”
就这样秦国的门户已经向吴军敞开。
第十二部修养生息
第二十二章智取函谷关
当夜,姬凌云派瑞科领步卒经山间小道,绕过秦军埋伏之地,顺利的拿下了巍峨的武关,接收了关内的一切布防。
翌日,天明。
依旧不知详情的秦国伏兵还在妄想吴兵落入圈套。待他们回过神来的时候,吴国的二十万大军已经将他们团团围死。无须开战,秦军直接弃械归降。
姬凌云高坐马上,看也不看那些被擒了的降卒,遥指武关意气风发的高声道:“全军听令,随寡人入城。”
大军抵达武关城下,只见关城外不远处,早有人马迎接。为首共有八人,其中一位是项鹰,余下分别是曾经一起与姬凌云相处过的禽滑厘、管黔敖、县子硕、公尚过、随巢子五人,还有一位苍鬓壮汉,姬凌云未成见过。
想必,那就是胡非子吧
在墨翟的几个弟子中也只有胡非子是他没有见过的。当年在助阵对晋的时候,胡非子的双亲正巧去世不久,胡非子告别墨翟回乡守孝。
“大王”瑞科大步迎了上来高声道:“末将在诸位墨者朋友的协助下,已经兵不血刃的接收了武关。”
“辛苦了”姬凌云微笑的对瑞科点了点头,然后向墨翟的几位徒弟问好。
六人中最于姬凌云亲近的便是长得如同猴子一般的县子硕,当年也是他不远千里将冷蝶送到了他地身旁。还在自己的请求下破例地收了张言为徒。传授他刺探军情,蛊惑人心的技术。使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