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84(1/2)
:虞和虢,这两个国家之间关系不错。晋如袭虞,虢会出兵救援;晋若攻虢,虞也会出兵相助。
而晋国故意在晋、虢边境制造事端,找到了伐虢的借口。晋国要求虞国借道让晋国伐虢,虞公认为交一个弱国盟友,不如结交一个强有力的盟友,不听大臣宫子奇地再三劝说,一意孤行。
晋大军通过虞国道路,攻打虢国,很快就取得了胜利。班师回国时,把劫夺的财产分了许多送给虞公。虞公更是大喜过望,对晋国毫不怀疑。在虞国境内地晋军对毫不设防的虞国发动了奇袭,虞国在瞬息见就被晋国灭亡。
前车之辙,后车之鉴,有史为例,这国道怎能外借
“哀公可在想当年晋献公的假道伐虢”姬子吴最善于察言观色,一眼便猜中了鲁哀公所担心之事。
鲁哀公被说中的心事,尴尬的笑了起来。
姬子吴摇头叹息:“想不到在哀公眼里,我王竟然如同晋献公这鼠辈一样,真为我家大王不值。当年,晋献公虽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但所做之事却是背信弃义,言而无信,出卖盟友之举动。而我王却处处维护大周利益,被大周背弃,却依旧未说一句周王朝地坏话。其言而有信是天下公认地。怎能用晋献公与他相提并论”
鲁哀公张了张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若他说是,则有诋毁姬凌云之嫌疑,他小小鲁国怎敢担这个罪过但是若说不呢他又有什么理由拒绝呢
姬子吴一句叹息,已经将鲁哀公逼得左右为难的地步。
姬子吴这时突然强横道:“实话告诉哀公,这不是一次寻常地战役。以我王的性格,不会干出偏激的事情。但他为人至孝,楚国的作为一度至我王的父亲越公予以死地。这是他绝对不能容忍的。他报着不能胜利就战死疆场被抬回吴国的决心打这一战。而在这一战中最关键的就是借道鲁国攻打楚国。不论哀公同不同意,这个战术必须执行,五万大军必要由鲁国进入战场。”
鲁哀公犹豫再三叹道:“好吧,我信吴王,答应借道,并为你们做掩护。”他本就在左右为难之间,忽然听见姬子吴这强硬的话,不得不松口。反正无论自己怎么选择这吴国由鲁国经过都无法避免。与其让吴军踏着鲁国人民的尸体上走过,不如自己退让一步。
姬子吴笑道:“此外,我王还有一个比较过分的要求,希望鲁国能够在一个月内补给我军五万人马的粮食。我军在胜利后将多上总数的三成一并归还。”
鲁哀公拍案而起怒道:“这这何止是比较过分简直是欺人太甚。寡人已经答应借道,而你们却还要让寡人用我鲁国人民辛劳耕种的粮食为你们充当军资真当我鲁国无人,好欺负吗”
姬子吴摇头道:“我王并非这个意思,只是在战术上的需要”
“不借”鲁哀公打断姬子吴的话,斩钉截铁的说道:“寡人若是如此做,如何有颜面担任鲁国国君,若答应你们这种无礼的要求,我鲁国的国威又何在”
姬子吴并没有说话,摇头长叹了一声,然后大叫道:“大王,我姬子吴有负您的所托,未能完成任务,实在无言再见,只有以死相殉。”毫无征兆的从袖中拔出匕首向胸口扎去,鲜血喷射中,姬子吴倒地不起。
鲁哀公当场吓傻了,姬子吴若是死了,他将百口莫辩。等楚国灭亡后,吴国那无坚不摧的长矛将会刺入鲁国的胸膛。
见姬子吴并未死去,连忙上前大叫:“子吴大夫,子吴大夫只要你无恙,寡人什么都答应你。”
第十一部战国七雄
第十七章华武尚在,方城不落
楚国方城。
这方城位于南阳盆地东北隅,伏牛山东麓,唐白河上游,东邻泌阳县,南接宛城,西连南召,北依叶城,是南阳的北大门。
方城素称“五界一口”,处于北亚热带与南暖温带、长江流域与淮河流域、南阳盆地与黄淮海平原、伏牛山脉与桐柏山脉和华北地台与秦岭地槽的五个自然分界线上,东北部是全国九大隘口之一的方城缺口,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
这里有中国第一座长城楚长城。春秋时,楚国为“控霸南土,争强中原”,约在楚文王十二年伐申灭邓之后,在南阳东北开始修筑长城,设缯关。该长城自隹隹经方城山,达比阳入唐河。
当年齐桓公率鲁、宋等八国联军与楚对峙于召陵,楚成王派大夫屈完出使齐军。屈完对齐桓公说:“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齐桓公深以为然遂与楚订盟,史称“召陵之盟”。可见楚长城在当时的影响力。
而方城背靠方城山,紧挨楚长城是抵御北方进攻最有利的屏障楚国如今的军事中心地。
其守将斗怀为楚国知名老将,是楚国第十三代国君若敖的后裔,其父斗成然更在楚平王时当任楚国令尹,掌握楚国的军政大权。
斗怀并无通天之能,但老而弥坚,为人用兵严谨,公证无私。在十年前,其长子斗昆触犯律法,大收贿赂,以养歌姬。斗怀一怒之下,将他推向城外乱杖击毙。深得当地百姓爱戴,以及楚王熊章的信赖。镇守方城四十年从未出错,领地百姓夜不闭户,方城稳若泰山。故有传言。“华武尚在,方城不落”。
这华武正是斗怀的字,意思是方城只要有斗怀在,方城永远不会落陷。
“华武尚在,方城不落”方城之上一个双鬓苍白的老将默念着这八个字,长叹了一声。暗道:“这是百姓对我的期望,我一定不能够辜负,但到底谁是敌人”
他正是方城的老将斗怀。方城的守备遍布楚国北方,当吴国骑兵踏入楚国领地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有斥候将消息传到方城。
“怎么消息还没有来”斗怀神色有些紧张,但这并不怪他。如今地楚国贵族谁能不紧张
上到楚王贵胄,下至平民百姓,谁都知道吴楚两国之间存在的差距。虽然楚国有近十万大军,但那些都是缺少实战经验的战士。纵然他们得到了充足的时间训练。可战场上经验地重要并不逊色训练。
事实上这一战,并没有多少人看好楚国,他们唯一可做的只有抵抗到底,相信奇迹的出现。
斗怀也是一样。
正因为如此,他更加需要小心谨慎。
“父亲大人,已经有消息了”在漫长的等待中,斗怀的身后响起了一个雄浑的男音。一个粗壮地中年男子来到了他的身后。
“快对方到底是什么人,据我所知鲁国没有那么强大的军事力量。”斗怀有些迫不及待。回身来着自己唯一的儿子斗哲。
斗哲道:“是吴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